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Linux介绍
主要内容
1.Linux的背景:UNIX
2.Linux诞生和历史上的重要人物
3.自由软件(Free Software)
4.Linux的发展和现状
5.学习Linux的方法
6.Linux的版本号 1.1 Linux的背景:UNIX UNIX,是一个强大的多用户、多任务操作系统,支持多种处理器架构,按照操作系统的分类,属于分时操作系统。最早由Ken Thompson、Dennis Ritchie和Douglas McIIroy于1969年在AT&T的贝尔实验室开发。经过长期的发展和完善,目前已成长为一种主流的操作系统技术和基于这种技术的产品大家族。 一、UNIX的发展 UNIX操作系统的历史漫长而曲折。1965年,AT&T贝尔电话实验室、通用电气公司、麻省理工学院MAC课题组一起联合开发一个称为Multics的新操作系统。Multics系统的目标是要向大的用户团体提供对计算机的同时访问,支持强大的计算数据存储,以及允许用户在需要的时候容易地共享他们的数据。1969年Multics的原始版本在GE645计算机上运行了,但它没能提供预定的服务,而且,连它自己也不清楚究竟什么时刻算达到开发目标。因为这个系统非常粗糙,与现代UNIX相差很远,它只具有操作系统最基本的一些特性。在这种情况下,AT&T贝尔电话实验室首先退出了这一项目。Multics项目中止后,AT&T贝尔电话实验室中参加开发的主要人员开始寻找其他有趣的项目。为了满足他们的某些需要,他们把操作系统环境命名为UNIX。
Thompson和Ritchie后来开发了B语言(后来Ritchie又将其发展为C语言),并扩展了UNIX系统,UNIX系统便在AT&T贝尔电话实验室流行起来。
1973年11月,他们用C语言彻底重写,这是UNIX操作系统迈向成功之路的关键一步。完成后,Thompson和Ritchie共同在《ACM通信》上发表了首篇UNIX论文。
1974年,加州大学Berkeley分校获得了UNIX许可证。开发了BSD UNIX。1994年,BSD UNIX的最后版本——4.4BSD被推出,由于使用了Berkeley开发的新源代码,4.4BSD宣布不受AT&T的许可证制约。
1979年1月发行的UNIX版本是一个真正可移植的UNIX系统,它对其后的UNIX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该版本最初是运行在PDP-11和Interdata 8/32上的,该系统更加健壮,而且提供了比版本6更强大的功能,但其相当慢。许多领取了许可证的用户针对这一情况从不同方面对系统的性能进行了改进,AT&T又将这些改进中的许多性能加入了其以后的UNIX发行中。
1982年,AT&T被拆分。同年,AT&T在UNIX第7版的基础上,发布了UNIX System III,1983年发布了UNIX System V。在1990年,AT&T下属的USL公司发布了最后一个UNIX版本,即UNIX System V Release 4.2,简称为SVR4.2。
1992年,AT&T把UNIX技术、USL公司和UNIX商标卖给了Novell公司。同年10月,Novell将UNIX商标无偿赠送给X/Open组织。1996年,SCO从Novell收购了UNIX系统事业部,UNIX系统源代码和技术现在由SCO来开发,然而SCO并没有获得UNIX商标所有权。UNIX系统的不断发展吸引了许多计算机公司。它们急急忙忙地开始将UNIX商业化,出售自己的UNIX版本。每一家都是以AT&T或BSD为蓝本,将它们移植到自己的硬件上,并加上一些自己的“增值”功能。UNIX系统变体的泛滥造成了许多不兼容问题,尽管所有的变体从某种程度“看起来都像UNIX”,但它们在许多重要方面却千差万别。后来随着商业变体不断涌现,情况越来越糟。主要的UNIX版本有:IBM AIX、Sun Solaris、HP-UX、SGI Irix、SCO UNIXWare等。到20世纪80年代末期,UNIX的版本已超过100种。为了统一UNIX,以AT&T和Sun为首成立了UI(Unix International),以IBM和DEC为首成立了OSF(Open Software Foundation)。1986年,IEEE和ANSI定义了基于UNIX的可移植操作系统接口POSIX,该标准基本上是SVR3和BSD UNIX 4.3的主要部分的混合。1990年,IEEE公布了POSIX 1003.1,简称为POSIX.1。1993年,OSF和UI联合成立了COSE(公共开放系统环境),同年UI解散。1995年,X/Open正式批准了两项UNIX:一项为Spec.1170标准,即UNIX 95标准,规定了UNIX的1170个接口标准。另一项是CDE,即UNIX公共桌面环境标准,规定了UNIX的标准图形桌面。1996年,OSF与X/Open合并成立Open Group,在1998年发布了UNIX 98标准。 二、UNIX系统的特点 1.UNIX具有良好的用户界面。
