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达哥拉斯的哲学
毕达哥拉斯的几何学解决了那个年代最伟大的问题之一——乘方的算法。这个解决方法被称为勾股定理,或者毕达哥拉斯定理。毕达哥拉斯的哲学与西塞罗的思想也有相似之处,他认为人可以分为三种:爱智慧的人、爱名誉的人,以及爱私利的人。
西塞罗一向不喜欢抱怨个人的不幸,而且总有理由。例如,他认为老年人不应该抱怨性能力的减退,而是应该为此而高兴,因为他们因性丑闻蒙羞或者感染性病的几率大大地降低了。西塞罗在变老过程中找到的这些优点,我有个朋友也曾发现过。在这里姑且称这位朋友为“格罗兹”。就在去世之前,75岁的格罗兹告诉我:“从前我很苦恼,因为总是对朋友的妻子有非分之想,但谢天谢地,现在我终于没有这种念头了。”然而,西塞罗并不满意人们像格罗兹那样到了75岁才觉悟。60岁刚出头的西塞罗如此夸耀他的思想境界:他认为“感官的愉悦”比“演说和诉讼辩护”差远了。这位伟人在推己及人的路上未免走得太远了,作为当时全世界最好的律师,他可能被自己的特长给误导了,我们其他人在60来岁的时候当然不太可能像西塞罗那样更喜欢打官司。
西塞罗一贯反对抱怨,他认为抱怨年纪变老是很愚蠢的。依照西塞罗的说法,年轻人最大的希望应该是不要未死先老,而且呢,抱怨你得到了可以合理预期的最好结果显然是不太合适的。
和在他之前的老加图一样,西塞罗也承认几个志同道合的好友欢笑畅饮能够改善生活。偶尔到收拾整洁的乡间别墅小住也是如此;杰弗逊也喜欢这么干,他和西塞罗持有相同的观念,认为到僻静的乡间居住有助于培养合理的价值观。
西塞罗就像个法官,心中有一杆公平的秤,所以他能够客观地看待问题。他让某个人去问老加图,晚年生活幸福美满的老加图是否更多地受益于他的道德态度、他的智慧,也就是说,老加图的晚年幸福是否跟他的极大财富无关。老加图回答说:可能跟他的财富也有一些关系。
西塞罗也从反面说明了这个道理。西塞罗说,如果一个人正直而又勤奋,那么他就算最终得到贫困潦倒的结果,也跟那些获得巨大成功的人一样值得尊敬;但他也承认,太过贫穷会让晚年的生活变得很艰难。
但西塞罗并不认为财富能够使那些道德水平低下而又缺乏信仰的人避开悲惨的遭遇。在西塞罗看来,富人如果缺乏良心和信仰,那一定会遭受痛苦。
《论老年》最著名的段落当属下面这段了不起的总结:“晚年的最佳保护铠甲是一段在它之前被悉心度过的生活,一段被用于追求有益的知识、光荣的功绩和高尚的举止的生活;过着这种生活的人从青年时代就致力于提升他自己,而且将会在晚年收获它们产生的最幸福的果实;这不仅是因为有益的知识、光荣的功绩和高尚的举止将会陪伴他终生,甚至直到他生命的最后一刻,也会因为见证了正直的人生的良心和对过往美好功绩的回忆将会给灵魂带来无上的安慰。”
如果完全听从西塞罗的这些忠告,我们真的能够改善生活吗?嗯,非常碰巧的是,率先在美国出版《论老年》的本杰明·富兰克林尽他的最大努力去遵守这些忠告,结果他很长寿,谢世时万流景仰,他的晚年是有史以来最富有建设性和最幸福的。而且这还是在他饱受疾病等不利因素折磨的情况下发生的。
如同往常一样,本杰明·富兰克林改进了西塞罗的发现。富兰克林并不满足于只是快乐地接受老年的生活,他还快乐地将这个角色演绎得淋漓尽致,并为子孙后代造福。因此,西塞罗的这些思想对富兰克林来说很有用。毫无疑问的是,对于许多其他人而言,它们也仍是有用的。出于这个特殊的原因,再加上西塞罗在政治科学上的贡献,于是我们在公共场合摆放那么多西塞罗的塑像。从这个方面来看,虽然马克·安东尼曾试图将西塞罗的影响从人世间清除,但直到两千多年后的今天,西塞罗依然能够给人们以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