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内心强大 - 图1

    第八章

    内心强大

    毋庸置疑的是,生活在当今这个社会,女孩子必须坚强。作为父母,我们要如何培养孩子坚强的品质?怎样才能让孩子拥有强大的内心?

    世上我最喜欢的两个人是一对夫妻,他们生活在澳大利亚的乡下。他们与我年龄相仿,和我一样养育了两个孩子。妻子谢丽尔32岁那年染上了多发性硬化症,在孩子步入青春期的时候,她已经坐在了轮椅上。一家人的生活因此改变:只有丈夫一个人可以开车,周末的外出活动只能减半;尽管有大笔额外的支出,他们还是得靠丈夫一个人的工资过活;两个十几岁的孩子每周分别为全家做一顿饭,13岁的丽莎每周都为大家准备不同的菜肴,15岁的亚伦却总是做意式番茄牛肉面。

    在学生时代,两个孩子都要乘坐漫长的通勤车往返于家和学校之间,还要兼职打工挣钱补贴家用。现在,丽莎已经成为一名律师,在海地共和国工作,她知道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亚伦则是一名空军工程师。谢丽尔的病情又恶化了:她已经四肢瘫痪,每一天对她来说都很艰难。但在丈夫和其他家庭成员的照料下,她过得无忧无虑。儿子、女儿,以及他们各自的孩子每隔两三天就通过聊天软件从世界各地向谢丽尔发起语音聊天。生活于她,依旧美好。

    人的品格可以归结为两点——内心强大和为人友善,这两种品格成就了优秀的人。优秀的人是善良而富有爱心的,他们可靠,有毅力,信守诺言。内心强大和为人友善,二者缺一不可。内心强大却没有爱心,只能导致蛮干;有爱心却做不到内心强大,在危机时刻也是没用的,我们每个人都认识一些空谈关心他人,实际上却不可靠的人。

    生活要求我们要足够坚强和勇敢,但坚强和勇敢绝不是大部分人理解的那样。真正的坚强来自我们的内心。当我们累得瘫软如泥、一动也不想动的时候,当我们想放弃的时候,内心强大可以使我们不轻言放弃。即使众人都在指责批评我们,内心强大也能令我们坚持真理,明辨是非。内心强大可以让一个弱小的小女孩在面对比自己高大很多的欺凌者时,也敢于义正词严地喝令他们放开自己的朋友。

    内心的坚定与强大正是你想要在自己的朋友、伴侣或父母身上看到的特质——“你可以把事情托付给玛吉,如果她应允,她就一定会做好”“没有谁可以摆布安琪,她也许很弱小,但是她敢于直言不讳”“德洛丽丝很温柔,但是她非常的坚定,如果意识到这么做不对,她绝不会做”……

    在这一章,你将学习如何让自己的女儿变得内心强大,成为一个能够令自己感到骄傲的女性。

    现在,还是让我们简单地自我评估一下。
    你认为自己的内心强大吗?
    □一点也不
    □有点
    □相当强大
    □我的内心如钢铁般坚强
    在生活中,你的内心是否变得越来越强大了?
    □完全没有
    □有点
    □确实是这样
    请写出你认为内心非常强大的朋友或家人的名字:
    __
    他们有爱心吗?(这个不必写出来!)

    保护孩子天生的内在力量

    实际上,大多数女孩子都具有自己的内在力量。在她们小的时候,我们尊重她们的渴望与需求,她们渴望探索,渴望得到大人的关注,渴望玩耍与做事情。这是她们身上与生俱来的一种力量在起作用,这种力量在说:“别阻碍我,让我自己学着做!”她们是会主动学习的迷你机器人,她们可以为自己提供一切学习的动力。

    当然,当她们把玩具放进马桶里或者玩剪刀的时候,我们不得不去阻止。让孩子拥有探索的勇气,并不是放任刚刚学步的孩子做自己想做的任何事情,也不是孩子一发脾气,我们就让步。如果一个小女孩觉得自己可以有需求,可以追求并且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那么她的这种天生的内在力量就没有受到脾气暴躁的父母的打击。有些时候,即使受到了打击,女孩子依旧可以重建自己的内心,而不是被彻底击垮。

