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者后记

    本书作者安德列・贡德・弗兰克生于1929年,今年整整70岁。从本世纪60年代初他就成为世界学术舞台上一个十分活跃的思想家和资本主义的严厉批判者近40年的时间里,他在世界经济研究方面不断地标新立异。他曾经是依附理论的一个主要代表人物,在六七十年代具有很大的影响。从70年代末,他转入资本主义的起源研究,进而研究全球世界经济的历史。本书是他1998年发表的又一部开拓性著作。在此前一年(1997年),他已先行在因特网上发表了其中一部分,立即引起国际学术界许多学者的极大兴趣。尽管他们并不完全赞同他的观点,但是对他的新思路给予高度重视和热烈赞扬。这可从本书选择的一些评论中窥见一斑。

    本书的中文翻译从一开始就得到许多人(包括弗兰克本人)的关注与支持。经李陀和刘禾先生推荐,中央编译出版社从加州大学出版社购得版权,并得到英文版的校样。但由于种种原因,中文版未能像最初设想的那样与英文版同时推出。首先是由于译者忙于其他事情,到今年1月份才完成翻译。其次,弗兰克又请了一位香港学者对译文质量进行审查。第三,弗兰克听说原英文书名“ReOrient”很难译成中文,遂发动朋友征求中文译名。最后,几易中译本序言的作者,终于征得美国华裔学者王国斌的佳作。

    关于书名,最有创造性的方案是李陀和刘禾提出的《白银资本》。译者对本书的评价与李陀和刘禾基本一致。我们都认为,本书的重大贡献在于,它进一步颠覆了长期以来欧洲―西方中心论的历史依据,提出重新建构近代早期世界历史构架的设想。就此而言,“白银资本”也许更能凸显本书最有价值的部分。但本书最初采用了译者的原始方案《重新面向东方》。这是基于几重考虑。首先,相比之下,这个译法是各种方案中最接近英文原义的,既包含“重新定向”的意思,又包含了以东方为取向的意思。其次,“re-orient”是本书的一个核心概念,在书中多次出现。第三,“白银资本”似不足以概括全书的观点。弗兰克采用了一种长达五百年的世界经济周期来观察历史和预见未来,在书中,尤其是在中文版前言中表达了一种对东方复兴的厚望,“重新面向东方”也能体现他的这种现实看法。由于视角的不同,几位学者在书名问题上难以达成共识,不妨就折中一下。经同中央编译出版社王吉胜先生商量,本书的名字最后定为《白银资本》,但在副书名上体现了全书的“重新面向东方”之义――“重视经济全球化中的东方”,且有现实上予以重视,历史上予以重新审视的双重含义。

    我们相信,读者在阅读这部著作时会感受到一种震撼,会不由地“转换”(re-Orient)观察世界历史的视角,同时也会产生神种疑问。这些疑问与其说是针对本书的论述,不如说是开启了新的探索之路。这也许正是一部优秀著作的价值所在:不在于读者是否接受其观点,而在于启迪读者转换视角,重新思考一些根本性的问题。因此,无论对本书的观点赞成与否,读者都会有所收获。

    刘北成

    1999年7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