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国归晋:《三国演义》全剧终

十、三国归晋:《三国演义》全剧终 - 图1

上回书说到,历经父子三人的努力,司马家族夺取了魏国的实权。

此时的曹魏政权已名存实亡,《三国演义》的故事也即将迎来大结局。

十、三国归晋:《三国演义》全剧终 - 图2

曹魏的故事已经讲得差不多了,最后这回书,咱们就来讲讲:

(一)蜀国和吴国后期的情况;

(二)三国是如何归于一统的。

(一)蜀国和吴国后期的情况

1.蜀国:北伐!北伐!北伐!

诸葛亮死后,蜀国的第一代创业团队就告别了历史舞台,但诸葛亮培养了一个徒弟,来继承自己未完成的事业。

这个徒弟就是姜维。

十、三国归晋:《三国演义》全剧终 - 图3

还记得诸葛亮一出祁山时收服的这个人吗?他将成为蜀国后期的主角。

姜维继承了诸葛亮的毕生所学:

十、三国归晋:《三国演义》全剧终 - 图4

他还继承了诸葛亮的意志:

十、三国归晋:《三国演义》全剧终 - 图5

因为他的人生字典里只有两个字,那就是——

十、三国归晋:《三国演义》全剧终 - 图6

在诸葛亮去世后的三十年里,姜维化身“北伐狂魔”,兼任魏国“常驻嘉宾”。

只要魏国有一点儿风吹草动,姜维就会用北伐来把气氛搞得更加火热。如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后,姜维趁魏国内乱,出兵北伐。

十、三国归晋:《三国演义》全剧终 - 图7

再如司马师去世后,姜维趁司马家权力刚交接完,出兵北伐。

十、三国归晋:《三国演义》全剧终 - 图8

又如司马昭杀死曹髦后,姜维以弑君之罪为名,出兵北伐。

十、三国归晋:《三国演义》全剧终 - 图9

姜维坚持北伐二十多年,将前任领导交代的工作坚决贯彻到底,甚至还发扬光大。

诸葛亮六出祁山,而姜维来了个九伐中原,可以说是超额完成了工作任务。

十、三国归晋:《三国演义》全剧终 - 图10

然而,产量上去了,工作效果却一般。虽然姜维北伐胜多败少,但是始终都没能对魏国造成致命打击,而且还带来了副作用,即让本就不富裕的蜀国因为连年征战,越来越掉链子。

十、三国归晋:《三国演义》全剧终 - 图11

而蜀国之所以掉链子,更重要的原因是,“顶级管家”诸葛亮去世后,皇帝刘禅逐渐放飞自我,把诸葛亮给他的告诫全都抛到了脑后。

十、三国归晋:《三国演义》全剧终 - 图12

他还物色了一个新的管家:宦官黄皓。至此他不理朝政,啥事都交给黄皓去办,朝政大权落到了黄皓手里。

十、三国归晋:《三国演义》全剧终 - 图13

这熟悉的情节,仿佛梦回东汉末年的十常侍乱政。

十、三国归晋:《三国演义》全剧终 - 图14

姜维因为得罪了黄皓,所以不得不离开成都,以屯粮为名驻扎在外,免得遭到黄皓的算计。

十、三国归晋:《三国演义》全剧终 - 图15

皇帝昏庸,宦官干政,蜀国这时的情况已经很糟糕了。

那吴国又是什么情况呢?

2.吴国:内斗!内斗!内斗!

