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书网 本次搜索耗时 0.097 秒,为您找到 244 个相关结果.
  • 倒退的帝国:朱元璋的成与败

    公元1368年,四十岁的朱元璋击破各路农民起义军后,在应天府称帝,建立了最后一个由汉人统治的庞大帝国。他也成为中国史上唯一真正意义上的“农民帝王”。如清人赵翼所言:“盖明祖一人,圣贤、豪杰、盗贼之性,实兼而有之者也。”善于笼络人心、优待知识分子、大局观极佳、有决断力,朱元璋所表现出的不同于元末豪强的“圣贤”之质,助他登上大位。当朱元璋削平群雄,登上帝位,他则...
  • 被统治的艺术 : 中华帝国晚期的日常政治

    本书以明代沿海卫所为背景,剖析在明朝世袭军户制度下军户家庭与官府的互动,着重描述和总结了承担兵役义务的军户如何趋利避害,制订出种种策略以优化自身处境。他们既未公然蔑视权威,亦非俯首帖耳,而是在反抗与服从的“中间地带”运作,以期将需要付出的代价降到最低,同时使利益最大化。 本书分三大部分,分别讲述了福建军户在原籍、卫所和军屯的生活。本书的一大特色在于,运用了大...
  • 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朱元璋+终结篇

    公元1368年正月初四,南京,四十岁的农民朱元璋,在万众瞩目之下,爬上龙椅登基称帝,大明王朝就此诞生!这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人亲手建立的庞大帝国。明朝从建立到灭亡总共276年,其中有七张独特的面孔,时至今日依然 影响着我们:白手起家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凭借人脉设计和高超政治手腕成功上位的朱棣,无视官场潜规则的硬骨头海瑞,在权力顶层呼风唤雨的大傻子魏忠贤...
  • 顾诚明史系列:南明史+明末农民战争史

    ◆十六年所向披靡,四百天一溃千里 1628年李自成于陕西起义反明,十六年间不断壮大,击败孙传庭、建立大顺政权,并最终于1644年攻入北京,推翻明朝;但仅一个月后,李自成就在山海关大战中败于清军,此后一败再败,一年后在湖北死于地主武装的偷袭。 ◆看懂李自成为什么败,败得还那么快 舆论失势:大顺军在追赃过程中刑拷相加,缙绅颜面扫地。而清军为了在汉地站稳脚跟大肆笼...
  • 大明王朝1566(全二册)

    《大明王朝1566》(套装上下卷)解嘉靖皇帝二十余年不上朝的执政之谜,揭奸臣严嵩权极而衰的真实内幕,看清官海瑞舍命相拼的反贪仕途。光明与黑暗并行。清廉与伉腐对决。盘根错节的政治较量,惊心动魄的财权搏杀。
  • 我祖父是朱元璋

    我有个最尊贵的名字,朱允熥。 我是大明太祖的嫡孙,太子朱标之嫡子。母亲是常遇春之女,舅爷是蓝玉。 我是大明最尊贵的皇孙,也是大明皇位,最有分量的,最为合法的继承人。 我将开创一个不一样的大明,风华无双,日月昌明。海纳百川,四海来拜。
  • 革命的真相:二十世纪中国纪事

    明朝开始,中国实行海禁,闭关锁国,限制贸易发展,与飞速进步西方文明拉开了差距。1792年,英国政府派遣马戛尔尼(The Earl George Macartney)使团访华,希望与中国建立平等的外交关系和贸易关系。使团带来了蒸气机、棉纺机、梳理机、织布机,“君主号”战舰模型,天体运行仪,地球仪等数百件礼品,相信会让中国人感到惊奇和高兴。乾隆皇帝以“天朝上国”...
  • 翦商:殷周之变与华夏新生

    本书主要讲述华夏文明的萌生与转型。从距今四千年前夏朝(二里头文化)的出现,到三千年前商朝的灭亡、西周建立,时间跨度一千余年。 从新石器时代以来,华北地区形成了杀人献祭的原始宗教。第一王朝夏朝(二里头)也沿袭了这种人祭文化,并在随后的商朝登峰造极。周族僻处西部,本没有人祭传统,但他们曾投靠商朝,为商朝捕猎用于献祭的羌人。周文王因受到商纣王怀疑,被作为人牲拘禁...
  • 大宋之变:1063-1086

    从来没有哪个朝代像宋朝这样饱受争议,有人说它积贫积弱,有人说它文明辉煌。北京大学赵冬梅教授认为,从1063年英宗即位,到1086年哲宗初司马光离世,二十四年间,宋朝政治由盛转衰,堪称“大宋之变”。 本书以司马光的后半生为线索,推演英宗、神宗、哲宗三朝政坛风云,深入濮议之争、王安石变法、司马相业等历史细节,以人物为经,以事件为纬,充分展现韩琦、王安石、司马光、...
  • 中央帝国密码三部曲(套装共3册)以技术化方式,从财政、哲学、军事角度,完整解读从秦朝到清末两千多年的历史脉络

    本书作者以中国历代王朝为经,以现代经济学理论为纬,上至秦汉,下至晚清,详细梳理长达两千余年的中央帝国的财政制度之流变,分析历代财政制度之得失,力图从田赋制度、货币制度、官营经济三方面说明中国传统政治之兴衰与帝国财政状况密切相关。 本书分为三部分,以中国历史上三次社会与财政的重建为划分阶段的标准。第一部分聚焦于秦汉到南朝时期,以汉武帝建立的国有体制,汉武帝、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