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书网 本次搜索耗时 0.022 秒,为您找到 27572 个相关结果.
  • 第七版译者序

    第七版译者序 撒穆尔·伊诺克·斯通普夫( Samuel Enoch Stumpf )的这本《西方哲学史》,作为西方哲学史的大学本科教材,目前在英语世界非常流行,已印行到第七版。中译本根据第七版,并参照当代哲学的发展,比前面几版有所增补。按照这种写法,可以预料,只要作者健在,隔几年就会有一部新的哲学史问世。史家的思想紧紧地与时代的进展平行,这正是哲学史家所...
  • 中文版序

    中文版序 这是一部最近出版的较新的西方哲学史。本书全名为《从苏格拉底到萨特及其后的哲学史》。我国读者过去所习见的西方哲学史一般都是从古希腊前苏格拉底的自然哲学家讲起,下迄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本书作者为当代学人,内容则下迄 20 世纪末叶。本书的规格仍然是以历来各个哲学家为主,而于各个流派的传承、传播及其影响则涉及不多,所以严格说来仍是一部哲学家...
  • 修订版前言

    14 2025-04-14 《世界哲学史》
    修订版前言 “本书并不是为那些职业哲学家们写的,对于他们来说,或许已经没有什么新鲜东西可以说的了。本书是为这样一些人写的:不管他们是否接受过正规的学院式教育,当面对工作中的和日常生活中的烦恼,以及我们时代的巨大的历史变迁和社会灾难时,他们从不气馁,总是试图通过独立思考来揭示世界之谜,并努力去寻找永恒的人生问题的答案。他们从不否认这样一种观点,即所有时代的...
  • 译序

    译序 卡尔·雅斯贝斯(Karl Theodor Jaspers)是20世纪重要的德国哲学家、精神病学家。作为前者,雅斯贝斯是生存哲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的哲学著作对生存哲学、宗教哲学、历史哲学都产生了深刻影响;作为后者,他的《一般精神病理学》从方法论上帮助精神病理学成为一门科学 [1] 。在这两个领域,雅斯贝斯都举足轻重,建树甚丰。 《历史的起源与目...
  • 第九部 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第九部 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恩格斯的《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通常称其为《费尔巴哈论》)一书是一部系统阐释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名著,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尤其要注意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在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中,哲学是基础。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掌握马克思主义完整科学...
  • 出版后记

    出版后记 美国学者撒穆尔·伊诺克·斯通普夫和詹姆斯·菲泽所著的《西方哲学史》一书自 1966 年初版以来,在英语世界非常流行,畅销五十余载而不衰,而且多次修订再版。时至 2014 年,此书参照当代哲学的发展,经过八次修订已出至第九版。 这本《西方哲学史》将西方两千多年的哲学思想作了一个清晰的展示,很适合作为大学生的西方哲学史课程的入门教材。如此长时间的...
  • 概述基督教的繁荣——时代划分

    11 2025-04-14 《世界哲学史》
    概述 基督教的繁荣——时代划分 当我们从古希腊罗马哲学转向欧洲中世纪基督教哲学时,单从时间上看,我们会在其中发现一种历史的延续性,因为基督教的传播和基督教哲学在教父那里开始形成正好与古希腊罗马哲学的衰落是同时发生的,或者说它们之间是一种直接的承上启下的关系。从思想史上看,这种承上启下的过渡也意味着一种飞跃。不管基督教的创始人被赋予多少传奇色彩,从历...
  • 3.认识史的辩证法进一步证明了辩证法和认识论的一致

    3.认识史的辩证法进一步证明了辩证法和认识论的一致 3.认识史的辩证法进一步证明了辩证法和认识论的一致 哲学史是人类认识发展辩证法的集中体现。而哲学史的发展以及人类认识过程的辩证法,都进一步证明辩证法与认识论的一致,说明辩证法就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唯物辩证法认为,客观事物的发展,乃是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旧质到新质的螺旋式上升、波浪式...
  • 第八版译者序

    第八版译者序 美国学者斯通普夫和菲泽两位教授所著《西方哲学史》自 2003 年第七版出版后,最近经过修订的第八版面世了,仅此便足以说明这本书在国外英语世界受欢迎的程度,以及作者不断修正和补充自己的思想的“日新”精神。我曾在 2005 年出版的该书第七版中译本序中预言:“可以预料,只要作者健在,隔几年就会有一部新的哲学史问世。史家的思想紧紧地与时代的进展平...
  • 概述主要时期

    14 2025-04-14 《世界哲学史》
    概述 主要时期 当我们在精神上踏上希腊的土地,并准备研究那里诞生出的哲学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虽然希腊哲学的历史在时间上并不很长,但是它的影响范围是如此之广,以至于我们研究希腊哲学时,会觉得它离我们的现时代和我们故乡的文化形态更接近了。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在第一部分考察的古代印度和中国的思想,不仅是在一种远离我们的文化范围之内发展起来的,而且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