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书网 本次搜索耗时 0.045 秒,为您找到 174671 个相关结果.
  • 31“司马相公”的体制困境

    31“司马相公”的体制困境 “司马相公”动不得 司马光死后,苏轼为他作的《司马光行状》是第一篇司马光传,也是后来所有司马光传的蓝本。后人对“司马相公”的认识,主要便来源于此。在苏轼笔下,“司马相公”的形象崇高而伟大,堪称一时中流砥柱,政治主导,“当时皇帝恭敬孝顺,太皇太后俭朴慈爱,对老百姓的疾苦感同身受,锐意更张,毫无保留地听从司马光的指导。司马光知无...
  • 第四编 英美司法组织、诉讼程序和法律教育

    24 2025-03-15 《英美法原论》
    第四编 英美司法组织、诉讼程序和法律教育 第四编 英美司法组织、诉讼程序和法律教育 第十四章 “法律的神谕使者”——不同寻常的英美司法 第十五章 对抗制刑事诉讼的形成与特色 第十六章 英美证据法——源流、内容与哲理基础 第十七章 美国集团诉讼——理念与功能 第十八章 在学术与职业之间——英美法律教育检讨 编首语 如果说大陆法以立法见长,英...
  • 房地产企业股权激励机制法律问题探析

    房地产企业股权激励机制法律问题探析   房地产企业股权激励机制法律问题探析   ■   苏州分所钱虹   [摘要]随着公司股权的日益分散和管理技术的日益复杂化,世界各国的现代大型企业为了合理激励公司管理人员,创新激励方式,纷纷推行了股票期权等形式的股权激励机制。股权激励是一种通过经营者获得公司股权形式给予企业经营者一定的经济权利,使他们能够以股东...
  • 实现正义,哪怕天崩地裂

    31 2025-02-03 《看得见的正义》
    实现正义,哪怕天崩地裂 实现正义,哪怕天崩地裂 2012年,中国各级铁路运输法院和铁路运输检察院开始脱离铁路系统的管理,逐渐被并入各级地方法院和检察机关的体系之中。这被视为近年来在司法改革方面发生的重要进展。本来,铁路系统作为政府铁路运输管理部门,同时行使着行政管理职能和铁路经营职能,是“政企不分”的最后一道缩影。在铁路内部设立法院和检察机关,即相当...
  • 日本司法改革:民众参审的得失

    日本司法改革:民众参审的得失 (注:原载《南方周末》2009年8月19日。) 在暗箱操作严重的地方,司法参与的最大优势在于使审判过程透明化,大幅加强法庭辩论的权重,但日本民众的参与热情并不高。日本司法改革的成功与困难,中国都需要关注和研究,以为借鉴。日本的《裁判员法》在2004年通过,经过五年准备,终于实施。8月3日,首例裁判员参加的杀人案审理在东京地...
  • 第十四章 “法律的神谕使者”

    30 2025-03-15 《英美法原论》
    第十四章 “法律的神谕使者” 一、司法的一般性质及英美特例 二、英国法治文明的驱动器 三、司法推动力的三大优势 四、议会主权下的独立司法:英国的特色 五、从“三权中最弱”到“平起平坐之首”:美国故事 六、司法与美国政治经济发展 七、两种不同的司法定位与民主 第十四章 “法律的神谕使者” ——不同寻常的英美司法 一、司法的一般性质及...
  • 1 公司法

    1 公司法 上市公司董事、监事选举累积投票制刍议【1】 2002年以来,鉴于上市公司中小股东权益屡受控股股东侵害的现实,中国证监会开始在上市公司董事、监事选举中积极推行累积投票制,市场上也对这一“保护中小投资者的有力举措”充满期望。然而笔者认为,对于累积投票制在实践中的作用,仍有探讨之余地。 一、累积投票制概述 累积投票制(cumulative ...
  • 关于抗辩制改革*

    关于抗辩制改革* 在司法程序上,中国自清末从欧洲引入了“讯问制”(inquisitorial system)审判方式,[1] 到1989年第十四次全国法院工作会议之后提出要抓公开审判,提出了庭审方式改革的问题。这一改革到目前为止集中在民事和经济案件的审判方式上。1991年4月颁布实施的新《民事诉讼法》第64条实际上规定了当事人举证责任原则,即“谁主张...
  • 中国司法改革第三波与法社会学研究

    中国司法改革第三波与法社会学研究 ——限制审判裁量权的客观化机制的探求 法社会学的焦点问题:法律动员与法律职业 法是一套行为规则的体系,也是进行社会控制的框架和装置。“徒法不足以自行”的孟子命题,揭示了规章制度不会自动发挥作用的道理。也就是说,法不是一架自动化机器。只有在当事人积极地启动法律机制、专职人员适当地操作法律手段的前提条件下,法才会具有实效...
  • 多国公司及其环境

    多国公司及其环境 多国公司及其环境 实际上,任何一个国家中对多国公司进行的攻击,都是站不住脚的,都是很容易被驳倒的。但是这种反驳并不能说服多国公司的批评者和敌人。多国公司的批评者所用的论据可能是错误的,但他们的敌对情绪却是指向某种现实的。他们对问题的看法可能是错误的,但的确存在着一个现实的问题。 多国公司在其东道国(即使是本身拥有强大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