    很久以前,我在学校工作,那是我做心理医生的第一年。一个小男孩有学习障碍,因为他的妈妈拒绝来学校沟通,校方要求我去做家访。这位妈妈很警觉地把我请进屋里喝茶。当时,一个1岁多的小姑娘正坐在厨房的地板上,她的周围没有玩具,甚至可以说,根本就没有什么可以让她玩的东西。每过一会儿,孩子就会试着爬进放有炖锅的厨柜里。每当这时,妈妈就会走过去,责备数落孩子,把孩子拉开,并狠狠地关上柜门,她同时还在与我说话。请不要对我们的小姑娘这样大喊大叫,也不要对孩子的好奇心做出这种不应有的反应。即使我们要转移孩子的注意力,也要友好温柔地去做。我们要努力不去打击孩子的积极性,不让孩子泄气(“泄气”这个词是不是很耐人寻味?——泄掉勇气)。

    如果不得不打消孩子的念头,那么,解释可以派得上用场,但不要解释得太过详细,也不要期待你的解释立竿见影。当一个不到6岁的孩子向你要什么时,他就是单纯地想要,我们至少要尊重孩子。有时,孩子想要不该要的东西,并不是因为他不是个好孩子。

    不被坏情绪打败

    内心强大在很大程度上意味着控制自己的情感,而这就包括意识到自己的情感是什么(这也是正念的一部分)。一个内心强大的女孩也会感受到各种情感,她可能感受到愤怒、痛苦或恐惧,一旦这些情感阻碍到她,她就能够意识到。她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感受自己的情绪,却不会深陷其中。所以,在感到愤怒、恐惧、悲痛、疲惫或百无聊赖的时候,她并不否认这些情感的存在。同时,她还可以超越它们,摆脱它们的束缚,做自己该做的事。

    当女儿大一些的时候,我们可以告诉她我们自己是如何处理疑难问题的。我们需要对女儿特别强调:坏情绪于事无补。对孩子讲话时,要态度温和,不要对女儿说:“真倒霉,孩子,这个世界就是这么糟糕,你要习惯。”因为这种话只会令她崩溃,或者激发她的叛逆情绪(尽管叛逆也自有其力度,但它最终只会令人对着路标放声咒骂)。如果一个人停止抱怨和发牢骚,就能提高自己的办事效率,甚至脑子也会转得更快。

    其实,在处境极度艰难的时候,比如当我们遭受重创或悲剧降临时,我们会展现一种人类独有的延迟情感的能力。这种能力实际上与我们体内的肾上腺素有关。在发生交通事故时,在抱着孩子冲向医院时,在与人发生冲突时,我们都可以从容应对。可事后,我们浑身颤抖、放声大哭,以此来发泄我们的情感,这样我们的心理才得以恢复健康。

    所以,你要这样向女儿解释:“我也不喜欢派对后的清理工作!我们有这么多的烂摊子要收拾!可是,这个派对办得还是不错的呀。我们没理由抱怨,还是卷起袖子干活吧!”

    这样,你就教会了她什么叫态度。态度就是一种自我对话,一种你选择的行动和情感的立场。坚强与坚持也是一种态度,你的女儿需要学习、了解、实践的就是这种态度。

    有趣的是,在描述不同性别的“有力”(strength)时,我们会使用不同的说法,这一点很有趣。我最偏爱的一个词是“踞理力争”(feisty),它常常被用来形容成年女性和女孩子的坚强。如果我们说一个人有“叛逆精神和勇气”(sparky defiant attitude and grit),如果描述对象是女性,我们就会换一个说法。[1]

    我曾经与一个护士姐姐共同照看一个农场。一次,一只小山羊被困在茂密的黑莓灌木丛里。我们循着它那凄厉绝望的叫声找去,周围漆黑一片,狂风怒号,空中还飘着雨夹雪。我手持火把为朋友照亮,我们不得不用刀劈砍出一条路,在茂密的黑莓灌木丛中艰难穿行。她小心翼翼地剪断不停挣扎的山羊身上与灌木的枝叶缠绕在一起的乱糟糟的毛。从头到尾,她没有说过一句脏话,也没有冲着山羊或者黑莓灌木发火,因为这样做于事无补。