东吴的开国皇帝孙权,是一个存在感不强却很重要的男人。

他熬死了刘备、诸葛亮君臣二人组,熬死了曹操、曹丕、曹睿祖孙三代,甚至把司马懿都给熬死了。

十、三国归晋:《三国演义》全剧终 - 图16

在司马懿去世的第二年,孙权终于去世了。

十、三国归晋:《三国演义》全剧终 - 图17

孙权去世之后,他的幼子孙亮继位,朝政大权实际上由大将军诸葛恪(kè)掌握。

十、三国归晋:《三国演义》全剧终 - 图18

十、三国归晋:《三国演义》全剧终 - 图19

诸葛恪是诸葛瑾的儿子,也就是诸葛亮的侄子。他的梦想就是成为和他二叔一样的牛人。

诸葛恪是东吴第一任权臣,内斗就是从他开始的。不过出于对诸葛家族的尊重,我们先讲讲他的故事。

诸葛恪上位时,魏国主政的是司马师,他听说孙权死了,就派兵去打东吴,结果惨败给东吴水军。

十、三国归晋:《三国演义》全剧终 - 图20

诸葛恪打败司马师后,一下子来了精神,他发动二十万大军北伐,想要一举消灭曹魏,完成他二叔都没能干成的伟业。

十、三国归晋:《三国演义》全剧终 - 图21

但是从孙权这代开始,东吴就有个魔咒:防守很强悍,进攻掉链子。

意气风发的诸葛恪,围攻一个叫新城的地方,打了好多天,眼瞅着要打下来了,这时城里的守将对诸葛恪说:

十、三国归晋:《三国演义》全剧终 - 图22

诸葛恪觉得这样好啊,于是下令停止攻城,结果守将转头就加固了城防。

十、三国归晋:《三国演义》全剧终 - 图23

十、三国归晋:《三国演义》全剧终 - 图24

诸葛恪上当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满减活动不一定是优惠,也可能是陷阱。

诸葛恪久攻不下,气急败坏,听不进去任何反对意见。东吴军队士气低落,病疫横行,最后只能撤退。

这就是新城之战。哦,对了,新城所在的地方,就是今天的合肥。

十、三国归晋:《三国演义》全剧终 - 图25

战败的诸葛恪回到东吴后,东吴的内斗才真正开始。诸葛恪为了掩盖自己在新城之战中的错误指挥,展开恐怖统治,任人唯亲,导致民怨沸腾,最后被孙峻(jùn)所杀。

十、三国归晋:《三国演义》全剧终 - 图26

孙峻成了东吴第二任权臣。

后来孙峻去世,他的堂弟孙綝(chēn)接任。孙綝这个人生性暴躁,连皇帝都不放在眼里,他宣布直接废除皇帝,另立了一个新皇帝。

十、三国归晋:《三国演义》全剧终 - 图27

不过孙綝也没蹦跶几天,因为他扶上位的新皇帝孙休也不是好惹的。

后来,孙休找了个机会,把孙綝干掉了。

十、三国归晋:《三国演义》全剧终 - 图28

总之,自孙权去世之后,东吴内部就陷入了持续的内斗。

十、三国归晋:《三国演义》全剧终 - 图29

好了,蜀国和吴国的情况就先讲到这里,咱们来总结一下,这个时期三国各自的情况。

魏国:完全傀儡化。

十、三国归晋:《三国演义》全剧终 - 图30

蜀国:皇帝不务正业。

十、三国归晋:《三国演义》全剧终 - 图31

吴国:生命不止,

内斗不休。

十、三国归晋:《三国演义》全剧终 - 图32

眼看着三国的皇室集团都在走下坡路,这一统天下的终极任务,只能交给蒸蒸日上的司马家族。

(二)三国是如何归于一统的

1.蜀国灭亡:带路党再立新功

反向操作《出师表》中告诫的刘禅,算是把蜀国搞乱了。而魏国这边,已经完全稳固了统治的司马昭,也开始算起了旧账。

十、三国归晋:《三国演义》全剧终 - 图33

在司马昭的主持下,被蜀国无限骚扰了几十年的魏国,终于下定决心:

