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书网 本次搜索耗时 0.018 秒,为您找到 4003 个相关结果.
  • 前言 现实与神话(1)

    前言 现实与神话(1) 现实与神话 Ⅰ “银行业,”罗斯柴尔德家族第三代勋爵曾经这样评价说,“说到底就是让金钱流动得更为顺畅,使其从所在地A点便捷地流动到需要它的B点。”尽管这短短的一句话确实反映出维克托•罗斯柴尔德对金融不甚热情,但也道出了一定的真理。不过,如果他的高祖200年前创立公司的历史,其内容仅仅是把钱从A点弄到B点,那么它定然...
  • 前言 现实与神话(7)

    前言 现实与神话(7) 最初的时候,即在19世纪二三十年代,攻击罗斯柴尔德家族并不像后来那么容易,尤其是在德国;弗里德里希•根茨为他的“朋友”做的另外一件事便是向诸如《汇报》这样的报社下达指令:不准批评罗斯柴尔德家族。即使是在1843年,激进共和党人弗里德里希•施泰因曼仍然发现,找不到一家出版社来出版他的历史学著作《罗斯柴尔德家族...
  • 前言 现实与神话(11)

    前言 现实与神话(11) 罗斯柴尔德家族面对的核心两难处境已经显现了出来:由于他们的巨额财富,其他犹太人在争取合法的公民和政治权益时,便会将他们看做是领导者。我们可以看到,这种领导地位在非常早的时候便已经出现了,迈耶•阿姆谢尔在拿破仑战争期间便开始为法兰克福犹太人争取公民权益,他的孙子列昂内尔沿着他的脚步,在19世纪四五十年代,为英国犹太人进...
  • 前言 现实与神话(3)

    前言 现实与神话(3) 有关国际或国内局势可能出现动荡的信息对债券市场的影响最为直接,它带动市场价格和投资收益的跌宕起伏,而这些又是投资者所密切关注的。但是,政治与债券市场还存在着另外一种模式的关系。已有的政府证券——过去财政政策的产物的价格波动对现在以及将来的财政政策有着重要的影响。简单地说,如果政府希望通过发行更多的债券来借入更多的资金,现有债券价格...
  • 引言

    引言 那些希望开战的人无疑会找别的银行家。 ——弗里德里希•根茨,1830年 尽管罗斯柴尔德家族轻易地“背弃”了波旁,转投奥尔良,从保守党转到了辉格党,但他们熬过1830年革命的“法宝”并不完全是紧跟国内政治变化。因为国内的威胁——尽管这种威胁迫使詹姆斯把自己的债券埋到了花园里——从许多方面来说,是当时革命带来的威胁比较小。从金融的角度看...
  • 前言 现实与神话(6)

    前言 现实与神话(6) 这也是“(迈耶•阿姆谢尔的)生意取得重要进展的决定性因素”。金融史上几乎没有什么故事被反复传颂,而罗斯柴尔德家族则通过口口相传,将自己的家族故事传播开来。1834年,内森在餐桌上,向英国自由党首相托马斯•福韦尔•巴克斯顿讲述了一个删节本的家族起源故事;卡尔•冯•罗斯柴尔德...
  • 引言(2)

    引言(2) 罗斯柴尔德家族与其他竞争对手的另一个不太引人关注的差异,是他们的盈利水平相对来说显得较低。表2-2给出了金融城里5家主要银行数据的比较。结果表明,罗斯柴尔德家族伦敦银行的平均盈利水平从19世纪70年代的98%下降到了1900~1909年的39%。罗斯柴尔德家族看上去经营得非常稳健:凭借他们从上一辈人手里继承下来的巨额资本积累,纳蒂和他的兄...
  • 反犹太主义(4)

    反犹太主义(4) 在第三共和国时期,一个有关犹太人经历的奇怪现象,是很高程度的社会同化现象恰巧与非常公开的反犹太主义的言论出现巧合。这不只是局外人比如像杜鲁蒙特在皇戚贵族们放弃歧视时的吹毛求疵,大多数与罗斯柴尔德家族有社会接触的人通常也都赞同杜鲁蒙特和希拉克提出的观点。在对待罗斯柴尔德家族的态度上出现的那种几近于精神分裂的特质,可以通过两份在当时发表的重...
  • 序(3)

    序(3) 贵随富来。在同时代人的眼里,罗斯柴尔德家族成为新金融的化身:他们出生于犹太家庭,没有受过良好教育,他们很粗俗——但只是数年的时间,他们积蓄的账面财富已经远远多于大多数贵族的资产。从表面上看,这些暴发户都渴求那些原有精英们的接纳。似乎是为了抹去那些过去(像卡尔所说的)“我们都挤在一个小小的阁楼间里睡觉”的记忆,他们购买了繁华大街上雅致的联排别墅,...
  • 前言 现实与神话(12)

    前言 现实与神话(12) 纳粹排犹的所有主题全部呈现在这里。犹太人对他们所在的国家都没有归属感,他们只希望从其他人的痛苦中攫取利润:“你只有蹚着大量鲜血才能挣到大笔的钱!”迈耶•阿姆谢尔对内森说道。在他们的带领下,“全球犹太人”进行了“庞大的投机活动”,与此同时,“士兵们却在战场上流血身亡”。犹太人外形上与众不同,让人厌恶:迈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