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书网 本次搜索耗时 0.029 秒,为您找到 422711 个相关结果.
  • 法律规避和法律多元

    法律规避和法律多元 “盗亦有道乎? ……何适而无有道邪?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入先,勇也;出后,义也;知可否,知也;分均,仁也。”* 一 法律是人们在群体生活中的产物,也是在群体生活中得以传承的,因此,在这个意义上法律是一种文化的现象,法律的运作反映了一定社会的文化。这一点已经为越来越多的学者们所...
  • 法律和规律

    17 2025-03-14 《西窗法雨》
    法律和规律   法律和规律   英文里有一个字是这样拼的:law。你打开英汉词典就可以发现,这个词的汉语意思挺多,可以指“法律”、“法则”、“定律”,还可以指“规律”。不过一般来说,在自然科学家的脑袋里,它是反映“规律”或“定律”;在道德学家和法律学家的脑袋里,它是指“法律”。   有人说,英文这个字不大好,起码不如汉语那么明确。在汉语中,“法律”...
  • 法律与公正

    15 2025-03-14 《西窗法雨》
    法律与公正   法律与公正   一般来说,许多人都认为法律是公正的化身。法律就像一个天平,对什么样的纠纷都会给一个公正的说法。所以,从古到今,人们对法律有时几乎达到了狂热崇拜的地步。但是,法律有时却颇为令人失望,严格按照它来办事,就会造成不公正,甚至是助纣为虐。于是,细心的人会发现,洋人在必要时会将法律规定放在一边,运用更高的“公正”原则来判案。 ...
  • 法律的“矛盾”

    16 2025-03-14 《西窗法雨》
    法律的“矛盾”   法律的“矛盾”   几十年前,一个叫罗伯特的美国人,运气实在不佳,在一笔生意中惨败从而欠下了一屁股债。没辙,为了避免债主把刀架在脖子上,罗伯特只好拍卖家当。经过几轮叫嚷,一幅珍藏多年的油画,就以100元成交了。买主是个博物馆看门职员,人称吉姆。   当时,吉姆只是喜欢画,所以就这么把它“拿”下来了。几天后,吉姆让博物馆的一个鉴定...
  • 法律=具体判决

    13 2025-03-14 《西窗法雨》
    法律=具体判决   法律=具体判决   一般人总会以为,法律是法律,判决是判决,它们可有原则性的不同:法律是普遍的约束的规则,就连作出判决的法院都要遵守它,而判决只是法院就具体官司给出的一个了断。   但是,按照一种奇妙的思路,可能会发觉事情也许并不这样简单。   很久以前,一个叫凯瑟琳的加拿大单身富婆在和朋友出去郊游时,不幸出了车祸。千不该万不...
  • 法律就是“强制”?

    14 2025-03-14 《西窗法雨》
    法律就是“强制”?   法律就是“强制”?   如果一名强壮汉子遇到落水儿童见死不救,我们会说:这个人太没道德了;而如果这名汉子恶意将小童推落水中致其死亡,我们则会说:此人犯法了。可以看出,在我们作这些议论的时候,我们已经认为道德与法律肯定是不同的东西。那么,两者的主要区别是什么呢?   在18世纪的德国,有一名哲学家每天下午都非常有规律地出来散步...
  • 活的法律

    18 2025-03-14 《西窗法雨》
    活的法律   活的法律   一般来说,人们习惯于将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规则当做法律,尤其会将法院判案时运用的规则当做法律。这不奇怪,我们总是把法律和国家权力、法院联系起来。但是,如果从一个人一生所遵循的行为规则以及整个社会所主要依赖的规则来看,与国家权力和法院直接联系在一起的规则好像并不是发挥主要作用的规则,发挥主要作用的倒是那些与国家权力和法院没有直接...
  • 第二节 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

    第二节 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 一、权利和义务的概念 (一)研究权利和义务概念的重要性 权利和义务是法的核心内容和要素,是贯穿于法的各个领域、环节、法律部门和整个法的运动过程的法律现象。首先,权利和义务是一切法律规范、法律部门(部门法),甚至整个法律体系的核心内容。法律规范通常是由若干要素组成的,其中最重要的要素是行为模式,即规定人们可以做什么、应当做...
  • 追踪法律的效力

    13 2025-03-14 《西窗法雨》
    追踪法律的效力   追踪法律的效力   我们都知道遗嘱这回事,而且知道有些遗嘱一定是有法律效力的。但是遗嘱为什么有效力?有人可能会说,效力是从遗嘱人的意志那里来的,遗嘱人有了愿望或意志,从而使遗嘱的内容成为遗嘱人的意思表示。当然,我们有时还会以为,遗嘱的形式和过程符合了一些权威性的规定,所以“过关”了。   凯尔森却设想,遗嘱的效力和遗嘱人的意志根...
  • 道德的法律强制

    10 2025-03-14 《西窗法雨》
    道德的法律强制   道德的法律强制   留心看报纸的人一定发现过“道德法庭”一类的字眼。在中国,这类“法庭”蛮多的,它专门为那些有时法律对之无能为力而在道德上又极为令人切齿的心灵败坏分子而设,经常由非法律人士如妇联大姐们或报纸杂志的编辑们掌管。显然,我们肯定会发现,当出现见死不救、新时代的“陈世美”、第三者插足、恣意通奸之类的事情的时候,有人就会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