2.好的树形文件系统。UNIX的文件系统有很多种,如早期的s5,ufs,AFS,EAFS,HTFS,DTFS。
3.系统用高级语言编写,为用户提供了良好的开发环境。UNIX的默认安装一般都包括标准的C语言编译器,程序员可以利用它们来开发C和C++应用程序。
4.良好的开放性和可移植性。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各种不同类型的计算机不断出现。因此,任何一种操作系统都很难做到适应所有的硬件平台。如果一个操作系统的适应性太差,将其应用在一种新型的计算机系统中,就可能有大量原有系统软件需要重新设计,这对快速更新的计算机类型来讲是非常不利的。因此,操作系统的开放性和可移植性是衡量其优劣的一项重要指标。UNIX系统由于其内核设计的许多特征,尤其是UNIX系统内核的大部分是用C语言实现的,这就使得操作系统的移植工作变得比较容易。
5.增强的系统安全机制。系统大多满足C2级系统安全规范,部分专用系统已经达到了B1级;经典而完善的按属主和组进行3种权限管理的机制仍然是当今最完善的用户权限解决方案。
6.强大的网络功能、集群和分布式计算,适合当今的Internet,其Telnet设计思想很适合用户进行远程管理。 1.2 Linux的诞生和历史上的重要人物 Linux操作系统是UNIX操作系统的一种克隆系统。它诞生于1991年的10月5日(这是第一次正式向外公布的时间)。以后借助于Internet网络,并经过全世界各地计算机爱好者的共同努力,现已成为今天世界上使用最多的一种UNIX类操作系统,并且使用人数还在迅猛增长。
在1991年,芬兰的一个学生:Linus Benedict Torvalds,在赫尔辛基大学上计算机专业二年级。在comp.os.minix这个新闻群组上发表了这样一封内容不怎么起眼的一帖:
From:torvalds@klaava.Helsinki.FI(Linus Benedict Torvalds)
Newsgroups:comp.os.minix
Subject:What would you like to see most in minix?
Summary:Small poll for my new operating system.
Message-ID:<1991Aug25.205708.9541@klaava.Helsinki.FI>
Date:25 Aug 91 20:57:08 GMT
Organization:University of Helsinki。
1991年9月中旬,Linux0.01版诞生了,并且被放到了网上。它立即引起了人们的注意。源代码被下载、测试、修改,最终被反馈给Linux。10月5号,0.02版出来了,同时伴随着Linus著名的声明:
From:torvalds@klaava.Helsinki.FI(Linus Benedict Torvalds)
Newsgroups:comp.os.minix
Subject:Free minix-like kernel sources for 386-AT
Message-ID:<1991Oct5.054106.4647@klaava.Helsinki.FI>
Date:5 Oct 9105:41:06 GMT
Organization:University of Helsinki 1.3 自由软件(Free Software) 根据自由软件基金会的定义,自由软件是一种可以不受限制地自由使用、复制、研究、修改和分发的软件。这方面的不受限制正是自由软件最重要的本质,与自由软件相对的是非自由软件(proprietary software),也常被称为私有软件、封闭软件。要将软件以自由软件的形式发表,通常是让软件以“自由软件授权协议”的方式被分配发布,以及公开软件源代码。
在Linux之前和之后,都诞生过很多操作系统,如国产的COSIX等,但大多没有流行开来,而Linux却得到了很多支持,这不能不归功于Linux诞生的时机。一方面,GNU计划(又称革奴计划,是由Richard Stallman在1983年9月27日公开发起的,它的目标是创建一套完全自由的操作系统。)中的Hurd在开发中遇到了很多问题,已经做不下去了,Linux正好补充进来,而Linux也从GNU项目中得到了大量的实用软件,如bash,gcc,emacs等。GNU和Linux互相支持发展,所以现在我们都管Linux叫GNU/Linux。另外,Linux赶上了POSIX标准的制定,这使得Linux一开始就向标准靠拢。还有,随着Internet的普及,使得众多爱好者网上协同开发成为了可能。更重要的是,Linux发展的时期,正是“反微软霸权”的意识日益高涨的时期,众多公司、政府和组织都需要一个能与Microsoft的Windows抗衡的软件,时代呼唤Linux!
