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美联储的诞生:1907年美国银行危机
前一章咱们聊了,美国炒房失败,慌得手忙脚乱,好在上帝保佑,一不小心挖到了金矿。于是美国经济这辆快报废的车,镀上金身成了超跑,喝着最烈的油,成了最野的车……
但咱们知道,每一个刚开上车的司机,不管在哪里,都有个明显的特点:
由于车速太快,头发都跟不上了,没过多久,美国经济就“duang”的一声,又出了事:
1907年美国银行危机
这就是一个速度与激情过后翻车的故事!
阶段 1:猛踩油门,经济起飞
话说美国独立了,但内部完全不知道什么叫团结。南方要搞农业,北方要搞工业,一言不合就开撕,这就是咱们熟悉的南北战争。
结果天上掉下来个林叔叔……
后面的剧情,大家也很熟了:林肯带领北方,撕赢了南方,美国喜迎大一统。
但问你统一之后发生了啥,经济咋就突然起飞了,是不是就蒙了?
统一的美国,是佛系的美国,不研究兵法,改研究如何致富了,比如修铁路、分土地:
这一波操作下来,好比换了个发动机,于是美国油门一踩,开始在致富的路上一路狂飙……
改革到90年代,美国偶遇第二春,铁路、汽车等工业飞速发展,满大街都是创业的风口。
市场好了,各种公司一股脑儿上市,于是美国股民们喜提新繁荣:
牛市
牛市都遇到过吧?抠着脚买都赚钱。张大妈赚了钱,李大爷套了现,你眼红不?
眼红归眼红,但如果没点知识储备,一般人并不敢炒股,于是市面上催生了一类代人炒股的公司:
信托不复杂,混子哥简单科普一下:
土豪托尼有个女儿,他担心自己挂得早,女儿太小不懂事,管不了这么多钱——
于是托尼找了个信得过的人,把财产托付给他管着,女儿以后也算有了保障。
简单地说,这就叫信托。
美国现在很多人想炒股,但又不懂干着急,信托就发现了商机——自己本来就是专业管钱的,管谁的钱不是管呢?
于是信托就下了海,想赚一大笔:
一边是饥渴的股市菜鸟,一边是专业的信托公司,就像葫芦娃找到了爷爷,刘备找到了诸葛亮,菜鸟和信托达成了革命共识:
重点提示:
他俩的结合,本来就图赚钱,但坏就坏在他们把银行扯了进来,这就为后面的危机埋了颗雷。
但银行由于受到监管是不能投资股票市场的,那么它是咋被扯进来的呢?
有些美国人既不懂股票又没钱,但也想入市,于是跑到银行贷款,再交给信托去炒股。
看明白了吧,银行就这样间接地跟信托发生了关系。
所以美国股市现在的状态就是:股民疯狂贷款,信托疯狂进场砸钱,牛市变成“牛栏山”,谁阻拦我炒股就扇谁!
美国国内挺闹腾,远在大洋彼岸的欧洲人闻到肉味,也纷纷跑过来投资。
于是,在国内和国外的热情浇灌下,美国股市膨胀了……
但是请摸着胸问自己一句,当时美国那些股票真的值那么多钱吗?
还记得我们曾经说过,一个东西不值它的价格,高价都是被炒上去的,这是啥?
不过美国人已经进入疯癫状态,你跑去跟他们说股市有泡沫、投资要谨慎就好比对牛弹电子琴,他们眼里只有一路狂飙的美国经济。
阶段 2:股市泡沫,翻车了
话说国内和国外的股民联手,让股市飙到了high点,但同样因为这两拨人,美国翻车了……
下面咱们来看一下,美国翻车的两大原因:
欧洲方面
但凡了解点历史的人都知道,欧洲文明有个特点:遍地是冤家,一言不合就互掐。
所以就在美国飙车飙到正嗨时,欧洲却在到处斗殴
比如布尔战争和日俄战争。
打来打去,欧洲穷成了狗,于是欧洲大佬们就想多搞点钱,怎么搞呢?
欧洲迎来了史上最团结的一幕:
集体加息
加息有啥用又忘了吧?
简单复习一下:
当初投资美国股市的那拨欧洲人,终于揉着眼睛想明白了:炒美股,不如放自家银行赚钱啊!
于是流到美国的钱,因为加息,又流回了欧洲。
美国人瞬间蒙了,自己啥都没干,钱怎么就突然没了呢?是什么让自己如此受伤?
难道是那套“从天而降”的招式?
也就是传说中打个酱油都能中招的——
国内方面
想当年旧金山的金矿,挽救了美国大恐慌,可如今美国攒的人品用光了,旧金山出大事了:
旧金山大地震
咱们知道抗震救灾要花不少钱,于是美国国内那些投资的钱,从股市流到了灾区。
前脚欧洲人撤资,后脚后院起火,这时候,美国差不多就被掏空了。
没了钱,股票就炒不起来。牛市变熊市,遭遇了暴跌!
