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书网 本次搜索耗时 0.022 秒,为您找到 51446 个相关结果.
  • 第十六章 热河行宫与喇嘛寺

    第十六章 热河行宫与喇嘛寺 目录 一、总说 二、热河行宫 1.行宫内建筑物 2.苑池之形式 三、喇嘛寺庙 一、总说 热河系中国东北之“日光”[1] 。中国东北地区有足够魅力吸引国内外游客者非热河省[2] 莫属。放眼望去数千里,可见热河省所有山岭几无一木,风景肃杀。而唯于此地有宛如明镜之湖泊掩映于松林之间,四周山麓排列幢幢宏伟壮丽...
  • 前言

    8 2025-04-12 《法门寺地宫》
    前言 我是法门寺人!年幼时,祖母背着我走进塔下一层洞里,向着中心大厅佛像叩头,朦胧中看见坐佛朝下的脚。出来后,祖母和朝拜的人议论道:佛脚下是万丈深井,里面卧着吃人的大蟒。10年后,我在寺院西隔壁的学校读初中,一有空就从寺院土墙爬过去,看见大和尚与我的老师李子重等先生在大雄宝殿前高大的楸树下讲经论道。我听不懂,就径直到大殿里去。殿内高台上是金光闪闪的大佛,...
  • 9 宇宙法界

    8 2025-04-12 《法门寺地宫》
    9 宇宙法界 1988年8月,法门寺考古发掘全面结束。但是,法门寺唐代地宫佛教文化的门真正打开了没有?回答是否定的,因为一系列的问题摆在面前:地宫帝王陵墓式是最高等级的,佛指舍利安奉也应该是最高等级的,它的具体内容是什么?许多专家说地宫文物放置是有序的,序是什么?灵骨一枚,为什么影骨是三枚?四枚舍利共占四室,每一枚、每一室的内涵是什么?特别是八重宝函...
  • 寻觅佛舍利

    8 2025-04-12 《法门寺地宫》
    寻觅佛舍利 这期间,一个严重的问题时时困扰着我们全体考古发掘工作人员,那就是:从推开朱雀门进入唐塔地宫,到现在已经将近一个月了,佛典、新旧《唐书》、《扶风县志》记载的水银池一直未曾见到,金船更是不见踪影,而八位帝王迎来送去、虔诚供奉的佛祖释迦牟尼的真身指骨舍利到底在哪里,我们都不得而知。于是,我和其他考古发掘人员一起查找资料,探究佛舍利的真相及其来龙去脉...
  • 第二章 现在的北京城

    第二章 现在的北京城 北京城位于北纬三十九度五十五分。北京作为所谓的四神相应之地与日本京都相似。地域向南开放,向北缓缓倾斜增高。东方距城十余里处有丘陵,而西方则不足四里即可见山。南面一片沃土绵延数百里与山东省的平原相连。地质方面,细微的黄土粉末形成了厚厚的土层,附近的山峦表面尽皆裸露,水利不兴,正所谓“雨天泥三尺,风天尘千丈”。 北京城的形状呈凸字形,...
  • 发现秘龛

    7 2025-04-12 《法门寺地宫》
    发现秘龛 在法门寺发掘工地上,清理工作依然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省政府召开了常务会议,专门研究法门寺发掘问题,提出发掘工作指挥系统要省、市、县“一线贯通”,确保指挥到位。孙达人带领省里各相关部门领导及专家26人于18日来到法门寺,与宝鸡市政府、扶风县政府共75人一起召开会议,专门对法门寺文物及文物清理问题进行了研究,做出相关部署。对于丝绸保护,再请西北大学一...
  • 法门寺

    法门寺 法门寺,多么熟悉的名字啊!京剧有一出戏,就叫做“法门寺”。其中有两个角色,让人永远忘记不了:一个是太监刘瑾,一个是他的随从贾桂。刘瑾气焰万丈,炙手可热。他那种小人得志的情态,在戏剧中表现得维妙维肖,淋漓尽致,是京剧中最著名的人物之一。贾桂则是奴颜婢膝,一副小人阿谀奉承的奴才相。他的“知名度”甚至高过刘瑾,几乎是妇孺皆知。“贾桂思想”这个词儿至今流...
  • 宝塔巍峨

    6 2025-04-12 《法门寺地宫》
    宝塔巍峨 唐末五代之后,法门寺历经烽火战乱,但唐时宝塔一直耸立未倒。至宋代,法门寺还保持万余僧众和唐瑰琳宫二十四院的规模,法门寺中的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年)《法门寺浴室院暴雨冲注唯浴镬器独不漂没灵异记》对此有所反映:“缁侣云集,凡圣混同,日浴千数,洎百年以还,迄于今日,檀那相继,未尝废坠。”北宋咸平六年(1003年)法门寺《买田地庄园记》碑载,这个时...
  • 法门寺与敦煌

    8 2025-04-12 《法门寺地宫》
    法门寺与敦煌 法门寺在今陕西扶风,是唐长安周边皇家供奉的寺院之一。敦煌在今甘肃省最西端,是唐朝西部边陲不大的一个州,而藏经洞所在的莫高窟,更是偏僻遥远。虽然彼此之间距离遥远,但是它们所聚集的大唐帝国的遗产,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法门寺地宫早期伊斯兰琉璃来自陆路,必须经过地方武装归义军控制的河西走廊。而敦煌古籍中《大唐崇福寺故僧录灵晏墓志》也记载,“其...
  • 法门寺与正仓院

    7 2025-04-12 《法门寺地宫》
    法门寺与正仓院 正仓院,始建于8世纪后半叶,位于奈良市东大寺大佛殿西北面,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世界文化遗产。 在奈良时代和平安时代,日本中央和地方的官厅及寺院里,都会专门设置一个放置重要物品的仓库,称为“正仓”。几个正仓集中在一起称为“正仓院”。随着岁月的流逝,很多地方的正仓踪迹全无,唯有东大寺正仓院内的正仓一栋还保留着原貌。 正仓院的陈列物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