十、三国归晋:《三国演义》全剧终 - 图34

魏国大军兵分两路,分别由两个大将统领。

十、三国归晋:《三国演义》全剧终 - 图35

邓艾(字士载),草根出身,常年跟姜维作战,两人算是老对手了。

十、三国归晋:《三国演义》全剧终 - 图36

钟会(字士季),出身显赫,司马昭的心腹,野心很大,精于算计。

在外驻军的姜维听说魏国来犯,赶紧给刘禅写信,让他加强防备。但黄皓跟刘禅说,这是姜维为了立功而谎报军情。于是,刘禅就继续饮酒作乐,丝毫不把军国大事放在心上。

十、三国归晋:《三国演义》全剧终 - 图37

钟会率领的大军长驱直入,而蜀军缺乏准备,姜维没办法,只能退守地势险要的剑阁,将钟会暂时阻挡在这里。

十、三国归晋:《三国演义》全剧终 - 图38

钟会虽然被挡住了,但邓艾的机会来了。

邓艾为了夺得头功,率领一支部队,一路又攀岩又蹦极,竟然翻过了几乎不可能翻过的崇山峻岭,绕过剑阁,直取成都。

十、三国归晋:《三国演义》全剧终 - 图39

其实邓艾经过这么一路折腾,精疲力竭,已折损了不少人手。但是他们下山第一站遇到的蜀国守将,充分发挥当地老一辈的优良传统,不仅马上投降,还自带赠品,送了邓艾一张直通成都的地图。

十、三国归晋:《三国演义》全剧终 - 图40

听到邓艾大军从天而降的消息,刘禅当时就蒙了。

十、三国归晋:《三国演义》全剧终 - 图41

此时的蜀国,诸葛亮虽然不在了,但是他的后人还在。于是,刘禅派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zhān)率军迎敌。

十、三国归晋:《三国演义》全剧终 - 图42

可是诸葛瞻显然没有他老爹的本事,在久经沙场的邓艾面前,还是太年轻了。诸葛瞻和他儿子诸葛尚双双战死,两个人也算是鞠躬尽瘁,坚持到了最后一刻。

十、三国归晋:《三国演义》全剧终 - 图43

在这场魏国灭蜀国的战争中,蜀国有很多战斗到最后一刻的文臣武将,他们在国家生死存亡之际,爆发出最后的战斗力。

我们用一张图来总结一下:

十、三国归晋:《三国演义》全剧终 - 图44

大军兵临成都,刘禅这下彻底慌了,连忙召集大臣们讨论对策。这时候,西川大臣的带路党心思又活络了,纷纷亮出自己的祖传本领。

十、三国归晋:《三国演义》全剧终 - 图45

最后刘禅觉得继续打也没有胜算,就真的投降了。蜀国就此灭亡……

十、三国归晋:《三国演义》全剧终 - 图46

十、三国归晋:《三国演义》全剧终 - 图47

刘禅投降了,但是姜维还在。作为蜀之意志的真正继承人,他还要作最后一搏。

蜀国灭亡的时候,姜维还在剑阁跟魏将钟会死磕,他听说刘禅投降,就向钟会投降了。

十、三国归晋:《三国演义》全剧终 - 图48

大家别着急,这其实是姜维的计划。

前面说过,这场灭蜀之战,魏国派去了邓艾和钟会两名将领。但是这两人互相看不上,钟会嫌弃邓艾土气,邓艾嫌弃钟会狂妄。

十、三国归晋:《三国演义》全剧终 - 图49

姜维向钟会假投降后,天天在钟会耳边煽风点火,说邓艾的坏话。钟会本来就对邓艾感到不爽,被姜维一刺激,立马向司马昭诬告邓艾谋反,还派人把他抓了起来,押送到洛阳。

十、三国归晋:《三国演义》全剧终 - 图50

之后姜维继续煽风点火,劝钟会谋反。这下,已经独揽兵权的钟会真就动了心思。

十、三国归晋:《三国演义》全剧终 - 图51

钟会的想法是,把不听话的都除掉,自己就可以开始创业了。姜维的想法是,等钟会把这些魏国部将都干掉后,自己再把钟会除掉,这样就可以复兴蜀国了。总之,两个人都觉得自己赢麻了。

十、三国归晋:《三国演义》全剧终 - 图52

然而计划很快就泄露了,魏国的将领们一听钟会要谋反,还打算把自己干掉,就来了个先下手为强。结局是钟会被魏将杀死,姜维则在计划失败后自杀殉国。

十、三国归晋:《三国演义》全剧终 - 图53

本来钟会谋反的计划一败露,邓艾的罪名就能洗清了。然而捉拿邓艾的人担心,邓艾被释放后会找自己麻烦,于是就直接派人把邓艾杀了。

十、三国归晋:《三国演义》全剧终 - 图54

就这样,一代名将邓艾,在他短暂的出场时间里,有了两次难得的人生体验:

