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用错的词
本文列出了中文技术文档里易用错的词。
字词解释主要参考《常见语言文字错误防范手册》、《现代汉语词典》(第 7 版)和《现代汉语规范词典》。
A
安装、按装
正确写法:安装。
“安装”是指按照一定的方法、规格,把机械或器材固定在一定的地方。
B
包含、包括、包涵
“包含”:指里面含有(多用于抽象事物)。“包含”的部分与总体不可分解。
“包括”:指在总体中含有。既可用于具体事物,也可能用于抽象事物。“包括”的总体由部分组成。
“包涵”:客套话,表示请求原谅,用于自谦。
包修、保修
“包修”:指总揽下来,负责修理。
“保修”:指商品售出后按规定由售货单位或厂家免费修理。
本义、本意
“本义”:指字词的原始意义或较早的意义。
“本意”:指原来的意思或意图。
必须、必需
“必须”:副词,意思是“一定要”,表示事理上和情理上必要,在句中多作状语,修饰动词性词语。
“必需”:动词,意思是“一定要用”,表示不可缺少,在句中常作定语,也作谓语,一般作状语。在API文档中描写某个参数是否“必需”,对应Required。
标明、表明
“标明”:用文字或符号标记出来,让人们知道。“标明”的对象多是事物的某种简单的特性,方式只能是书面的,不能是口语的。
“表明”:清楚而明白地表示。“表明”的对象多是人或事物内部比较复杂的内容,方式可以是书面的、图表的、符号的,也可以是口语的。
C
查看、察看、检查、检察
“查看”:检查,验看,以检查为目的,如“查看库存”。
“察看”:仔细考察,以观察、考察为目的,如“察看汛情”。
“检查”:为了发现问题而用心查看,如“检查身体”“检查卫生”,也指翻阅查考书籍、文件。
“检察”:查验,审核,特指国家法律监督机关依法定程序进行的法律监督活动。
长亮、常亮
假设某台机器打开后,某个LED灯一直处于亮的状态,应该用“常亮”,而不是“长亮”。
“常”:侧重于强调“恒常”,用于指“事物保持某种状态而持续不变”。例如,“常绿植物”“冬夏常青”中的“常”都是用来指植物总是保持绿色,没有枯黄之时。
D
大致、大概
“大致”:表示推测语气时,比“大概”多偏重于肯定。
“大概”:只表示推测语气,但比“大致”多偏重于猜测。
的、得、地
- 形容词、名词(代词)+ 的 + 名词,例:平坦的地面
- 副词 + 地 + 动词,例:安全地移除
- 动词、形容词 + 得 + 副词(补语),例:温度升得比较快
登录、登陆
“登录”:译自英文login,意即注册,表示在网站上登记注册。凡是进入网站要求注册用户名和密码都用“登录”。
“登陆”:狭义是指到达某个地方(多指陆地),可以作为军事语言,表示由空中或水域成功着陆。也可以比喻商品等打进某市场,如:这种新型空调已经在上海市场登陆。
订、定
表示“预定”意义时,两者可能会用错。
常用的词包括:
- 预订:预先订购,以得到某种拥有权或使用权。
- 预定:预先规定或约定。
- 制订:突出拟订、草拟。
- 制定:突出确定下来,正式实施。
- 审订:突出查阅修订。
- 审定:突出审查认定。
F
反映、反应
“反映”有两种含义:
- 反照,比喻把客观事物的实质表现出来,如“这部小说反映了农村现实生活”。
告诉,把情况、意见告诉上级或有关部门,如“他反映的情况值得我们重视”。
“反应”:机体受到体内或体外的刺激而引起的相应的活动。
分、份
两者音近形似,都可以表示整体的一部分。
用“份”的大致有五种情况:
- 用作量词,如一份礼物、两份文件、这份材料、那份报纸。
- 用在省、县、年、月后面,表示划分的单元,如省份、县份、年份、月份。
- 整体中的一部分,如股份、份额,送礼的“份子”。
- 单独使用,意为程度、地步,如“事情闹到了这份上”。
- 个别约定俗成的用法,如“身份”。
用“分”的大致也有三种情况:
- 指成分,即构成事物的因素,可以是自然形态的,如盐分、水分、养分,也可以是人文形态的,如情分、缘分、福分。
- 指地位、职责、权利的范围和限度,如分内、分外、安分守己、恰如其分。