Linux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法律理论基础是GPL,即GNU General Public License,又叫做copyleft(与copyright对应)。遵循GPL的软件的特点是:
你可以复制这个软件。
你可以得到软件的源代码。
你可以更改源代码并重新编译。
你可以发布更改了的代码和二进制文件。你可以从中获利。
权利与义务总是对等的,你的义务是:
你必须让使用你的软件的人享有同样的权利。
也就是说,你用了GPL的软件,那么你的软件也要GPL’ed。书接上文,GPL是GNU的法律基础,也是Linux发展的重要保证。正是在GPL的约束下,自由软件得到了蓬勃的发展。但是很多商业公司都会避免使用GPL的软件,因为GPL不等于没限制,使用了GPL的源代码,自己的软件也要GPL’ed,这对于商业软件来讲是不可以接受的。不过,按照GPL的条件,如果你只是通过软件的界面来完整的使用GPL的软件,而并不深入修改源代码,就可以不受GPL的约束。另外,除了GPL以外,还有一些比较宽松的License,如LGPL、BSD等。
要说明的一点是,虽然自由软件的精神很无私,但搞自由软件的程序员并不都是“活雷锋”,他们一样要挣钱,而搞自由软件的人挣的钱一点都不比搞商业软件的人挣得少。他们挣钱的方式有很多,比如通过对软件的服务来盈利。举个例子,一般用户和程序员使用某Linux发行版,可能只是拿来玩一玩,不好玩就放弃了,一般不需要服务,但一个企业选用了某Linux发行版,如果打算把核心业务运行到Linux上,那么就需要一个Linux发行商提供相应的服务和技术支持,而这个服务的费用是相当不菲的。 1.4 Linux的发展和现状 1983年,理察·马修·斯托曼建立了GLinux计划。这个计划有一个重要的目标,是为了发展一个完全免费自由的Unix-like操作系统。自20世纪90年代发起这个计划以来,GNU开始大量的生产或收集各种系统所必备的元件,1990年,GNU计划开始在马赫微核的架构之上开发系统核心,也就是所谓的GNU Hurd,但是这个基于Mach的设计异常复杂,发展进度则相对缓慢。
正因为Linux是一款免费的操作系统,用户可以通过网络或其他途径免费获得,并可以任意修改其源代码。这是其他的操作系统所做不到的。所以来自全世界的无数程序员参与了Linux的修改、编写工作,程序员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灵感对其进行改变。这让Linux吸收了无数程序员的精华,不断壮大。
现在Linux操作系统也出现了很多版本,这里介绍一款:红旗Linux。
北京中科红旗软件技术有限公司(简称红旗软件)是由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和上海联创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共同组建的;并于2001年3月成功得到了信息产业部通过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CCID)赛迪创业投资有限公司的注资。公司专门致力于开发和推广基于Linux的操作系统及应用软件。“立足Linux,面向Internet时代,为企业的解决方案、个人应用及所有Internet接入设备提供系统原动力。”
红旗软件汇集中国科学院20多年在开放系统上的研究成果,以及10多年来中文系统的开发经验,率先推出红旗Linux服务器,扬起国产软件的一面旗帜。红旗Linux服务器、红旗Linux桌面版、基于IBM S/390主机、Alpha、Intel、PA RISC、Sun Spare芯片的红旗Linux操作系统、红旗Linux嵌入式操作系统和机顶盒、PDA等嵌入式解决方案相继亮相,在业界引起强烈反响。丰厚的技术底蕴和自由软件相结合,使红旗软件产品处于业界领先地位。