    《连续概念》(The Continuum Concept)的作者琼·莱德萝芙在书中也描绘到一种“力量和态度”(strength and attitude),这是生存在亚马孙热带雨林的人所具有的。经过数小时的磕磕绊绊,眼看着几个人把沉重湿滑的独木舟连拖带拽地弄到激流的顶部,可是,其中一个人跌倒了,独木舟重重地撞到了另外两个人,随后又翻滚到了几百米外的激流的底部。事情发生的时候,这几个人不但都没有抱怨,反而觉得这件事很有趣。他们坐在那里,一边吃着东西,一边调侃那个跌倒的和另外两个把大腿和小腿都擦破皮的同伴。说笑过后,他们又回到激流的底部,重新开始干活。

    第八章   内心强大 - 图2

    榜样的力量

    如果你的女儿目睹过你和周围其他女性(或男性)的敢作敢为,那么,没有谁可以打倒她。我们从神经科学得知,人的大脑通过“镜像神经元”接受他人的行为方式,一切大脑不会有意识地去注意的信息都可以被这种“镜像神经元”捕获,比如他人如何抬起下巴,如何摆放双腿,如何提高嗓门,如何在商店里或者拥挤的火车上因为受到不公的待遇而睁大双眼,恰如其分地表达愤怒。

    一旦女孩看到大人们的行为,她就很容易会照着做,实际上,大人的行为方式也几乎成了她自己的习性。等到她大一些的时候,你就可以与她谈论家里或朋友圈里某个坚强务实的人,以便她在需要时投入更多的精力与情感去关注这个人。

    这么做的目的,就是把孩子培养成一个能够理智沟通、有人格魅力、用脑办事的人,而不是一个待人傲慢、刻薄、易怒而无法和他人相处的人。

    释放情绪也是一种获得力量的途径

    力量对女孩来说有着不一般的意义。发火是最能够帮助我们自卫的一种情感,或者说我们就该适度地发火,能够意识到这一点难能可贵。在过去,女孩子所接受的教育往往是要求女孩子要“忍气吞声”,而不是让女孩子承认并接受这种情感。生气发火的只能是男人,女人只能低声抱怨,而左右一家人的往往是男人的火气(当然,也不是所有的家庭都这样,有时候,情况恰恰相反)。

    重要的是,我们需要了解,人不可能永远待人友善,永远忍让,或者说,很难做到这一点。有关犯罪与侵犯的研究表明,罪犯与侵犯者倾向于攻击那些看上去默不作声的人。而且,当我们与一个粗鲁、冒犯自己的人打交道的时候,甚至是处理一些家中的棘手问题的时候,适当发火也是很重要的。所以,需要发火的时候,尽管发火吧。

    如果你的女儿不擅长发火,那就与她一同练习发火。你与她相对几米远地站着,深吸一口气,朝着对方的头部上方,轻声说话。之后,说话的声音要一次比一次大。让她说一些可以使她喊出来的话语,“不,我不要”这句话就不错,之后,你还可以对着她大声喊“是的,你需要”,这样可以让练习更起劲儿。放松你的喉咙,深呼吸,用全力。先是酝酿所有的力量大声喊出来,之后再放轻声音说话。这样做的时候,尽量相互说一些内容相反的话语。

    可能在你所长大的家庭里,发火是很危险的。所以,刚开始大声喊出来的时候,你可能会吓到自己。如果这样,那你就大声笑出来,控制一下自己的情绪,放松一下肌肉,拥抱一下你的女儿。然后,接着练习。