- 用于“分子”一词,指属于一定阶段、阶层、集团或具有某种特征的人,如知识分子、骨干分子。
分辨、分辩
“分辨”:侧重于“区分、辨别”,表示一个复杂的思维过程。
“分辩”:侧重于“分说、辩解”,表示一种言语活动。
H
含义、含意
“含义”:多指明确的、客观的意义。
“含意”:多指隐含的、主观的意义。
好像、好象
正确写法:好像。
J
即、既
这两个字形相近,但音义都不同。
“即”:读jí,主要意义为“到、靠近”,由“即”组成的常用词语有“即便”“即使”。
“既”:读jì,主要意义为“已经”,由“既”组成的常用词语有“既……又……”(既生动又活泼)、“既然”。
“即使”:表示假设,其前提并未发生。
“既然”:表示假设,其前提已经发生。
记录、纪录
“记录”:把听到的话或发生的事记下来。
“纪录”:在一定时期、一定范围记载下来的最高成绩。
截止、截至
都有“到什么时候为止”的意思。
“截止”:不及物动词,后面不能带宾语,如果一定要表示时限,日期必须放在“截止”前面,如“到某月某日截止”。
“截至”:及物动词,后面必须带宾语,如“截至某月某日”。
界限、界线
“界限”:不同事物之间的分界;也指限度,如“不要随便突破界限”。常用于抽象事物。
“界线”:两个地区之间的分界线。通常用于具体事物。
Q
其他、其它
“其他”和“其它”都可以作“别的”解。《现代汉语规范词典》里“其它”词条:“现在一般写作‘其他’”。
所以,考虑用词统一和规范使用汉语,建议使用“其他”。
券、卷
正确写法:入场券、优惠券等。
一般是写作者将“券(quàn)”读成了“卷(juàn)”的音才会用错这两个字。
权利、权力
中文技术文档里描述版权信息时,都只用“权利”。
“权利”:公民和法人依法行使的权力和享有的利益。
“权力”:政治上的强制力量。
S
稍后、稍候
在软件的用户界面提示语里这两个词经常用错。
“稍后”:在短暂的时间之后,等一下。比如,“服务器正忙,请稍后再试。”这里不能用“稍候。
“稍候”:指稍等一会儿。比如,“软件正在安装,请稍候……”这里不能用“稍后”。
声明、申明
“声明”:指公开声明态度或说明事实真相,也指公开表明态度、说明事物真相的文告、言辞。侧重于公开宣布,它可以用在庄重场合,也可以用在一般场合,可以是组织、团体或政府行为,也可以是个人行为。
“申明”:指申述(侧重于口头说明)。侧重于对所持立场、观点、态度进行申说解释。
X
消、销
在表示“消失、除去”的意思时,“消”与“销”通用。比如,“取消”也可作“取销”,“撤销”也可作“撤消”。但是在使用习惯上,“取消”“撤销”是首选词形。
Y
阈值、阀值
正确写法:阈值。
一般是写作者将“阈(yù)”读成了“阀(fá)”的音才会用错这两个字。
以至、以致
“以至”:连接词或短语(连接的词语不止两项时用在最后两项之间),表示在时间、数量、范围、程度等方便的延伸,有“直到”“直至”的意思。
“以致”:连接分句,用在后一分句开头,表示由于上述原因而造成的结果(多指不好的或说话人不希望的),上半句是因,下半句是果,两者构成直接的因果关系。
Z
粘、黏
“粘”:表示“使连接”,如“粘贴”。
“黏”:表示“具有使连接的性能”,如“黏性”“黏结”“黏合”“黏附”。
账号、帐号
《现代汉语词典》《现代汉语规范词典》里只有“账号”,没有“帐号”。
作、做
可以按以下方法区分:
- 内容抽象的或书面语言色彩重的词语,一般用“作”;内容具体的或口语色彩重的词语,一般用“做”。
- 表示“身份”“成绩”“行为”等义的“作为”;书面语言色彩重,用“作”不用“做”。
- 做单音节动词用,多数用“做”;少数用“作”的,其宾语的含义也比较抽象。
- 动宾词组中宾语是动名词的,如“调查”“报告”“贡献”“动员”“处理”等,一般用“作”。
- 动宾词组中宾语是一般名词的,如“买卖”“体操”“游戏”“家务”“学问”“功课”“笔记”“文章”等,一般用“做”。
- 吕叔湘先生的选择:如果一直分辨不清楚,“宁可用‘作’不用‘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