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西汉经济之盐铁大辩论

八、西汉经济之盐铁大辩论 - 图1

经过理财能手桑弘羊的一通操作,汉武帝搞到了不少战争经费,但是,他依然缺钱。

八、西汉经济之盐铁大辩论 - 图2

小报告也打了,货币也造了,能用的手段都用得差不多了,只剩最后一个。

八、西汉经济之盐铁大辩论 - 图3

最后这个手段贯穿之后的整个中国历史,它带来了大量的金钱,每个王朝明面上都说不好,背地里用的时候都夸真香,它就是盐铁官营。

八、西汉经济之盐铁大辩论 - 图4

官营是指由国家来负责管理经营,套用现在的话,这就是国企。

八、西汉经济之盐铁大辩论 - 图5

关于盐铁要不要官营这一问题,历史上打了不少口水仗,咱们先来看看这场:

西汉的盐铁大辩论

一、为啥是盐铁

受制于一些客观因素,西汉收税的对象有限,大致有以下这几样:

八、西汉经济之盐铁大辩论 - 图6

前两项是国家税收来源的支柱,通常面对面上门收取,收得少还好说,收得多容易当场急眼。

所以有时需要第三项来补充。

商人虽然不至于急眼,但为了不亏本,商品的价格往往会涨上去。

八、西汉经济之盐铁大辩论 - 图7

八、西汉经济之盐铁大辩论 - 图8

价格的高低会影响需求的变动,在经济学里有个词专门用来形容这种情况,叫价格弹性。

什么经济学,什么弹性不弹性,西汉老百姓哪懂这些,他们只知道像衣服、裤子、瓶瓶罐罐之类的,便宜就买,贵了就回家自己做。

八、西汉经济之盐铁大辩论 - 图9

所以这种商品它就不太好收税。

而有一类东西,它是生活必需品,但制作起来受场地的限制,还存在技术门槛。比如我们今天说的盐铁。

八、西汉经济之盐铁大辩论 - 图10

所以不管它价格涨成啥样,你都不得不买,这叫刚需。

八、西汉经济之盐铁大辩论 - 图11

后来这种刚需还包括了酒水等物品。

通常盐铁这门生意,会有两方势力参与进来,大家分工合作,各取所需。

八、西汉经济之盐铁大辩论 - 图12

在百姓的生活中,盐铁的需求量一直很大,给商人带来了稳定的利润,给政府带来了稳定的税收。

八、西汉经济之盐铁大辩论 - 图13

二、肥了商人的西汉初年

和所有的商品一样,盐铁的流通也走这么几个过程:

八、西汉经济之盐铁大辩论 - 图14

要么只生产,要么负责运输,要么管销售。财力小的商人通常做成单选题,只选一个,而家底厚的可以做成压轴大题。

八、西汉经济之盐铁大辩论 - 图15

这种由商人来主导经营的方式就叫私营。

而在西汉初年,不知道是政府真的不会治,还是压根儿就不想治,反正就是无为而治了:对于盐铁,他们顶多收个过路费。

八、西汉经济之盐铁大辩论 - 图16

既然“佛系”的政府少收税,盐铁的高利润就便宜了商人。本来就很豪的商人,这下变成土豪了。

八、西汉经济之盐铁大辩论 - 图17

有点钱就容易飘,很多土豪不仅生活奢侈,而且开始勾结政府官员,把社会搞得乌烟瘴气。

八、西汉经济之盐铁大辩论 - 图18

汉武帝上台后,看到这种官商“眉来眼去”的情况,就很不爽:你们互相“意思”,有没有问过我的“意思”?

三、废了商人的汉武帝

汉武帝缺钱,是非常缺的那种,光靠给盐铁收税这仨瓜俩枣的,根本填不饱他的肚子。

他想吃下全部的利润,自己下场来售卖盐铁。

八、西汉经济之盐铁大辩论 - 图19

但明着下场无疑会引起广大商人的反对,这不成抢钱了吗?所以汉武帝勾搭了两个大商人:

八、西汉经济之盐铁大辩论 - 图20

汉武帝让他们利用丰富的经验来给自己赚钱。

被收买的这两位,在各地任命专门管理盐铁的官员,这种公务员叫作盐铁官。然后改革就开始了。

八、西汉经济之盐铁大辩论 - 图21

这种由国家来主导经营的方式就叫官营。

官营之后,盐铁的流通过程和前面没啥大变化,还是生产、运输和销售,只不过现在答题的不是商人,全换成了盐铁官。

八、西汉经济之盐铁大辩论 - 图22

八、西汉经济之盐铁大辩论 - 图23

不用为商人们担心,他们中的很多人之后主动弃商从政,“返聘上岗”,摇身一变,成了盐铁官。

但毕竟这些人骨子里还是商人,时间一长,难免会打着汉武帝的旗号,给自己捞钱。

八、西汉经济之盐铁大辩论 - 图24

汉武帝很生气:这咋还“舍大家为小家”了呢?