现在,Linux已经不再只是一个新的操作系统,而是深深的改变着很多人的生活。Linux被广泛的用在嵌入式设备、笔记本电脑、桌面系统、开发系统、各种规模的服务器以及大规模集群和超级计算机中,众多公司选择Linux来支持他们的服务器,如IBM、波音、美国宇航局、google.com等。
对于中国软件业来讲,自由软件Linux给我们带来的机遇,使得我们能够离软件最本质、最朴素的思想更进一点,但是,Linux不是免费的午餐,也不是救世主,民族软件的腾飞,不能依靠把别人的东西拿来改改就能实现,必须是一代一代的程序员努力的结果,Linux可能是让我们接触UNIX,学习真正意义的系统管理的一个最便捷的方式。 1.5 Linux的学习方法 以上讲了很多关于Linux文化。之所以一上来讲这么多历史、精神和文化背景,是因为笔者觉得学Linux如果只是去学怎么安装,怎么操作,那跟学Windows还有什么差别?现在很多人学Linux的过程就是尝试装各种发行版的过程,或者是拿Linux跟Windows去对比的过程。大量的时间,用在比较哪个发行版漂亮、功能多,或者Windows上能怎么样,Linux也要能怎么样,然后抱怨Linux上的软件用得没有Windows上的顺手,新鲜了两天就又回到Windows中了。这真让人觉得是“明珠投暗”了,好像是拿千里马去参加选美大赛……倒不是说图形应用不需要了解,而Linux的强项是充当服务器,提供网络服务,或是嵌入式开发,为什么不在这些地方多花点时间呢?所以,Linux用得好不好,不要说装过多少种Linux,也不要说能在Linux看电影、上QQ,而要看字符命令了解多少、配置文件知道多少、系统管理的功能你会完成多少。以下是希望初学者在学习时应该侧重的几个方面。 一、忘记Windows的思维方式 Windows和Linux有很多的差别,一般人都习惯于Windows的思维,所以学习Linux思想性的转变比暂时性的技术提高更有用,因为他能帮助你加快学习速度。现在很多人用Linux。但是,他们用Linux完全是Windows的那一套方式。骨子里都是Windows的思想。这样是不能领悟Linux的精髓,体验不到它的优越性的。现在大部分的Linux初级用户受到Windows影响都喜欢用图形界面的工具来完成一些基本的操作,这是很不好的习惯。 二、从命令开始、从基础开始 常常有些刚接触Linux的人就希望构架网站,根本没有想到要先了解一下Linux的基础。这是相当困难的。虽然Linux桌面应用发展很快,但是命令在Linux中依然有很强的生命力。Linux是一个由命令行组成的操作系统,精髓在命令行,无论图形界面发展到什么水平,这个原理是不会变的。Linux命令有许多强大的功能:从简单的磁盘操作、文件存取到复杂的操作。所以我们一开始就要好好学习命令的使用。 三、了解系统结构 等你有了一定的系统管理知识,知道了/etc下那些配置文件有什么用,知道了一般的网络服务器如何配置后,就可以去了解系统结构了。了解系统结构不是要你去看什么文件夹放什么内容,而是要学习一些原理性的东西。比如系统是如何引导的,引导后启动了哪些东西,系统中哪些是最基本的库文件,有什么用等等。 四、使用帮助系统 由于各个Linux的发行版本的技术支持时间都较短,当你安装了一个完整的Linux系统后,其中已经包含了一个强大的帮助系统。主流Linux发行版都自带非常详细的文档,从系统安装到系统安全,针对不同层次的人的详尽文档,很多问题都可在此解决。所以有些问题完全可以使用帮助系统来解决。当然也可以在Linux论坛中获取帮助。 五、多操作 平时操作软件时最好多用一些原码包自己编译一些软件来试验一下。把所学到的各种东西都运用到实验之中,这才是进步的最好办法。 1.6 Linux的版本 要想掌握Linux,唯一的方法就是去用它,就像要学会游泳,就要去多游一样。但是很多初学Linux的人,一上来就被一堆名字给搞晕了,Red Hat、SuSE、Debian、红旗……它们跟Linux到底是什么关系?