    父母的坚决果断将对孩子大有裨益

    为了让女儿强大起来,你要做的事情之一是向她展示你自己的气场。

    你要为女儿规定行为的边界,如果你的规定足够明确合理,就可以让孩子知道,如何适时叫停自己或他人的行为。将这种观念灌输给她,对她的生活会有很大的帮助。

    千万小心不要触碰到她反叛的神经。一旦你指责她,对她发火,或对她说出“因为我这样说过”这类的话,你女儿反叛的神经就可能被触动,她会在心里暗念(甚至说出)“去你的吧”。在为女儿的行为设定边界时,在家庭生活和人生目标方面帮助女儿时,尽量让自己表现得温和友好,必要时,要给予女儿解释,就如同自己在和一个理智的成年人对话。但同时,你也一定要让孩子意识到你的坚定和不可动摇。

    在你的女儿(或儿子)进入青春期以后,对其进行监管是绝对没有什么问题的,事实上,这么做至关重要。要牢记一点,孩子的大脑在十六七岁的时候还没有完全成熟,没有你在女儿身边加强她的安全意识与责任意识,没有你限制她晚上外出,她会做出错误的抉择。有些错误,她可以从中吃一堑长一智,但是,也有些错误可能毁了她的一生。

    那么,如何监管孩子呢?

    刚刚度过少年时代的我曾帮助管理过我们当地社区服务中心的一家青少年俱乐部,这家俱乐部的成员主要是15~17岁的青少年。夜幕降临的时候,有些孩子会自己飞奔回家,有些孩子会被家长接走,而有些孩子却在外面闲逛,没有人关心他们会在外面逗留多久。我问一个正坐在台阶上抽烟,看上去不太好说话,大概14岁的女孩子:“你在这里不回家,家人不会担心吗?”她的回答是:“他们才不在乎呢。”

    监督孩子就是关爱他。《父母如何教育新一代青少年:在这个网络色情流行的世界为他们导航》的作者,伊丽莎白·克拉克在这本书中向我们推荐了四个问题,每当孩子请求外出或做某事的时候,你一定要问她这四个问题。在孩子8~18岁期间,你要反复问孩子:“去做什么?什么时间?去哪里?和谁一起去?”让这种提问成为一种惯例,以至于每次请求外出时,孩子都会主动告诉你,什么时间,去哪里,做什么,与谁在一起。

    但是,监督不仅仅意味着这些。每个少男少女,在某个阶段都会有办法应付你。他们可能不会去他们告诉你的地方,或者不会和某个他们告诉你的人在一起。你的任务就是拆穿他们。在伊丽莎白看来,一两次严肃拆穿就足以让一个好孩子接受管教,尽管对于有的孩子,你需要多次拆穿他,而有的孩子根本就不需要家长的监督。如果孩子的话自相矛盾,或者你的直觉告诉你有什么不对,那你就要警觉,一个电话也可能泄露他并没有在他承诺的地方做他承诺的事情。一旦发现,你就要把孩子叫回家,让他坐下,而你站着。这样可以让孩子意识到,撒谎很不好,而你绝对不会对他撒谎。要让孩子明白,他应为此感到羞愧,为此,你们需要重建对彼此的信任。

    伊丽莎白轻松地看待这一问题。在她看来,虽然听起来有些糟糕,但事实上,发现孩子的错误是件好事,你可以通过这件事提醒他,他还是孩子,你才是大人。如同往常一样,你不要慌张,而要态度明确,让孩子感到惧怕。但你只需要这样做一两天就够了,长期来讲,对待孩子还是要以关爱为主,你要让孩子明白,你很在意他的安全和幸福。实际上,每天都有糟糕的事情在孩子身上发生,大多数虽不至于严重到要上报纸的地步,但还是很可怕,很危险的。所以,你要监管你的孩子。

    孩子在家务劳动中成长

    我在这里要谈一件小事,虽然小,但很重要。纵观人类历史,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参与劳动。我们当代社会是第一个把孩子当国王和王后伺候、供养的社会,但是,这只会让孩子滋生软弱与依赖心理。无论男孩子还是女孩子,都需要分担家务(男孩子和女孩子做的家务要均等),这一点很重要。一旦他们长到可以安全做家务的年龄,父母就可以让他们参与一些家务劳动,比如打扫房间、做饭、整理物品、买东西等。如果我们一直围着孩子转(特别是在他们的少年时代),只会让孩子永远都长不大。如果这样做的主要是妈妈,那就传递了更为糟糕的信息。让孩子分担家务是培养孩子的坚韧、温和和合作精神的最佳途径。尽管他们需要学习,你仍然有必要让他们帮你做家务。父母请一定和孩子一起做家务,并利用这个机会与孩子交流感情。

