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书网 本次搜索耗时 0.052 秒,为您找到 11901 个相关结果.
  • 万泉集

    万泉集 自序 万万没有想到,五十多年来的散文结集《季羡林散文集》还没有算是完全出版,自己写的散文一类的东西又有了二三十篇,七八万字,可以结成一个集子了。 这是不是表示自己又焕发了青春活力,创作力又旺盛起来了呢?我想,也不是的。我多次声明,自己不是什么文学家,也不想做文学家,只是积习难除,每有所感,便不禁技痒,拿起笔来。所以我写东西,被动的时候居多,主...
  • 3.4 轴心时代的意义问题

    3.4 轴心时代的意义问题 3.4 轴心时代的意义问题 与轴心时代的成因完全不同的另一个问题,是轴心时代的意义问题。 轴心时代,这个以三元形式出现的事实,就像是一个奇迹。即便确实存在一个真正充分的解释,就我们目前看来,它也处于我们的解释水平之外。然而,想要经验地找到隐藏在这一事实中的意义,就像想要找到某人随便意指(gemeint)的意义一样,是完全...
  • 【企业史人物】李氏难题

    【企业史人物】"> 【企业史人物】 【企业史人物】 李氏难题 1942年11月,李约瑟(Joseph Needham,1900~1995)从伦敦出发,长途旅行四个月,由昆明辗转抵达陪都重庆,他的身份是“中英科学合作馆”馆长。这是一个四肢发达、长得十分英俊的英国剑桥大学的生化学家,他对中国的兴趣以及一口生硬的、“带南京普通话腔”的中文,来自他的学生...
  • 初始记忆

    初始记忆 选择的自由与烦恼 (注:原载曹保印主编:《精神历程——36位中国当代学人自述》,当代中国出版社2006年版。) ——关于新时代的起点,1982年的记忆碎片 对我个人来说,1982年那个燥热的初夏,颇费思量的事情还真不少。首先要考虑的,当然是翌年从北京大学本科毕业之后的人生选择。 自从在一年前“五四研讨会”上发表批判苏联法学权威维辛斯基的...
  • 注 释

    注 释 [1] 梵文ṛṣ i(梵文可以用不同的字母来书写,这里用的是拉丁字母,下同),原意是吠陀颂诗的作者,可能实有其人,后来把意义推广为一般的圣人,是世袭的,是在神、人、阿修罗等以外的又像神又像人的人物,并被赋予极大的法力神通。仙人一般分为三类:出身于神的叫作天仙(Devarṣi),出身于婆罗门的叫作梵仙(Brahmarṣi),出身于刹帝利的叫作王仙...
  • 10 激进主义者与作家的冲突

    10 激进主义者与作家的冲突 10 激进主义者与作家的冲突 “如果你愿意,米洛的维纳斯比俄罗斯法律或1789年的原则更加不容置疑。” ㊟ 【И. С. Тургенев, Полное собрание сочинений и писем; Сочинения, т. IX, М.-Л., 1965, стр. 119.】 屠格涅夫的这句话乍...
  • 诗人兼学者的冯至(君培)先生

    诗人兼学者的冯至(君培)先生 君培先生一向只承认自己是诗人,不是学者。但是众多的师友和学生,也包括我在内,却认为他既是诗人,也是学者。他把这两种多少有点矛盾的行当融汇于一身,而且达到了高度统一与和谐的境界。 他的抒情诗曾受到鲁迅先生的赞扬。可惜我对于新诗,虽然已经读了六十多年,却自愧缺少这方面的细胞,至今仍然处在幼儿园阶段,更谈不到登堂入室。因此,对冯...
  • 什么梵文研究,当然是谈不上了。

    此外,我还想通过对这方面的研究把中国古代在这方面的光荣传统发扬光大。人们大都认为梵文的研究在中国是一门新学问。拿近代的情况来看,这种看法确实是正确的。宋朝以后,我们同印度的来往逐渐减少。以前作为文化交流中心的佛教,从十一二世纪开始,在印度慢慢衰微,甚至消亡。西方殖民主义东来以后,两国的往还更是受到阻拦。往日如火如荼的文化交流早已烟消火灭。两国人民都处在水深...
  • 第四章  中世纪的法律思想

    第四章 中世纪的法律思想 第一节 《圣经》中的法律思想 一、《圣经》里的法律思想 (一)契约理论 (二)摩西十诫和古以色列法 (三)自然法思想 (四)原罪、赎罪和末日审判 第二节 奥古斯丁的法律思想 一、生平与著作 二、原罪与救赎 三、上帝之城与世俗之城 四、神法与人法 第三节 教皇革命及其对西方法律传统的影响 一、教皇革命概况 二、...
  • 序言 未经“国定”的一册公民读本

    序言 未经“国定”的一册公民读本 序言 未经“国定”的一册公民读本 孝通最近写了八篇稿子,用对白和讲故事的方式谈论到民主国家的人民对于政治应有的最低限度的常识。这八篇是:一,人民·政党·民主;二,言论·自由·信用;三,协商·争执·智慧;四,宪章·历史·教训;五,波茨坦·磨坊·宪法;六,人权·逮捕·提审;七,特务·暴力·法律;八,住宅·警管·送灶。八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