我们平时说的Linux,有两种含义,一种的狭义的含义,指的是由Linus领导的小组所维护的一个操作系统核心功能,即内核,另一种是广义的含义,指的是使用Linux内核并包括了一些工具的完整的操作系统,即发行版。
严格来说,Linux应该指的是操作系统内核,操作系统内核定期更新,在http://www.kernel.org上可以下载各个版本的Linux内核。内核版本号由三个数字组成,如2.6.9。其中第2位次版本号为偶数的是稳定版本,奇数的为测试版本,普通用户要选用稳定版本的内核。
但是光有一个内核是不可能供用户使用的,所以在内核之上,有很多人开发了各种各样的工具,从shell、编译器,到图形界面等,然后有些组织或公司,将内核和各种工具组合在一起,制作成光盘出售或放在网上供大家下载,这些光盘一般都含有一个方便的安装程序,通过向导一步步的提示,就可以安装整个操作系统,这就是发行版。各个发行版维护自己的发行版本号,比如Red Hat 9。
下面简单介绍一下目前比较著名、流行的Linux发行版本。
● Mandriva
Mandriva原名Mandrake,创建于1998年7月。记得前两年国内刚开始普及Linux时,Mandrake非常流行。说起Mandrake的历史,其实最早Mandrake的开发者是基于Red Hat进行开发的。Red Hat默认采用GNOME桌面系统,而Mandrake将之改为KDE。而由于当时的Linux普遍比较难安装,不适合第一次接触Linux的新手,所以Mandrake还简化了安装系统。我想这也是当时Mandrake在国内如此红火的原因之一。Mandrake在易用性方面的确是下了不少工夫,包括默认情况下的硬件检测等。
Mandrake的开发完全透明化,包括“cooker”。当系统有了新的测试版本后,便可以在cooker上找到。之前Mandrake的新版本的发布速度很快,但从9.0之后便开始减缓。估计是希望能够延长版本的生命力以确保稳定和安全性。
优点:友好的操作界面,图形配置工具,庞大的社区技术支持,NTFS分区大小变更
缺点:部分版本bug较多,最新版本只先发布给Mandrake俱乐部的成员
软件包管理系统:urpmi(RPM)
免费下载:FTP即时发布下载,ISO在版本发布后数星期内提供
官方主页:http://www.mandrivaLinux.com/
● SUSE
SUSE是德国最著名的Linux发行版,在全世界范围中也享有较高的声誉。SUSE自主开发的软件包管理系统YaST也大受好评。SUSE于2003年年末被Novell收购。
SUSE之后的发布显得比较混乱,比如9.0版本是收费的,而10.0版本(也许由于各种压力)又免费发布。这使得一部分用户感到困惑,也转而使用其他发行版本。但是,瑕不掩瑜,SUSE仍然是一个非常专业、优秀的发行版。
优点:专业、易用的YaST软件包管理系统
缺点:FTP发布通常要比零售版晚1~3个月
软件包管理系统:YaST(RPM),第三方APT(RPM)软件库(repository)
免费下载:取决于版本
官方主页:http://www.suse.com/
● Debian GNU/Linux
Debian最早由Ian Murdock于1993年创建。可以算是迄今为止,最遵循GNU规范的Linux系统。Debian系统分为三个版本分支(branch):stable,testing和unstable。截至2005年5月,这三个版本分支分别对应的具体版本为:Woody,Sarge和Sid。其中,unstable为最新的测试版本,其中包括最新的软件包,但是也有相对较多的bug,适合桌面用户。testing的版本都经过unstable中的测试,相对较为稳定,也支持了不少新技术(比如SMP等)。而Woody一般只用于服务器,上面的软件包大部分都比较过时,但是稳定和安全性都非常的高。
为何有如此多的用户痴迷于Debian呢?apt-get/dpkg是原因之一。dpkg是Debian系列特有的软件包管理工具,它被誉为所有Linux软件包管理工具(比如RPM)中最强大的。配合apt-get,在Debian上安装、升级、删除和管理软件变得异常容易。许多Debian的用户都开玩笑的说,Debian将他们养懒了,因为只要简单得敲一下“apt-get upgrade & & apt-get update”,机器上所有的软件就会自动更新了……
优点:遵循GNU规范,100%免费,优秀的网络和社区资源,强大的apt-get
缺点:安装相对不易,stable分支的软件极度过时
软件包管理系统:APT(DEB)
免费下载:是
● Ubuntu
