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幸好有烦恼
2014年2月14日,情人节和元宵节孪生。我在落地窗前,看到北京上空的烟花非常嚣张地绽放。想起这周末要和这个城市的雾霾较劲儿,真觉得放烟花的厮太招人烦了。可是,此刻夜空的妖艳绚烂,还是让我割舍不了。和这种“割舍不了”相近的烦恼,生活中还有很多很多。在我看来,每天的吃喝拉撒,与生命的贪嗔痴轻慢疑等人类的消耗都有原罪,按秒在发生,其发生频次基本等同于人的呼吸频次吧!噢,烦恼=呼吸。按医学统计,正常成年人的呼吸频率约为每分钟16~20次,女性比男性每分钟快2~3次,按一年计,女性最多可多出130多万次。故,我和作者板砖大余共同生活的7年婚姻中,我就比他多900多万次烦恼。
对“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混日子”等职业病,板砖大余有超乎常人的自愈力。让我烦恼的是,每当他自愈之后,又着手去构建一个“理想国”,强迫症似的去实践,所以他关注创业的孜孜不倦,让我烦恼不堪,无论我反对与否,十多年的营销职业经理人这条路,他终于是走到了终点,开始成为一名自由职业者。
自由职业一开始就让我烦恼且意外:从乐蜂网辞职后板砖大余开始写书,正值我怀孕初期,所以在陪伴我和写书中二选一,他选择了后者,甚至离开我去青城山闭关研究、创作。一天创作十几小时,而此时的我正抱着马桶呕吐。当三个月的初孕期结束后我才发现,本书竟然已经被他四易其稿,全书稿没有一个字是复制粘贴来的,而是纯原创、手工录入,因为是对未来的观察和研究,也确实无法将谷歌或者百度作为写作神器。
跟那些雄心勃勃的男子汉不同,我从没为自己的人生树立“高大上”的愿景,甚至从一开始就抗拒把板砖大余变成一个“名人”,我的看法是,不能把我雕好的玉挂在别人的脖子上。各位,我的烦恼也在于此。因为板砖大余对专业不光打破砂锅死磕到底,甚至追求打破“铁锅”——从苛求至简的营销招数,到创新前瞻的战略能力,到自然纯朴的管理风格,到追求一招捅破天的全局掌控力,他为此苦磨苦熬十余年。他人不知,而我是了解的,即使越了解越烦。烦恼终了,他还是不得不出名,幸好这个名,只是本书的署名。
本书是作者的处女秀,中信选中这样一个新作者,我的理解非常直白,因为这本书预言了中国在未来十年变革的商业生态,作者观察到这是颠覆性、改朝换代的变化,中信的策划编辑陶鹏说此书“上有系统,下可以解剖麻雀”。那么,系统和麻雀就用同一本书分享吧。马云说过,未来很残酷——我们只好站在未来看现在,本书的创作意图就在于此。让消费者,享受商业变化的快感;让创业者,减少走弯路的痛苦;让职场人,少听些隔靴搔痒的培训。这是板砖大余的梦,而他的梦正是我最大的烦恼。
洪涛,调果师创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