6 “小人物”的政治观
最后,谈一谈政治。俄罗斯农民是毋庸置疑的“君主主义者”,从这一意义上讲,他们无法想象除了沙皇之外的任何其他世俗权威。他们将沙皇视为上帝在人间的代理,由上帝创造的用来管理农民、关照农民的全俄罗斯的家长。他们把所有的好都加在沙皇身上,把所有的坏都归咎于上帝的意志或是地主和官员身上。他们相信沙皇认识他们,如果他们去敲冬宫的大门,就会得到热情的接待,他们的苦楚不仅会被聆听而且会被理解,即便是最微小的细节都会。正是由于这种家长制的观念,农民对自己的君主感到亲切,而这种亲切感在西欧是断然不存在的。德·塞古尔与叶卡捷琳娜大帝一同在俄罗斯旅行时惊讶地发现,普通的乡村居民在与女皇交谈时,言谈举止不受丝毫的影响,完全是自然的方式。
在农民的君主主义情感中,最为强大的一个因素是坚信沙皇希望他们拥有全部土地,但沙皇的这一愿望被地主阻止了,不过终有一天沙皇会克服这一阻碍。1861年农奴制的废除使得农民的这一看法变成了坚定的确信。19世纪70年代,社会革命派的宣传家们被农民不可撼动的信念——“沙皇会给的”(царь даст)——逼到了绝望的境地。 ㊟ 【О. В. Аптекман, Общество «3емля и воля» 70-х гг, Петроград., 1924, стр. 144–5.】
因此,尼古拉二世突然退位之后,俄罗斯便陷入一片混乱之中;亦因此,当共产党政权面临危机,尼古拉二世又被反对派利用之时,列宁不得不决定将其全家处决;同样因此,在帝国王朝终结之后,新生政权则通过大规模的领导人偶像化的方式来不断努力填补民众的心理真空。
沙俄政府非常重视农民的君主主义情绪,许多国家政策的滞后,例如工业化进程或者铁路建设方面的迟疑、对大众教育的漠不关心等,原因都与农民有关,因为政府希望农民保持其原来的样子——简单而忠诚。农民对君主主义的忠诚信仰是19世纪沙俄政策的一块基石。政府对农民态度的理解并不完全正确。农民的忠诚是个人对一个遥远的统治者的理想化形象的忠诚,他们将其看作父亲和守护者。这种忠诚不是对君主体制的忠诚,当然也不是对体制的任何代理人——无论贵族还是官僚的忠诚。农民没有理由对国家有好感,因为国家用双手掠夺了农民,却没有给农民任何回报。对农民来说,权威最多只是生活中一种不得不承受的客观现实,就如同疾病、衰老或死亡,但是永远不会是“好的”东西,一旦有可能,每一个人都有权利挣脱。对沙皇的忠诚并不意味着承认任何形式的公民责任,并且着实掩盖了对政治体制与政治进程的深刻憎恶。所有人类关系的个人化成为俄国农民的独有特征,它催生了一种肤浅的君主主义,虽然外在表现为保守主义,但实际上却是彻底的无政府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