简单而言,Ubuntu就是一个拥有Debian所有的优点,以及自己所加强的优点的近乎完美的Linux操作系统。Ubuntu是一个相对较新的发行版,但是,它的出现可能改变了许多潜在用户对Linux的看法。也许,从前人们会认为Linux难以安装、难以使用,但是,Ubuntu出现后,这些都成为了历史。Ubuntu基于Debian Sid,所以这也就是笔者所说的,Ubuntu拥有Debian的所有优点,包括apt-get。然而,不仅如此而已,Ubuntu默认采用的GNOME桌面系统也将Ubuntu的界面装饰的简易而不失华丽。当然,如果你是一个KDE的拥护者的话,Kubuntu同样适合你。
Ubuntu的安装非常的人性化,只要按照提示一步一步进行,安装和Windows同样简便。并且,Ubuntu被誉为对硬件支持最好最全面的Linux发行版之一,许多在其他发行版上无法使用,或者默认配置时无法使用的硬件,在Ubuntu上轻松搞定。并且,Ubuntu采用自行加强的内核(kernel),安全性方面更上一层楼。并且,Ubuntu默认不能直接root登录,必须从第一个创建的用户通过su或sudo来获取root权限(这也许不太方便,但无疑增加了安全性,避免用户由于粗心而损坏系统)。Ubuntu的版本周期为六个月,弥补了Debian更新缓慢的不足。
优点:人气颇高的论坛提供优秀的资源和技术支持,固定的版本更新周期和技术支持,可从Debian Woody直接升级
缺点:还未建立成熟的商业模式
软件包管理系统:APT(DEB)
免费下载:是
官方主页:http://www.ubuntuLinux.org/
● Gentoo
Gentoo最初由Daniel Robbins(前Stampede Linux和FreeBSD的开发者之一)创建。由于开发者对FreeBSD的熟识,所以Gentoo拥有媲美FreeBSD的广受美誉的ports系统——portage。(Ports和Portage都是用于在线更新软件的系统,类似apt-get,但还是有很大不同)Gentoo的首个稳定版本发布于2002年。
Gentoo的出名是因为其高度的自定制性:因为它是一个基于源代码的(source-based)发行版。尽管安装时可以选择预先编译好的软件包,但是大部分使用Gentoo的用户都选择自己手动编译。这也是为什么Gentoo适合比较有Linux使用经验的老手使用的原因。但是要注意的是,由于编译软件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所以如果你所有的软件都自己编译,并安装KDE桌面系统等比较大的软件包,可能需要几天时间才能编译完。
优点:高度的可定制性,完整的使用手册,媲美Ports的Portage系统,适合高手使用
缺点:编译耗时多,安装缓慢
软件包管理系统:Portage(SRC)
免费下载:是
● Slackware
Slackware由Patrick Volkerding创建于1992年。算起来应当是历史最悠久的Linux发行版。曾经Slackware非常的流行,但是当Linux越来越普及,用户的技术层面越来越广(更多的新手)后,Slackware渐渐的被新来的人们所遗忘。在其他主流发行版强调易用性的时候,Slackware依然固执的追求最原始的效率——所有的配置均还是要通过配置文件来进行。
尽管如此,Slackware仍然深入人心(大部分都是比较有经验的Linux老手)。Slackware稳定、安全,所以仍然有大批的忠实用户。由于Slackware尽量采用原版的软件包而不进行任何修改,所以制造新bug的几率便低了很多。Slackware的版本更新周期较长(大约1年),但是新版本的软件仍然不间断的提供给用户下载。
优点:非常稳定、安全,高度坚持UNIX的规范
缺点:所有的配置均通过编辑文件来进行,自动硬件检测能力较差
软件包管理系统:Slackware Package Management(TGZ)
免费下载:是
官方主页:http://www.slackware.com/
● Knoppix
由德国的Klaus Knopper开发的Knoppix,是一个基于Debian的发行版。Knoppix严格算起来是一款LiveCD Linux,所谓的LiveCD就是整个操作系统都在一张光盘上,只要开机从光盘启动,就能拥有一个完整的Linux系统,无需安装。当然,Knoppix也能够非常轻松的安装到硬盘上。其强大的硬件检测能力、系统修复能力、即时压缩传输技术,都令人大加称赞。可以说,在LiveCD界,Knoppix是无人能及的。
优点:无需安装可直接运行于CD上,优秀的硬件检测能力,可作为系统急救盘使用