于是,他就让发小桑弘羊接手,把这些人赶出“公务员”队伍。

八、西汉经济之盐铁大辩论 - 图25

经过一通整顿,桑弘羊让盐铁官营逐渐走上了正轨,充分发挥了“国有经济”的优势,汉武帝的小金库又满了。

八、西汉经济之盐铁大辩论 - 图26

政府的大规模官营,在资金、设备、人员方面,都全面碾压先前小作坊式的私营。

八、西汉经济之盐铁大辩论 - 图27

总体来看,桑弘羊搞得不错,但官营这种垄断型经营,有着与生俱来改不掉的毛病,比如说因为缺乏竞争,产品质量越来越差。

八、西汉经济之盐铁大辩论 - 图28

只不过在汉武帝着急赚钱的情况下,它们都或多或少地被忽视了。

四、盐铁之辩

搞了一辈子钱的汉武帝,终于轮到自己的生命快没余额了。

八、西汉经济之盐铁大辩论 - 图29

汉武帝一死,很多人开始质疑,当年制定的一些政策到底对不对,特别是一些熟读儒家经典的民间组合,这些人被称为贤良文学之士。

八、西汉经济之盐铁大辩论 - 图30

可能他们是真的很闲,花了大把的时间来给汉武帝的政策挨个挑刺,其中,他们对盐铁官营意见最大。

别看是民间组合,他们经常搞得声势还挺大,所以政府不能不考虑他们的意见。

于是,到了汉昭帝的时候,来了场超级大辩论,这就是著名的盐铁之议。

八、西汉经济之盐铁大辩论 - 图31

辩论主要围绕盐铁官营的利弊展开。

辩题1:没钱咋打仗?

桑弘羊认为,当年全靠盐铁官营,才把匈奴人给赶跑了。你说,没钱怎么打?

为了以后不被欺负,还得继续官营。

八、西汉经济之盐铁大辩论 - 图32

而贤良文学之士对这事看法不同,打仗本来就劳民伤财,既然没钱,索性别打。

八、西汉经济之盐铁大辩论 - 图33

不花那么多钱打仗,就不用官营了。

辩题2:为人民服务

桑弘羊说,盐铁官营是由国家来制定价格,没有中间商赚差价,老百姓能买到低价的商品,减轻负担。

八、西汉经济之盐铁大辩论 - 图34

而贤良文学之士却用真实案例“怼”回去,现实中盐铁官会暗地里把价格故意提高,让老百姓来埋单。所以说,羊毛还是出在了羊身上。

八、西汉经济之盐铁大辩论 - 图35

再加上做买卖应该是商人的本职工作,现在让盐铁官干了,那商人去干吗,这叫与民争利。

八、西汉经济之盐铁大辩论 - 图36

后来这场辩论逐渐跑了题,不光盐铁,还扯到外交、文化等国家政策的争论。

但其实真正争论的核心是,未来的西汉到底该怎么走?

重回文景之治时期的路线or继续汉武帝的路线?

八、西汉经济之盐铁大辩论 - 图37

然而,这场“奇葩说”持续了六个多月,最后也没有争出个所以然来。

八、西汉经济之盐铁大辩论 - 图38

这场大辩论的整个过程,被一个叫桓宽的人记录下来,出了本叫《盐铁论》的“纪实文学作品”。

八、西汉经济之盐铁大辩论 - 图39

八、西汉经济之盐铁大辩论 - 图40

双方都说自己有理,朝廷只好各打五十大板,废除了桑弘羊的部分政策。

而当时和桑弘羊同为辅政大臣的霍光,却比较支持贤良文学之士。

八、西汉经济之盐铁大辩论 - 图41

后来桑弘羊就在和霍光的政治斗争中失败,被搞去找汉武帝汇报工作了。

八、西汉经济之盐铁大辩论 - 图42

辩论虽然结束了,但盐铁这类商品到底应不应该官营,这个问题过了两千多年还没吵完。

官营和私营各有优缺点,集中力量办大事有优势,市场竞争也很有必要,这都需要根据具体的时代背景作出调整。

而西汉还在继续,直到碰上一个喜欢不走寻常路,总是不按套路出牌的人……

八、西汉经济之盐铁大辩论 - 图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