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书网
发现
标签
注册
登录
搜书网
发现
榜单
标签
搜索
注册
登录
搜索
搜书网
本次搜索耗时
0.033
秒,为您找到
27572
个相关结果.
书籍
文章
文件
第九章 哲学的沉思:世界-秩序的发现
18
2025-04-13
《教化:古希腊文化的理想(全3册)》
第九章 哲学的沉思:世界-秩序的发现 [150]希腊哲学思考的起源,通常只在“哲学史”的传统框架中得到研究。在此框架内,自亚氏以来,作为首次提出问题和发展出系统思想的一个早期阶段——其思想将被运用到雅典的古典哲学之中,也即柏拉图主义之中——“前苏格拉底哲学”就是人们对其的定位和标签。 [1] 不过,为了对作为个体的哲学家做出独立的评价,后来的学者试...
八、总结篇:中国哲学史的演变就像企业文化的迭代
6
2025-04-06
《半小时漫画中国哲学史2》
八、总结篇:中国哲学史的演变就像企业文化的迭代 八、总结篇:中国哲学史的演变就像企业文化的迭代 咱们哲学史讲到这里,差不多就讲完了,最后咱们来总结下。 纵观中国哲学史,可以大概分四段: 这是夏商周时期,流行天命观和以德保民,上听老天,下顺民心。 然后“啪唧”碎了一地,这是春秋战国,各种思想冒头,史称百家争鸣。 大秦迎来短暂的大...
第一章二十世纪上半叶的思想家和流派
15
2025-04-14
《世界哲学史》
第一章 二十世纪上半叶的思想家和流派 一、生命哲学和历史主义 1.概述 以前人们曾经用“生命哲学”这个名字来称呼叔本华和尼采的哲学。如现代生命哲学家格奥尔格·西美尔所言,叔本华和尼采把十九世纪的启蒙主义理性从它们的宝座上推了下来。其年代大约可确定为1880至1950年间的现代生命哲学是针对启蒙运动和理性主义的一场大规模逆反运动的组成部分,而且也...
第十部 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
7
2025-04-19
《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研究》
第十部 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 《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对一种反动哲学的批判)》一书,是列宁在1908年2月—10月这一期间写成的,并于1909年5月由莫斯科环节出版社出版。这是一部反对党内机会主义和批判马赫主义的论战性著作,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伟大著作。著作出版后,在国际上得到广泛传播,先后被译成20多种文字。在这部著作中...
前言
5
2025-04-20
《西方哲学史(第9版)》
前言 哲学之历史,浑如一部史诗演义。有先祖历尽艰辛,开宗立统,泽被后世,令人仰止;有后人标新立异,构怨于同宗,甚或触怒政教当局。家族间世代苦苦相争,然鹿死谁手,时常难见分晓。世易时移,此一部家史亦渐令人生后胜于前之感:不合时宜之道淡出视野,创新求异之说取而代之——然每每不过昙花一现而已。是故有大哲尝云,哲学史乃“思想历险之征程”。按本书之立意,即在刻画此...
第二十七章 西方哲学的传入
12
2025-04-20
《中国哲学简史》
第二十七章 西方哲学的传入 每个哲学系统都可能被人误解和滥用,新儒家的两派也是这样。照朱熹的说法为了了解永恒的理,原则上必须从格物开始,但是这个原则朱熹自己就没有严格执行。在他的语录中,我们看到他的确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进行了某些观察,但是他的绝大部分时间还是致力于经典的研究和注释。他不仅相信有永恒的理,而且相信古代圣贤的言论就是这些永恒的理。所以他...
5.对历史观的精辟概括
6
2025-04-19
《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研究》
5.对历史观的精辟概括 5.对历史观的精辟概括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在阐释了人类历史的前提及基本活动、人类历史与生产、交往形式(生产关系)的关系、市民社会(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的同时,还阐述了历史观的其他重要的基本原理和问题,如交往理论、世界历史理论、分工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以及社会形态的划分等。马克思恩格...
参考文献
5
2025-04-06
《半小时漫画中国哲学史2》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郦波. 五百年来王阳明 [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 [2] 牟宗三. 中国哲学十九讲 [M]. 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20. [3] 冯友兰. 中国哲学简史 [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4] 冯达文,郭齐勇. 新编中国哲学史 [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5] 卜耕...
哲学的用处
7
2025-04-22
《季羡林全集(套装共30卷)》
哲学的用处 我曾在很多文章中说到过自己的一个偏见:我最害怕哲学和哲学家,有一千个哲学家,就有一千种哲学,有的哲学家竟沦为修辞学家。我怀疑,这样的哲学究竟有什么用处。 高明的人士教导说:哲学的用处大着哩,上可以阐释宇宙,下能够指导人生;自然科学的研究成果靠哲学来总结,世界人民前进的道路靠哲学来指明;人文素质用哲学来提高,个人修养用哲学来加深,如此等等,不...
第6章 我的立场[8]
9
2025-04-22
《第一推动丛书·宇宙系列(共10册)》
第6章 我的立场[8] 这篇文章不是关于我信仰上帝与否。我将讨论我对人们如何理解宇宙的认识:作为“万物理论”的大统一理论的现状和意义。这里存在一个真正的问题。研究和争论这类问题应是哲学家的天职,可惜他们多半不具备足够的数学背景,以赶上现代理论物理进展的节拍。还有一种称作科学哲学家的子族,他们的背景本应更强一些。但是,他们中的许多人是失败的物理学家,他们...
1..
«
2
3
4
5
»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