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隋唐英雄外传之“学好数理化,不怕李元霸”
隋末乱世,英雄辈出,大家耳熟能详的就有一大堆,比如秦琼、程咬金、罗成等。
但是在这些英雄中,有一位特别厉害,其他人加在一起,都打不过他一个。
这个人就是——李元霸。
人家本来叫李玄霸,据说后来到了康熙的时候,因为康熙叫玄烨,所以为了避这个“玄”字的讳,就给改成李元霸了。
李元霸在古代隋唐的各种小说中打架都是最厉害的,尤其是在清代的《说唐演义全传》这本小说中,简直成了古代“龙傲天”。
那么他到底强到什么地步呢?
他一下午,一个人,锤死了一百二十万人。
什么概念?
混子曰:辛辛苦苦好几年攒了一百多万粉丝,一下午就让李元霸给锤没了。
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李元霸到底有多厉害。
我们印象中的李元霸,可能是孔武有力的汉子。
但是,其实他“面如病鬼,骨瘦如柴”。
书中形容他“面如病鬼,骨瘦如柴”。
不过别看人家瘦,力气可大了,一手一个400斤的大铁锤
400斤的铁锤是什么概念
《说唐演义全传》这本小说成书于清代,我们就按清代的度量衡来算。
清代的1斤等于16两,1两大概相当于现在的36.9克
所以清代的1斤=16×36.9=590.4克,
400斤=590.4×400=236, 160克。
换算成现在的计量单位,
1斤=500克,
236,160÷500=472.32公斤=236.16公斤。
举重最高级别的男子抓举世界纪录为214公斤,也就说,人家大力士使了吃奶的劲才勉强举起来的杠铃,还没李元霸耍着玩的锤子重。
而且李元霸不止这点力气,只耍这两锤子,是因为打凡人就够用了。他号称四象不过之力,啥意思呢?
在罗贯中的《残唐五代史演义传》中,对另一位大力士李存孝有如下形容: “存孝一臂有二万五千斤之力,两臂有四象不过之勇。”
也就是说,四象不过之力大概是:
25,000×2=50,000斤。
《残唐五代史演义传》成书于明代,跟清代的度量衡差不多,就还按之前的算法来算。
换算成现在的重量,就是
590.4×50,000÷500=59,040斤=29,520公斤=29.52吨
亚洲象的体重大概是3~5吨,我们按4吨来算,
29.52÷4=7.38(个),
也就是说,如果条件允许,
李元霸能举起七只亚洲象,四象之力还是保守估计的……
下面我们来做个对比,孙悟空的金箍棒,一万三千五百斤。
(《西游记》是明代作品,也按上面的度量衡来换算)
590.4×13, 500÷500=15,940.8斤=7970.4公斤
这么来看,李元霸拿起金箍棒完全不在话下。
因为力气太大了,所以李元霸特别喜欢手撕敌人。
比如隋唐十八好汉中的老二宇文成都、老六伍天锡,都是活生生被李元霸手撕而死。
还有一个问题,如果李元霸就是个步兵,一下午锤死一百二十万人根本来不及,但如果他是个骑兵,拎着两个那么沉的锤子,还不得把马给压出屎来?
这里我们就要说了,因为李元霸的马,比李元霸还厉害!
李元霸的马名为万里云,日行万里,夜行八千,如果二十四小时不间断地跑的话,能跑一万八千里。
赤兔马才日行千里,夜行八百,千里马而已,跟万里云根本不是一个级别的。
那日行万里是什么概念?我们来换算一下。
我们按照明清时代的度量衡来推算,那时候的1尺大概是30厘米上下,一步是5尺,一里是360步,
所以1里=0.3×5×360=540米。
日行万里,换算成现在的公里,就是——
540×10,000÷1000=5400公里。
按照春分和秋分来算,白天和晚上一样长都是12个时,那么如果万里云连续跑一白天,
它的平均速度就是5400÷12=450公里/小时。
也就是说,这马跑得比高铁都快。
而且这只是平均速度,极限速度会更快……
所以你以为李元霸一下午锤死一百二十万人靠的是锤子吗?
太天真了!
都是撞死的!
像这样一个人,根本没人能打得过他,能赢过他的只有他自己。
关于李元霸的死法,有很多种说法。
比如混子哥所说的被雷劈死,不过在《说唐演义全传》中,他死得更惨。
那是一个月黑风高、下着大雨的夜晚,李元霸被隆隆的雷声震得烦了,于是举锤骂天……
于是,天下无敌的李元霸就这么被自己的锤子砸死了……
但是事情真的这么简单吗?
因为我很担心,李元霸这么大力气,会不会直接把锤子扔出外太空了?
本着严谨的学术态度,我们还是要对这一事件进行还原。
下面我们要运用的都是初高中的物理公式,同学们坐稳了!
我们要算出李元霸能把锤子扔多高,也就是锤子走过的路程s,就要利用加速度位移公式:
g=9.8 N/k g是固定的数值,
所以我只须求出最大速度vmax和时间t,
就可以算出路程s了。
第一步:求出vmax,
利用冲量公式:
P=m·vmax=F·t 锤子的质量m=236.16kg,
四象之力F=mg=29,520×9.8
我们假设他一秒钟就把锤子扔出去了,所以t=1
代入冲量公式:
236.16vmax=29,520×9.8×1
计算得vmax=1225 m/s。
第二步:求出t
利用加速度公式:
a=(vΔ)/(Δt)
Δv=vmax-v0,因为初始速度是0,
所以Δv=vmax,同理Δt=t a就是加速度,也就是g
代入公式可得:
9.8=1t225/
计算得t=125s。
第三步:计算路程s
vmax和t都有了,代入s=vmaxt-gt2,
计算得s=76,562.5m=76.5625km
因为锤子很重,高空的空气又稀薄,空气阻力影响不大,所以就排除了空气阻力的影响。
那么,76.5km是多高呢
我们来看一下大气层的分布。
李元霸的锤子差一点就突破中间层飞向宇宙了,
不过终究没能逃脱地球引力,还是要掉下来的。
但是掉下来的,可就不仅仅是个铁锤这么简单了。
锤子急速往天上飞,产生的热量会将铁熔化,
但是因为飞得太快,周边的气压变大,
所以铁锤虽然熔化了,却还没有散架。
而在回落的过程中又会吸附各种物质,
同时平流层的温度极低,会使锤子凝固,
结果就是这锤子越来越大。
更恐怖的是,因为发生了各种各样的反应,
这铁锤已经不是一般的铁锤了,是玄铁重锤了!
跟一个小型陨石差不多了!
所以,李元霸应该是这么死的。
这样你就可以理解小说中的描述了:
“那四百斤重的锤坠落下来,扑的一声,正中在元霸脸上,翻身跌下马来……又见一阵怪风,卷得飞沙走石,尘土冲天,霹雳声中,火光乱滚……”
这显然是陨石撞地球啊!
我只想说,古代人写起小说来,脑洞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