缺点:LiveCD由于光盘的数据读取速度限制导致性能大幅下降
软件包管理系统:APT(DEB)
免费下载:是
● MEPIS
MEPIS由Warren Woodford在2003年建立。MEPIS虽然刚建立不久,但是迅速的传播在Linux用户间。简单来说,MEPIS是一个集合了Debian Sid和Knoppix的产物。用户既能将之当做LiveCD使用,也能使用常规的图形界面进行安装。
MEPIS默认集成安装了Java Runtime Environment、Flash插件、nVidia加速驱动等许多常用的程序。用户可以非常轻松的安装完系统后就直接开始使用,而不用到处寻找资料如何下载、如何安装、如何配置这些软件。这不仅给Linux新手带来了便捷,也给老手们节约了相当多的时间。
优点:LiveCD与常规安装两用,优秀的硬件检测能力,预装了许多实用的软件
缺点:建立时间不长,默认的界面有些寒酸
软件包管理系统:APT(DEB)
免费下载:是
● Xandros
Xandros建立在已经成为历史的Corel Linux之上。当初Corel Linux的公司由于财政上的困难,被迫终止了Corel Linux的开发,而Xandros适时的将Corel Linux部门买下,于2002年10月推出全新的Xandros Desktop。
Xandros的卖点在于极其简单的安装和使用,所以它的市场定位是那些没有任何Linux使用经验的新手,或是习惯使用Windows的用户。Xandros的标准版和增强版都是商业软件,当时分别售价$40和$99美元。不过你仍然可以在这里下载到免费的公开发行版。
优点:适合完全没有经验的新手,安装完以后就能立即投入使用,自带非常不错的工具
缺点:商业软件
软件包管理系统:Xandros Networks(DEB)或APT(DEB)(可选,但不提供技术支持)
免费下载:公开发行版
● FreeBSD
首先要强调的是:FreeBSD不是一个Linux系统!可是,为什么要介绍FreeBSD呢?因为FreeBSD的用户也相当多,其许多特性都与Linux相类似。事实上,Linux和BSD(Berkeley Software Distribution)均是UNIX的演化分支。并且,Linux中相当多的特性和功能(比如用于配置DNS的Bind软件)都是取自于BSD的。而FreeBSD便是BSD家族中最出名,用户数量最多的一个发行版。
FreeBSD建立于1993年,拥有相当长的历史。FreeBSD拥有两个分支:stable和current。顾名思义,stable是稳定版,而current则是添加了新技术的测试版。另外,FreeBSD会不定期的发布新的版本,称为RELEASE,stable和current均有自己的RELEASE版本。比如4.11-RELEASE和5.3-RELEASE,请注意,这并不代表后者比前者的版本新。这仅仅代表前者(数字小的版本)是stable版本,后者(数字大的版本)是current版本。
FreeBSD除了作为服务器系统外,也适合桌面用户。不过,考虑到软件方面的兼容性,一般用户选择FreeBSD作为桌面系统不是很明智。作为服务器而言,FreeBSD是相当优秀的。曾经有人说过,同样的服务器硬件配置,运行同样的一个WEB论坛,FreeBSD所用的资源要比Linux少。这也是为什么许多空间商极力推崇FreeBSD的原因。在这里要多说几句,很多人都乐于比较Linux各个版本的优劣,甚至发生唇枪舌剑的争论,其实从技术上讲没有长胜将军,技术是在不断进步的过程中,优劣都是暂时的,竞争也是技术进步的动力。
优点:速度快,非常稳定,优秀的使用手册,Ports系统
缺点:比起Linux而言对硬件的支持较差,对于桌面系统而言软件的兼容性是个问题
软件包管理系统:Ports(TBZ)
免费下载:是
● Red Hat
国内,乃至是全世界的Linux用户所最熟悉、最耳熟能详的发行版想必就是Red Hat了。Red Hat最早由Bob Young和Marc Ewing在1995年创建。而公司在最近才开始真正步入盈利时代,归功于收费的Red Hat Enterprise Linux(RHEL,Red Hat的企业版)。而正统的Red Hat版本早已停止技术支持,最后一版是Red Hat 9.0。于是,目前Red Hat分为两个系列:由社区开发的免费的Fedora Core,以及适用于服务器的版本是Red Hat Enterprise Linux,而由于这是个收费的操作系统。于是,国内外许多企业选择CentOS。CentOS可以算是RHEL的克隆版,但它最大的好处是免费!