股市泡沫开始破了。
问题来了,这一篇的主题是银行危机,跟股市泡沫有啥关系呢?
要知道,在股市泡沫这条绳上,绑了不少人:
一个环节出了问题,其他人都别想好过。1907年,信托这个环节就出事了。
尼克伯克信托公司是美国信托行业的三把手。
股市虽然跌了,但还没一下跌到露底裤,所以这家信托公司比较淡定,还准备收购一家铜业公司——
结果没吃下来。
在金融圈,收购失败是常有的事,但这次赶上的时机不太好,欧洲撤资,国内没钱,股市下跌,美国风声鹤唳,搞得股民们神经很脆弱。于是,信托公司这事儿一下子上了热搜,起码超了500转发量,转着转着,味道就有点变了:
投资这家信托的人先慌了:你拿我的钱去投资,现在你要黄了,我的钱呢?
于是大家信了谣言,纷纷来取钱,本来没啥事的尼克伯克信托公司,就真凉了。
一家信托倒了,更多人慌了,市面上其他信托公司也跟着倒霉。
所以朋友们,美国可能是想用惨兮兮的教训,告诉我们一个道理:
没事别转发谣言,多跟混子哥学点儿知识,对经济好。
但大部分信托的钱都是人们从银行贷款来的,不少银行储户开始瞎想:银行拿我们的存款,借给别人去买信托,那信托凉了,我们的钱还安全不?
越来越多的人有了这种心态,一窝蜂跑去银行取钱,这叫挤兑。
但银行的钱被股民搬去给信托了,拿不出来啊,于是银行慌了,没钱就得关门歇业,绕了一圈,这就是咱们这一篇的主题—— 银行危机!
紧接着股市泡沫就彻底崩了,公司倒闭,工厂关门,一大批人失业下岗,经济形势一片大不好。飙到巅峰的美国,终于翻车了。
阶段 3:摩根救市
但有些国家你不服不行,像美国这样的,外星人都来好几茬了,美国愣是没被摧毁,活得好好的。
看过电影的都知道,这是因为美国长年备着一群超级英雄。这次金融危机了,谁有空来救一下?
是实力爆表,神一般存在,但中年发福的大锤?
还是英勇智慧,民族的象征,但穿越回去结婚的美队?
不过经济上出问题,超能力可能不好使,还得用那数到脚软的钱来解决。
结果美国人还真没吹牛,电影里有钢铁侠拯救美国,现实里也有个钢铁直男站了出来——
他来自传说中的摩根家族,据说当时身家达13亿美元。
于是摩根撸起袖子,着手拯救美国:
他先找了几家银行,成立了一个由富翁们组成,专门给发愁的信托和银行送钱的联盟——
拯救的方法也很简单粗暴:信托没钱是吧?银行被挤兑了是吧?
股票跌了,全被套牢了是吧?摩根出钱救股市。
当然摩根也不是单打独斗,背后还有政府的支持。
银行有了足够的钱,就不怕被挤兑破产了;股市上有了“接盘侠”,股价也开始逐渐升温。很快,美国银行危机就解除了。
1907年美国发生的银行危机,大概就这么回事。这里提个小问题大家思考一下:为啥摩根会出来救场呢?
标准答案是:
不管你愿不愿意承认,生意场没那么多无私奉献救人于水火的超级英雄。一个精明的资本家,愿意拿出那么多钱,投在已经非常危险的市场,如果不是在做慈善,那肯定还是因为利益。
据说银行危机之前,摩根看上了一家制铁公司,摩根自己也做钢铁、铁路的生意,以为吃下这家公司,自己就能横着走了。
但当时的美国总统反垄断,收购这事儿只能摩根自己幻想。
正好遇到了危机,摩根出手救场,帮政府解决了这么大危机,再提收购这事儿,也容易多了,你懂的。
除了这个原因,摩根的钱也不是白送,贷款只是先救急,等经济形势缓过来后还是要还的,而且还有利息可赚,所以并不一定亏。
是不是觉得银行危机好像没啥存在感,不如大恐慌刺激,也没后面的大萧条硬核,还轻轻松松就被解决了?你如果这么想,那可就错了!
1907年这次金融危机,不管对美国还是世界,影响都很大,最后简单聊两句:
对美国来说,这次危机中,摩根干的其实是中央银行的活,所以美国觉得需要一家中央银行来统一管钱。
成立新机构要取个新名字,叫啥好呢?美国老百姓已经听到银行就害怕了,所以不能有银行两个字。
那就叫美国联邦储备局吧。
简称美联储。
对世界来说,美国经济出现危机了,消费力低迷,欧洲商品就少了一条销路——
于是这些欧洲国家在殖民地疯狂搞促销,可一旦有两个国家凑到一个地儿,问题就来了:
于是这些个欧洲国家间矛盾越来越大,比如德国、法国、英国。没错,美国发生的金融危机,可能为一战悄悄埋下了一颗种子……
好了,银行危机讲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