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不过是签个字,经济就停滞了十年:日本与《广场协议》(上)
前面说到了“霓虹国”日本,二战后他的经济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直到听了美国大哥的话,签了个——
从此日本的经济一落千丈,直到今天也没有完全缓过来。
其实这事也不能全怪美国,刚开始,美国可是给了日本一波神助攻,
可折腾到最后,
日本怎么就成了美国的小弟,
然后又把自己玩砸了?
这中间到底发生了哪些事情?
想搞懂这些,我们先来看看
《广场协议》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整件事得从二战结束后讲起。
一、日本崛起
话说二战之后,日本因为是战败国,挨了不少揍,工业设施基本都“歇菜”了,要啥没啥。
这个时候,美国出现了。
原来二战之后,美国和苏联都成了超级大国,他俩为了争当老大,开始各种较量。这就是冷战。
为了不让苏联好过,美国想找个小弟盯着他,看了一圈,发现苏联边上的日本挺合适。
于是美国就和日本来了个“打破次元壁”般的合作。
为了让小弟变得给力,美国开始给日本提供各种支援。
这还不算。不久之后,朝鲜战争爆发了,美国往那里派了不少大兵,而日本就在朝鲜旁边。
美国大兵吃喝用度都得花钱,去哪儿买呢?当然是日本啦!
于是日本靠着美国的照顾,经济迅速恢复。
有钱后,日本并没有挥霍,而是把钱花在了刀刃上,买了大量的生产设备。
同时,日本充分发挥自己善于抄袭学习的精神,努力学习美国的科技和管理。
结果,效果非常明显,
之后日本的工业发展非常迅速,
生产了很多货。
可问题是:卖给谁呢?
这时候美国又来了。于是日本又从美国身上赚了一笔。
美国之所以帮助日本,主要原因是:
日本商品物美价廉,买日货既能满足消费需求,又能帮日本,何乐而不为?
对于美日之间的这种亲密关系,美国解释道:
我只是传道授业
“接货”也!
日本也谦虚地表示:
我只是把学的东西
都还给了老师!
日本赚了钱搞发展,经济上高潮迭起,连续出现了三个“景气”。
“景气”是日本用来形容经济发展好的词。
原本双方皆大欢喜,但这时中东出了问题。
二、美国跌倒
前面提到,中东因为和欧美等国闹翻了,吵着涨油价,于是出现了第一次石油危机。
机器生产靠石油,油价暴涨,工业国家直喊买不起。
日本这种小岛国家,资源又特别少,石油涨价,他比谁都敏感,于是急中生智想了两招:
- 产业结构高度化
简单说就是:集中力量,造高级货。
例如,以前投入一桶油,用来生产钢铁,赚的钱少。
现在投入一桶油,用来造汽车,就能用最少的消耗,赚最多的钱。
- 经营合理化
本来日本的资源就紧张,现在用起来得更加抠门。
工作能快就快,物料能省就省,绝不造成半点儿浪费。
这两招下来,日本经济开始明显好转。
正是因为企业转型,赚钱多了,能耗也变低了,所以在后来的第二次石油危机中,日本受到的影响很小。
而且日本经济的发达,还意外带动了亚洲其他国家。
日本地盘小,人口少,生产东西不是原材料不够,就是人不够。而其他的亚洲国家不仅能提供原材料,还能提供价格低廉的劳动力。
到时候挣了钱,大家都有份。这种日本前头带、亚洲其他各国后面跟上的经济模式,又被称为雁形模式。
跟着日本混出来的,是咱们在第六章会提到的亚洲四小龙和四小虎。
日本发达了,可油耗高的美国就没这么幸运了。
油价上涨,美国货也跟着涨价,而日货还是一如既往地便宜。
所以当美企和日企相遇时,大概是这样的情景:
美企简直毫无竞争力啊!
虽然之前美国货也贵,但跟当时的日货比起来,价格差距没那么大。
而且之前美企虽然卖不过日企,但和别国企业还是能竞争一下的,所以总体来说赚多赔少。
可现在美国货太贵,各国纷纷表示要不起。于是美国这边,进口远比出口多,相当于光剁手不赚钱,试问这谁顶得住?
企业赔的赔、倒的倒,很多美国老板不乐意了。
结果美国憋了半天,不仅没半点儿用,反而一不留神让经济变得更虚。
不能老是这么点儿背!于是美国开始反思自己,以及自己的小弟。
事实上,美国还真想通过小弟来解决问题。
三、《广场协议》
想赚钱,就得把东西卖出去。
于是美国想了一个终极大招:
贬值美元,促进出口。
为了方便理解,我们举个小例子。
假如现在美元对日元的汇率是这样:
美国的一个汉堡
是1美元,
卖到日本
就是200日元
如果美元贬值了,情况就会变成这样:
那么在日本买个汉堡只需100日元
这就相当于美国货打了五折。这么便宜,其他国家不买简直对不起自己,于是美国的出口就会增加。
但美元不是你想贬就能贬的,这事要叫上小伙伴才行。
为什么呢?
咱们虽然同住地球村,但用的钱却各种各样,比如:
物以稀为贵,所以一国的货币数量越多,就越不值钱。不信你看:
因此,美国想让美元贬值,就要增加它的数量。
不多印怎么贬值呢?
原来,一般国家都会存点儿别国的钱,以备不时之需,这就叫外汇。
人多力量大,只要大家把兜里的美元卖出去,市面上美元足够多,贬值这件事自然会发生。
这其实就是在外汇市场上,
把美元换成其他钱,
这时可以把美元看成商品,
卖的人多了就便宜了。
为了达到目的,美国叫了几个小兄弟,在美国著名的广场饭店,大家一边吃着火锅唱着歌,一边签了一份协议。
协议的内容挺多,但最主要的就一条:
都别闲着,一起来让美元贬值!
这几个小兄弟是日本、德国、英国、法国,都是美国主要的贸易伙伴。
这就是传说中的
这个协议一签,有些人就不淡定了,尤其是那些手握大把美元的土豪。
于是他们纷纷把手里的美元卖了。
这样市面上的美元就会更多,贬值也更快。相反,其他国家的钱迅速升值。
其他国家同意美元贬值,其实都有自己的小心思。
心思1:都觉得美元太贵
前面两次石油危机把美国折腾得半死,为了控制国内的通货膨胀,美联储加了好几次息。
这就让美元相对于其他货币,一直升值,处在高位,很不利于美国商品的出口。
谁敢阻挡美国做生意,除非他不想混了,所以其他几个国家都觉得美元跌是迟早的事。
可万一哪天咔嚓猛跌,谁都受不了,还不如现在商量好,慢慢让美元贬值。
心思2:怕美国不和自己做生意
做生意不能老让美国吃亏,万一哪天美国生气了,把门一关,大家就失去了一笔大生意。
心思3:升值可以买买买
自己国家的钱升值还是有好处的嘛,例如出国买买买的时候就爽多了。
事情到了这里,一切都看似正常。
美元贬值了,其他国家也都很乐意,可美日的感情却在悄悄变质。
二战后支援,甜甜蜜蜜。
石油危机后,危险关系。
虽然现在看起来没那么危险,但日本越想越不对劲。
事实证明努力不一定总是好的,因为如果努力的方向错了,反而可能会走向悲剧。
那日本究竟是怎么一步步走向“悲剧”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