优点:拥有数量庞大的用户,优秀的社区技术支持,许多创新
缺点:免费版(Fedora Core)版本生命周期太短,多媒体支持不佳
软件包管理系统:up2date(RPM),YUM(RPM)
免费下载:是
本书接下来以Fedora Core为例讲解Linux,所以在这里再介绍一下Fedora Core的版本。Fedora是众多Linux发行套件之一。它是一套从Red Hat Linux发展出来的免费Linux系统。现时Fedora最新的版本是12,2009年11月17日,Fedora 12正式版发布。Fedora的前身就是Red Hat Linux。2003年9月,红帽公司(Red Hat)突然宣布不再推出个人使用的发行套件而专心发展商业版本(Red Hat Enterprise Linux)的桌面套件,但是红帽公司也同时宣布将原有的Red Hat Linux开发计划和Fedora计划整合成一个新的Fedora Project。Fedora Project将会由红帽公司赞助,以Red Hat Linux 9为范本加以改进,原本的开发团队将会继续参与Fedora的开发计划,同时也鼓励开放原始码社群参与开发工作。
2003年11月,第一个发行版本Fedora Core 1出炉,版本代码为Yarrow。这一版本与Red HatLinux非常相似,加入了新的安装机制yum。
2004年5月,Fedora Core 2正式发布,版本代码为Tettnang。这一版本除了是第一个采用2.6版核心的发行套件及用Xorg X11取代XFree86外,也加入了IIIMF,SELinux等许多新技术,并且在开放原始码社群的支援下修正了许多套件的错误。
2004年11月,Fedora Core 3正式发布,版本代码为Heidelberg。这一版本采用2.6.9版核心、Xorg 6.8.1、GNOME 2.8和KDE 3.3.0。
2005年6月,Fedora Core 4正式发布,版本代码为Stentz。这一版本采用2.6.11版核心、GNOME 2.10、KDE 3.4.0、GCC 4.0和PHP 5.0。此外FC9还添加了对于PowerPC的支援。
2006年3月20日,Fedora Core 5正式发布,版本代码为Bordeaux。GNOME桌面基于2.14发布,KDE桌面是3.5的一般版本。首次包含Mono支持,以及众多Mono应用程序,例如Beagle桌面搜索工具、F-Spot相片管理工具以及Tomboy记事程序。SCIM语言输入框架取代了过去使用的IIIMF系统。默认网页浏览器是Firefox 1.5。gcc 4.1编译器包含其中。内核基于Linux 2.6.15。
2006年10月24日,Fedora Core 6正式发布,版本代码为Zod。GNOME桌面基于GNOME 2.16,KDE桌面基于KDE 3.5.4。添加了Compiz窗口管理器,提供对桌面视觉回馈特效的支持,并包含了X.org 7.1版本,内核基于2.6.18 Linux kernel。
到目前为止十二个发行版本的代号分别为:
#Fedora 12(Constantine)
#Fedora 11(Reign)
#Fedora 10(Cambridge)
#Fedora 9(Sulphur)
#Fedora 8(Werewolf)
#Fedora 7(Moonshine)
#Fedora Core 6(Zod)
#Fedora Core 5(Bordeaux)
#Fedora Core 4(Stentz)
#Fedora Core 3(Heidelberg)
#Fedora Core 2(Tettnang)
#Fedora Core 1(Yarrow)
以上介绍了目前较为流行的各Linux发行版本,但是对于初学者而言,可以从众多版本中挑选一个当前易于使用而又有美观的界面和丰富应用的版本开始接触Linux。当然其实装哪个版本都是可以的,只要经常去使用,就一定会有收获。
Linux,GNU,GPL,Free Software,Open Source
1.操作系统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2.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3.Linux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4.自由软件的主要思想是什么?
5.Linux的内核版本号与发行版版本号有什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