十、三国归晋:《三国演义》全剧终 - 图55

十、三国归晋:《三国演义》全剧终 - 图56

这边姜维拼死拼活地挽救蜀国,那边刘禅没心没肺地只想享受。他投降之后来到洛阳,被司马昭封了个安乐公,待遇也不错。于是,刘禅安心享受,面对司马昭的提问也镇定自若,丝毫没有亡国的心理压力。

十、三国归晋:《三国演义》全剧终 - 图57

十、三国归晋:《三国演义》全剧终 - 图58

这就是乐不思蜀的典故。不过也正是因为刘禅这种没心没肺的表现,司马昭才没有为难他,刘禅因此得以善终。

蜀国再无回天之力,正式灭亡。

2.魏国灭亡:走个过场

司马昭灭蜀之后,没多久就去世了。他的长子司马炎成了掌舵人。

十、三国归晋:《三国演义》全剧终 - 图59

司马炎上台后,也不再跟傀儡皇帝曹奂(huàn)客气,直接带人冲进了皇宫。

十、三国归晋:《三国演义》全剧终 - 图60

曹奂只好禅位给司马炎,至此,魏国正式灭亡。

司马炎改国号为晋,史称西晋,他就是西晋的开国皇帝晋武帝。

十、三国归晋:《三国演义》全剧终 - 图61

至此,三国就只剩下吴国了。

3.吴国灭亡:双保险也白搭

蜀国灭亡的时候,吴国的皇帝是孙休。他知道快轮到自己被灭了,为了不当亡国之君,他茶饭不思,夜不能寐,最后决定:

十、三国归晋:《三国演义》全剧终 - 图62

孙休两腿一蹬,去世了。

孙休去世后,本来该是其子继位,但孙休的儿子太小,大臣们觉得现在吴国情况危急,需要一个成年人当皇帝。于是孙休的侄子孙皓,被扶立为皇帝。

十、三国归晋:《三国演义》全剧终 - 图63

但是大臣们很快就后悔这个决定了,因为孙皓登基后和刘禅一样宠信宦官。而他的脾气比刘禅可差多了,刘禅只是庸碌,孙皓却是暴虐。

十、三国归晋:《三国演义》全剧终 - 图64

十、三国归晋:《三国演义》全剧终 - 图65

孙皓登基之后,沉溺于酒色,劝谏从不听。谁惹怒了他就要被杀,即便是当年拥立他的大臣。

孙皓如此自寻死路,司马炎当然不会放过机会。晋国水陆大军并发,开始了三国时代的最后一战。

十、三国归晋:《三国演义》全剧终 - 图66

陆路这支没什么好说的,将士们一路高奏凯歌。

我们重点说说水路这支:拥有长江天险和超强防守技能的吴国,面对顺流而下的晋国水军,放出了最后的大招——他们在江里放了大铁锥,还在江面上来了个铁索连横。

十、三国归晋:《三国演义》全剧终 - 图67

吴国的设想是晋军的船一过来,要么会被铁锥扎漏,要么会被铁索拦住。

十、三国归晋:《三国演义》全剧终 - 图68

所以,这道双保险足以击退敌人。

然而,统一的大势滚滚向前,已经没有什么能阻挡晋军的步伐了。

晋军将领王濬想了个办法,他先用一大堆竹筏去探路,让它们顺流而下,把水里的铁锥都带走了。

十、三国归晋:《三国演义》全剧终 - 图69

然后,他再命令将士将麻油淋在铁索上。这样放火一烧,铁索就全部被烧断了。

十、三国归晋:《三国演义》全剧终 - 图70

总之,东吴之前整的这些活儿根本没用。晋军没花多少功夫就平定了江南,办成了曹操当年没办成的事。

当然了,人家曹操也有话说的。

十、三国归晋:《三国演义》全剧终 - 图71

最终,东吴被灭,三国归晋,结束了从黄巾起义开始的近百年乱世。

《三国演义》的故事,正式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