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书网 本次搜索耗时 0.038 秒,为您找到 147279 个相关结果.
  • 尾声 “只有一个罗伯特”

    尾声 “只有一个罗伯特” 奥本海默死后一两年,姬蒂开始和奥本海默的密友、他以前的学生罗伯特·瑟伯尔一起生活。当一位朋友也称呼瑟伯尔为“罗伯特”时,姬蒂严厉地斥责说:“你不要叫他罗伯特,只有一个罗伯特。”1972年,姬蒂买了一艘宏伟的52英尺长的柚木帆船,并将其命名为“月帆”。月帆指的是大型帆船上位置最高的那片帆,它还有一个意思是举止疯狂的人。1972...
  • 第22章 “现在我们都成了狗娘养的”

    第22章 “现在我们都成了狗娘养的” 罗斯福是位伟大的建筑师,而杜鲁门或许会是个好木匠。 ——罗伯特·奥本海默 1945年4月12日周四下午,也就是实验室建成两年后,突然传出了富兰克林·罗斯福去世的消息。项目工作被叫停,奥本海默通知大家在行政大楼旁的旗杆前集合,等候正式公告。他随后安排在周日举办悼念仪式。菲利普·莫里森后来写道:“周日早上,台地被...
  • “中国人离信息高速公路有多远?”

    “中国人离信息高速公路有多远?” 1996年的早春,北京,中关村。 在这个被称为中国硅谷的南大门零公里处突然竖起了一块巨大的广告牌:中国人离信息高速公路有多远——向北1500米。 在高速公路刚刚开通不久的北京城,这块广告牌被很多人当成了路标,忙碌的巡警们更是气不打一处来:天大地大的皇城根,哪来的信息高速公路? 现在,这一天被认为是中国网络产业的一个...
  •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理查德•黑芬,《时间旅行:神话还是现实》,1997年,金字塔出版社,纽约。 2.哈罗德•T.威尔斯金,《时空的奇谜》,1958年,城堡书屋,纽约 3.罗宾•科林斯,《远古的宇航员:一场时间逆转?》,1976年,天体书屋,伦敦。 4.珍妮•兰德尔斯,《时间旅行:现实,虚构和哲学》,1994年,布兰德福德书屋,伦敦。 5.约瑟芬•麦尼格...
  • 4.1 亚里士多德的生平

    4.1 亚里士多德的生平 4.1 亚里士多德的生平 亚里士多德于公元前 384 年生于色雷斯东北海滨的小城斯塔吉拉。他的父亲是马其顿国王的医生。很有可能亚里士多德对生物学和一般科学的兴趣在他幼年时代就得到了培养。在他 17 岁的时候,亚里士多德前往雅典进入柏拉图学院。他作为一位学生和学派的一个成员,在那里一直待了 20 年。亚里士多德在学园里有“博览...
  • 十、上帝下班了——牛顿

    十、上帝下班了——牛顿 十、上帝下班了——牛顿 之前我们说到开普勒提出的三大定律,揭示了行星运动的轨道是椭圆。 但如果你问开普勒:为什么行星运行的轨道是椭圆? 当时的大佬都搞不明白,如果有人能解决这个问题,那他一定能名垂青史。 所以,明面上大家都在追求真理,背地里其实都在暗暗较劲。 最后,一位猛男脱颖而出,终结了这场战斗。 此人...
  • 13.9 放手则赢

    13.9 放手则赢 13.9 放手则赢 按照摩西讲述的故事,在创世的第六天,也就是在那令人激动不已的创世活动的最后时刻,上帝捏起一些黏土,用一种几乎戏谑的态度捏出一个小模型,把他放到自己所创造的新世界里。这个上帝,耶和华,是一个无法形容的全能的创造者。他仅仅是说出自己所想的,就能创造出他的世界。其他的造物工作只需在他的脑子里就可以完成,但这个部分却要...
  • 第五章 法的历史分析

    第五章 第一节 一、法的历史分析的基本观念 (一)法律发展的历史连续性 (二)法律发展的历史相对性 (三)法律是一个有机体 (四)法律与民族性紧密相关 二、法的历史分析的基本方法 (一)归纳 (二)移情、直觉与理解 (三)语境论 第二节 一、大陆法系国家法的历史分析的理论谱系 (一)维科 (二)孟德斯鸠 (三)萨维尼及历史法学派...
  • 9.1 一亿美元玻璃方舟的副驾驶

    9.1 一亿美元玻璃方舟的副驾驶 9.1 一亿美元玻璃方舟的副驾驶 “我觉得自己仿佛身处遥远的太空。”罗伊·沃尔福德通过视频连线对记者说。自1991年9月26日至1993年9月26日,方舟进行了首次为期两年的封闭实验,罗伊是当时住在生物圈二号里的人之一。在那段时间里,八个人,或者说是八个生物圈人,断绝了与地球上一切其他生命的直接联系,远离了由生命...
  • 第二十六章 知己知彼

    第二十六章 知己知彼 第二十六章 知己知彼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 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1] ——孙子 就在细胞毒性疗法组成的大军整装待发,准备向癌症展开更加猛烈的攻击之际,医学界也开始传来个别反对的声音。这些声音主要涉及以下两类问题。 第一,反对者坚信,由于这种不加选择的化疗相当于持续倾倒毒药,因此它绝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