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场由程序员“背锅”的股灾:1987年的黑色星期一
对于打工族来说,上班就像上吊一样痛苦,而要说其中最难熬的一天,我们通常叫它:
黑色星期一!
在金融史上也有一个“黑色星期一”,它指的是发生在1987年的一场超大股灾。这场股灾先在美国爆发,进而席了全球。
通常谈到股灾爆发的原因,大家都会归结为金融界自己的问题,但这场股灾不太一样,有很多人认为——
这是一场由
程序员引发的股灾。
既然是美国的股灾,咱们先来看看美国的股市是怎么产生的。
一、美股和纽交所
股票这东西,公司拿它来融资,股民炒它来赚钱。
既然是买卖,得有个做买卖的地方,于是就有了和股票配套的证券交易所,最早出现在荷兰。
在《半小时漫画经济学2》的第三章,我们曾经提过,这套玩法是荷兰人发明的,面世后受到一致好评。之后像击鼓传花一样,荷兰人将它传给英国人,然后又传给了美国人。
于是在1792年,24个倒腾股票的人,在纽约的华尔边一棵梧桐树下碰了个头。
大家签了一份协议,决定把以后倒腾股票的活儿全包了。这就是金融史著名的“梧桐树协议”。
后来生意大了,当初的交易所就成了纽约证券交易所,简称纽交所。
最初的纽交所,买卖股票的流程大致是这样的:
交易所有块大黑板,上面写着股票的信息,供股民参考。
想买卖股票的,得先亲自和交易员说准备怎么交易。
然后交易员把信息传给黑板那边,基本靠吼。
黑板上就会写上新的交易信息。
每天交易的人贼多,收了盘,交易员们还得做做统计,配配对。
同样的过程,在股民们看来,自己的确是在炒股,挥挥手就是成百上千的资金,阔气。
但站在交易员的角度——
而且你还有可能是连不上的那个。
由于交易人数太多,人工匹配很耗时间,所以在最初,买卖股票都要过几天才知道成功了没。在当时的股民看来,这炒的简直不是自己的股票,而是——
金融学活生生变成了物理学。
但更惨的是交易员们:工作内容费时又费力,效率还不咋高,毕竟“连线”这种事情,
交易太慢,谁都受不了。好在这时,交易员们的救星出现了—— 计算机,一个专门用来算数字的神器。
有了这玩意儿,以后不管谁来炒股都不用操心,只管把交易信息敲进去,计算机会自动计算和匹配交易。
无论上市了多少公司,炒多少股都不慌。
不仅节省了时间,交易所的日子还简单了。
交易所是方便了,但人们没想到炒股也出现了巨变。
怎么回事呢?
原来随着计算机的出现,那群背后的男人也来了,而且还正式登上了金融史的舞台,没错,他们就是传说中的
程序员!
他们夜以继日地写代码,青丝变稀,终于开发出了帮人炒股的程序。
靠计算机程序来决定买入和卖出的方法,叫程式交易。
用程式交易的,多数是大机构,它们在股市投钱贼多,就想图个稳。
可是个人就容易冲动,一冲动就赔钱,正好计算机毫无人性,很合适。
以前人们炒股全靠蒙,现在好了,有了计算机,人们可以
可蒙着蒙着出事了。
二、黑色星期一
转眼时间到了1987年,不要觉得离我们很远,事实上近的。
那一年,连春晚都已经办了五届了。
其实之前美国股市牛模牛样的,这主要归功于两点:
- 群众敢消费
美国人民的小日子过得飘了,敢消费,天天都是剁手节。
- 公司玩合体
两个或多个公司合体成一个,叫并购。美国当时有个政策规定:公司发生并购后,可以少交税。
而且并购好处多,可以让公司变大变强,股票市值变高,股东脸上也好看。于是当时的公司,小的找大的并,没上市的找上市的并。
咱们在《广场协议》那章提到的靠着升值的日元而变得有钱的日本人,看到美国的股市这么红火,也想过来赚一笔。
于是大量日元也流入美股,提升了股价。
这些东西看着刺激,却对经济没啥用,投入股市,就像往浴缸里丢了块肥皂,
股市涨是涨起来了,
这对经济来说可谓“压力山大”。美国到底是老江湖了,他们深知,
于是也采取了两招:
- 美联储加息
老套路,美联储这边准备加息,利息一高,借钱炒股的就少了,存钱涨利息才是王道。
通过这招,美联储从股市里吸钱,股市后劲不足,股价就会降一点。
- 并购不优惠
另一个就是政府取消了并购优惠,以后公司并购,啥费用都得交足。
这下就制止了一些公司虚抬股价。
这些动作,原本是打算给股市稍稍降个温,结果没想到太用力,直接整成了重感冒。
一些大机构担心股票持续掉价,于是在10月19日星期那天一开盘,就开始了蓄谋已久的抛售股票计划。
更糟糕的是,这时候,那些炒股程序开始发挥威力了。
咋发挥的呢?
这些程序员在生活中是个直男也就罢了,他们居然把这份精神带进了程序里:
现在股价一跌,根据设定,计算机程序立马开始了它的表演。
这些股票数量巨大,引起整个股市的下跌。
散户们一看,这样下去自己就成接盘的了,于是赶紧跟着抛售,这叫“羊群效应”。
大家你追我赶地抛售股票,终于齐心协力地把牛市给砸成了——
原本中间有反弹的迹象,但偏偏这时候有人发表了一段“鼓舞人心”的讲话——
这人是刚上任不久的证券交易委员会主席。大家一听,意识到这是要关门打狗、瓮中捉鳖啊!
于是股市跌得更严重了。
股灾来得太过突然,很多人还没准备好就被套牢在里面,甭管有钱没钱,一律天台见。
这就是美国股市上的“黑色星期一”。
这次的股灾不仅让许多股民的钱打了水漂,还造成了公司倒闭、工人失业的惨案。
连《纽约时报》也说:
平时美国打个喷嚏,全世界都会跟着感冒,何况这么大的一场股灾。
于是接下来的几天,巴黎、伦敦、香港、东京……各地的股票都开始止不住地跌。
娄子既然已经捅了,就得有人出来擦屁股。好在这次美国政府很及时。重整股市最主要的就是要重建信心,说直白点就是—— 撒币吧!
有了信心又有了钱,股市环境一下就缓和了很多。直男的计算机程序这会儿觉得股价到低位了,是时候抄底了。
于是下跌的股市又慢慢被拉回来了,股灾过去了。
所以这次股灾看起来生猛,但除了最开始有一群人被伤到,并没有造成什么太严重的影响。
股灾结束了,很多人开始研究起股灾发生的原因来,什么财政政策、股市泡沫、美元贬值……各种原因都有,但都没有定论。
最夸张的说法认为,这次的股灾要归咎于程式交易和程序员。
不管怎样,现在股市仍然有涨有跌。再说了,就算经历过黑色星期一,炒股不还是得用计算机吗?
黑色星期一终于过去了,然而接下来,
暴风雨就要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