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书网 本次搜索耗时 0.059 秒,为您找到 185198 个相关结果.
  • 30“黄叶在烈风中”

    30“黄叶在烈风中” 当仁不让 自从三月二十三日开封百姓喊出那一句“公无归洛,留相天子,活百姓”,司马光必将入相已经成为一个公开的秘密,不满新法的人盼之如甘霖,新法的支持者畏之如洪水,却也无法阻挡太皇太后的心意。 四月十四日,在太皇太后的坚持下,朝廷发布了司马光知陈州的任命。四月下旬,司马光上书朝廷表示接受任命,同时发函要求陈州派衙役前来迎接上任。司...
  • 31“司马相公”的体制困境

    31“司马相公”的体制困境 “司马相公”动不得 司马光死后,苏轼为他作的《司马光行状》是第一篇司马光传,也是后来所有司马光传的蓝本。后人对“司马相公”的认识,主要便来源于此。在苏轼笔下,“司马相公”的形象崇高而伟大,堪称一时中流砥柱,政治主导,“当时皇帝恭敬孝顺,太皇太后俭朴慈爱,对老百姓的疾苦感同身受,锐意更张,毫无保留地听从司马光的指导。司马光知无...
  • 25书局风波

    25书局风波 忍耻窃禄修通鉴 自从熙宁四年(1071)退归洛阳,司马光一住便是十五年。这十五年中,他最大的成就,便是编年体史学巨著《资治通鉴》。《资治通鉴》记载了1,362年的历史,它的记事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下至宋朝建立的前一年(959),是宋朝人的古代史和近代史。直到今天,《资治通鉴》仍然是我们学习宋朝以前历史的重要书籍。 在将近一...
  • 第三百八十三章男儿当如此

    12 2025-01-10 《五行龙腾诀》
    第三百八十三章男儿当如此 第三百八十三章男儿当如此      司马破天作为司马淮的长子,可谓是位高权重,如今自己的儿子大婚,对其来说也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情。      不过对于司马破天来说,外人了解最多的便是司马淮早就宣布司马破天为司马家族的下任族长,对于这个准族长,谁不是敬畏三分。      眼见自己儿子的婚事被搅,作为父亲的司马破天又怎...
  • 6把名字刻入石头

    6把名字刻入石头 司马谏官逃跑了? 司马光离开谏官岗位的起因,是一道提级命令。 治平二年(1065)十月初四,朝廷发布任命,把司马光的级别从天章阁待制升到龙图阁直学士,[125] 他的职位则仍然是知谏院—专门负责批评的官。 天章阁待制、龙图阁直学士都是荣誉头衔,没有实际职权,但是无比荣耀,带上这类头衔就意味着成为皇帝的文学侍从,进入了高级文官的行列...
  • 489章落井下石

    32 2024-12-03 《绝品少主》
    489章落井下石 轰隆! 血色猩红的大手印从天而降,宛若血色的长河倾泻而下,将周围方圆数十丈的范围尽皆渲染成了血红色,看起来凄惨无比。 而被这片血河攻击的司马宇等人,想要逃离,可是他们却如同陷入到了沼泽当中,举步维艰,就连他们全力催动领域,也显得那么的脆弱,根本无法迈出半步。 “绝对领域!这是绝对领域的力量,血魔,你的实力为什么会这么强?!”司...
  • 10一朝天子一朝臣

    10一朝天子一朝臣 二府大换血 从各个角度来看,治平四年(1067)九月都是一个特殊的时间节点。 九月十日,英宗的神主升祔太庙。站在神宗的角度来看,祔庙意味着父亲葬礼的正式完成,哀悼告一段落。 九月二十三日,神宗下诏征王安石入京担任翰林学士,王安石痛快地接受了。站在后来人的立场回看神宗朝乃至北宋后期的全部历史,这项任命是神宗与王安石之间君臣遇合的开...
  • 9“大有为”锋芒初露

    9“大有为”锋芒初露 为帝师司马教用权 对于初登大位的神宗而言,司马光有着独特的价值,他就像一个循循善诱的好老师,引导着年轻的皇帝逐渐熟悉权力的运作方式,建立权威,学着做一个各派势力之上的仲裁人。 神宗之剑王陶公然与宰相作对,被外放到陈州之后,仍然寄来酣畅淋漓的文字,长篇大论,快意恩仇,诋毁宰相。王陶的文章的确写得漂亮,其中警句,比如“方幸幼君之足凌...
  • 39葬礼与哀歌

    39葬礼与哀歌 黄叶落 六月十二日,司马光病情再度加重。这一次发病,脚上的疮引发的脓肿一直肿到前脚掌,导致整个脚面都不能着地,只能仰面躺着。[757] 太皇太后遣来的医官回去之后,得到的结论是“司马相公恐怕是来日无多了”。太皇太后闻言,神色泫然,良久不语,随后下旨,司马相公居家休养,为国珍摄,暂可不必忧劳国事。 然而,值此新旧交替、路线变换之际,司马...
  • 28开封的呼唤

    28开封的呼唤 宋朝新换女主贤 元丰八年(1085)三月十七日,司马光离开洛阳前往开封,奔神宗之丧。《礼记》云:“奔丧之礼,日行百里,不以夜行。”何以速?“奔丧事急”。[540] 只有身体上的疲惫透支,才足以表达心灵与情感上的痛楚。六十七岁的司马光不顾儿子的阻拦,坚持日行百里。正常情况下八天的路程,五天就走完了。二十二日黄昏,司马光一行抵达开封。五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