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书网 本次搜索耗时 0.019 秒,为您找到 14301 个相关结果.
  • 文明常常被遗忘,却从未曾断裂。

    文明常常被遗忘,却从未曾断裂。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思考500年这个节点,不仅是因为展出的作品最早创作于500年前的这个节点,更重要的是,这500年,人类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与此前绵延千年的西方中世纪相比,这次展览展出的西方500年,是关于全球现代文明的书写和建构,从此西方的思维方式逐渐为全球共享。 比如,关于艺术家的身份地位,关于创造性和求新的历史,以...
  • 盛产丝绸的国度“赛里斯”(Seres)的记载

    这样的影响,在交通路线上也是有据可查的。虽然早在公元前后的古希腊罗马时代,欧洲人的著述中就有关于一个盛产丝绸的国度“赛里斯”(Seres)的记载,然而这些只言片语基本都来自商旅的传闻和猜测,欧洲人对这个东方国度缺乏整体而确凿的了解。直到13世纪,当蒙古帝国的铁蹄踏到维也纳,正忙于组织十字军与伊斯兰世界“圣战”的欧洲诸国,才意识到这个东方异教国家的威胁。然而...
  • 作者序

    作者序 作者序 二十岁之前,我是不看历史的,我接受过完整的初高中历史教育,但对此毫无兴趣,唯一能记住的历史事件是1840年的鸦片战争,因为数字还算好记,至于我为什么通过了那些年所有的考试,我只能说,团队的力量是无穷的…… 现在的我张口就可以喷出一堆年代来,比如618年唐朝建立、1368年到1644年的大明朝、1096年到1291年的十字军东征、13...
  • 安格尔和德拉克罗瓦的分歧

    安格尔和德拉克罗瓦的分歧 ——欧洲绘画的分裂及其逐步“终结” ◇ 韦羲 一、安格尔,还是德拉克罗瓦 19世纪中期,美国青年约翰·拉·法治到巴黎学画,经表哥介绍,进入安格尔学生夏塞里奥的画室。他刚进画室,就被问是拥护安格尔还是德拉克罗瓦。这个问题,可能每一个身在巴黎的艺术家甚至艺术爱好者都遇到过。 安格尔还是德拉克罗瓦,是当时巴黎美术界的“现实”和...
  • 《康乃馨、百合、百合、玫瑰》(图9)为集大成者

    这一时期的作品,以《康乃馨、百合、百合、玫瑰》(图9)为集大成者。萨金特为自己设置了最复杂的光影命题:傍晚的花园里,两个小女孩低头点燃灯笼。稍纵即逝的冷清天光,灯笼四周溢出的暖黄光晕,落在白色的裙子和各色花枝上。物的本色、环境色、光源色层层复合,时刻殊异,难度可想而知。大量素描草图、色彩小稿的布局与推敲暗示着萨金特可能从同时期自然主义画家的创作方式中获得了...
  • 十一、一口气读完日本史

    十一、一口气读完日本史 一口气读完日本史 想得美! 日本,估计是你们很熟悉的国家了吧? 看人家的漫画,玩人家的游戏,看人家的日剧。 混子哥教你,一到日本,得装作很有文化的样子,去东京不要说去东京,要说去江户;去京都不要说去京都,要说去平安。 分分钟level暴涨有木有? 好了,我们今天的主题就是: 一口气搞定日本史! 相当霸气的提...
  • 西方绘画500年,我们看到了什么?

    西方绘画500年,我们看到了什么? ◇ 包林 2018年秋,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展出了日本东京富士美术馆收藏的60件西方画作。日本对西方绘画的收藏在亚洲国家中首屈一指,不少展品是20世纪80年代其经济鼎盛时期的入囊,单从数量来看,亦是一份对自身明治维新以来的志向并不意外的证明。 观众踊跃依然。让我想起了以往的西方绘画来华展,例如15年前的印象派绘画...
  • 第二十四章 六朝时代画像石

    第二十四章 六朝时代画像石 友人柴田极人先生最近从中国带回画像石。此画像石似为更大画像石残片,上端有由两段怪云纹组成之边框,其下刻有一人负剑向右,一兽跃而向之图案。此兽后半身已失。人物右旁阳刻“祁弥明”三字,似为其人名。兽右方亦有题字,虽已漫漶不可读,然似为“獒”字。此图如此刻写意欲何为?余孤陋寡闻无法判断。(第二一八图) 第二一八图 六朝时代画像...
  • 第九集第六章龙杀头目(上)

    21 2025-01-04 《神欲》
    第九集第六章龙杀头目(上) 第九集第六章龙杀头目(上) 午后,阳光和煦,街道上行人熙熙攘攘,一派和平的气息。 范东等人坐在一间咖啡厅的靠窗座位上,小声商量着这次的事件究竟该如何应对。参与的人不多,只有范东、太史无忌、屈小石和谭靖、王璐,剩下的几个则仍旧留在屋子里休息。 “先我想知道的是,那两个武侠异能者的来路。他们是异能界的新人还是老人?”范东问...
  • 艺术史的隐线

    艺术史的隐线 ◇ 董丽慧 海德格尔说:现代社会里,世界成为图像,人取代神成为主体。人的看取代了神的看,上帝无所不在的视角成为人的特权,看的欲望前所未有的强烈。在博物馆昏暗而崇高的空间里,人们朝圣般为了视觉的求知而来,扫视、凝视、分辨、记忆,重要的是看见,看见光、看见美、看见艺术。可是,这些似乎是自发自愿的“看见”从来就不是天然存在,就像什么是艺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