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口气搞懂到底要缴哪些税
在地球上生活,无论你上不上班,有没有钱,喝酸奶舔不舔盖儿,躲得过对酒当歌的夜,却永远也逃不开生活里的一个字:
有人觉得:工资低,连税都没缴过,还算纳税人吗?
说到这儿,哥就要提醒你了:税分很多种,我们几乎每天都在缴税。
所以,下面混子哥就跟你聊聊这个重要的话题:
平时都缴哪些税?
我国税收有四大类,具体分类还有很多,咱们今天只挑重点讲。
一、所得税
无论企业还是个人,赚了钱,都要把一部分上缴国家。
缴的这部分,就叫所得税。
这种税大家都很熟,具体缴多少,要看你挣了多少。简单来说就是:
当然,为了让大家轻松一点,税务部门在算你的收入前,会帮你减掉一些。
比如,对企业,可以减去一些成本费用:
在中国缴税的个人,大概分两类:
他们从收入里拿出来的这部分钱就叫个人所得税。
话说哪些个人收入需要缴税呢?混子哥帮你做了张表:
但是缴个税,要从起征点开始,这个“起征点”又是什么鬼?
混子哥先告诉大家一个毁三观的消息,叫了这么多年的“起征点”,其实大家都叫错啦!
正确叫法应该是免征额,它们俩是有明显区别的,什么区别呢?
我从我的老朋友龟哥的酒量中受到启发,这事儿可以这么讲:
假设这杯酒是龟哥的工资,我们画一条红线。
“起征点”征税模式下:
“免征额”征税模式下,没过线,同样不用缴税。
所以税法里正确的叫法是免征额,也叫基本减除费用。以前叫错了,后来叫着叫着习惯了而已。
其实换成数学思维就好理解了:线和面的区别。
如果说,过了“起征点”是感情深一口闷,那么免征额就是——
总之,发工资这事儿,看似“duang”一下钱就到账了,但实际上是这样的:
当然,你月工资低到一定程度的话,可以不用缴所得税。不过别以为税就跟你没关系了,你总有花钱的时候吧?花钱买东西的过程中,你已经不知不觉缴税了。
这就是下面要讲的内容了。
二、流转税
你花钱的时候,就已经缴了流转税。怎么缴的呢?咱举个例子。
老王在早市卖瓜,本来售价五元。
每斤瓜要缴一元钱的税,老王琢磨了半天,涨了价,把税赚回来。
一般来说,涨价会影响销量,但如果商家们一起涨,我就问你买不买?
所以,当吃瓜群众买瓜的时候,就已经帮老王把税垫上了,老王再转手上缴就行了。
出国旅游会发现,买瓶可乐都要缴税,其实咱们也一样,只不过没写在小票上。
这种在商品流通过程中缴的税,就叫流转税。
主要有三种:
1、增值税
一件商品的诞生,要经过很多环节。
用那么多人,费那么大劲儿,东西当然变得越来越值钱。
这一进一出,商品价值增加了,大家挣到钱了,所以每个环节都要缴增值税。
2、消费税
所有的商品都得缴增值税,一些特殊商品,还要再缴消费税,比如:
为啥呢?
因为消费这些,可能会浪费钱,也可能对环境不利。
3、关税
从国外进口的商品,要缴关税。
关税不仅能让国家赚钱,还能保护本国产业。
比如对进口车收关税,车价就高了,这样一来,就不用担心国产车没人买了。
我们发现,挣钱得缴税,花钱也得缴税,那只挣不花,会怎么样?
不过攒了钱,有了财富,你也逃不开缴税。
三、财产&资源税
人类的财富,大概分为两种:
无论占有哪种财富,都有可能要缴税,这叫财产和资源税。
比如购买土地开个厂子,要缴土地使用税。
买个房子,可能要缴房产税。
到这里,咱们小结一下,上面这三种税,几乎包含了你和钱有关的多数情况。
但是,生活不只有眼前的苟且,事儿多着呢!其他事,也可以通过税收来调节一下。
四、行为税
很多事和特定行为有关,把它们打包一下收的税,就叫行为税。
比如某些行为,对环境不友好,为了限制这些行为,就要收行为税。
比如买车的时候,要缴车辆购置税,一辆50万元的车,购置税大概是——
还有一些公共服务,需要钱来维持,比如:
这些钱,归根结底也是大家出,比如商场卖东西,要缴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
所以逛商场,也是建设家园,资助教育!
再比如签合同或者炒股、买房,要缴契税或印花税。
好了,税收种类咱们就讲到这儿,有些朋友已经开始倒吸凉气了。为了缓和气氛,下面咱们让龟哥给大家放松一下!
五、龟哥的一天
龟哥工资不够5000元,免缴个税,但作为吃瓜群众,买瓜要缴税。
吃饭喝水什么的,都是一个道理,如果饭后一支烟,还要额外缴纳消费税。
上班时间,偷偷炒股,遭遇股票大跌,割肉离场。即使赔了钱,也得缴税。
下班后,龟哥想看看自己心心念念打算买的车和房。如果买车,缴的税就很多了:
如果买房,大概要缴这些税:
不过看了价格后,龟哥觉得还是健康比较重要,于是洗洗睡了。在梦里,龟哥中了500万。
平凡如龟哥,也是纳税人,不过税收种类虽多,最终也是用之于民。
而且凭自己的工资和消费水平,仔细算算,其实很多税都不用缴呢!
是不是很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