    打骂会伤到孩子的自信心

    在我们的家庭关系中,事实上,在每一种人际关系中,总有一种可怕的情形,这可能导致孩子不开心、与父母之间感情淡漠,也可能导致父母的婚姻破裂和各种家庭矛盾的发生。

    人在紧张或焦躁不安,生气或惊慌错愕的时候,往往会训斥他人,把自己的负面情绪转嫁到他人身上。尽管我们已经学会了不再像以往那样从肉体上伤害自己的家人,但是我们还没有做到不用言语伤害他们。我们在小时候,就受到过父母的言语伤害;现在,我们又用言语伤害自己的孩子。对于有些父亲来说,如果他们的父亲曾经受过类似的伤害,就会把这种恶习传给他们,那么,他们就更容易训斥自己的孩子。训斥成了一种家传。

    如果你训斥你的女儿,她会觉得自己一无是处,或者变得缺乏自信,或者变得叛逆,做些傻事来报复你。最糟糕的是,她会认为,训斥就是爱,就会找一个会训斥她的男人结婚。

    如果你是一位父亲,请停止对女儿的呵斥吧。

    第八章   内心强大 - 图3

    虽然你可能不信,但是,改变这种情况并不难。让我们先从自我测试开始吧。
    在你的孩童时代,你的父母曾用手打过你或用皮带抽打过你吗?
    □经常 □有时 □从不
    你的父母曾以一种批判或吓唬的口吻对你大声呵斥吗?
    □经常 □有时 □ 从不
    你的父母曾一怒之下对你拳脚相加,以至于你总是害怕挨打吗?
    □经常 □有时 □从不
    你的父母曾训斥、咒骂、嘲讽你,或对你使用“没用”“啥也不是”“废物”等类似的词语吗?
    □经常 □有时 □从不
    如果你的回答里有“经常”这个选项,并且不止一个,那么你的童年很不幸。你的父母对待你的方式不是很健康,他们给了你很大的压力。你必须要非常非常努力,以保证自己不会像他们对待你那样对待自己的孩子。你能在那么可怕的环境里度过童年,并且没有出什么问题,依然还是一位充满爱心的父亲或母亲,依然希望成为更好的父亲或母亲,依然来读这本书,请接受我的热情拥抱。

    下面是一段保证不打骂女儿的话:

    我一定不会在肉体上伤害我的小姑娘,永远不会大声吓唬或恐吓她,或者让她觉得我要打她、威胁着要打她。我要尽我所能,不用训斥的方式解决我们之间的矛盾。

    认真仔细地想一想,如果你准备好了不再像父辈一样伤害自己的孩子,那么就请在这段话上画个圈,把它牢记在心。

    向孩子敞开心扉

    人际关系的最大突破源于托马斯·戈登在20世纪60年代发明的一种方法。当然,优秀的人会自觉地做到这一点,托马斯·戈登只是把这种方法理清并描述得浅显易懂,他把这种方法称为“我式交流法”。

    对孩子发火的时候,父母习惯使用“你”作为一句话的开头。“你怎么这么懒”“你这个傻瓜”“你过来”“你听我说”……

    问题是,对孩子这么发火的时候,我们还用手指对着孩子指指点点,这种做法就好像我们彻底站在了孩子的对立面——我们正在攻击他,因为我们正在给他定性。对此,换了谁,都不会有好的反应。如果父母这样做,孩子会因为惧怕,在长时间内表现得很乖,但是他也会越来越不喜欢你。常年积累的怨恨总有一天会发泄出来,发泄的方式有以下两种:

    1.跟你对着干。你让他做什么,他偏不做,不让他做什么,他偏做。他这么做就是为了惹怒你。
    2.总有一天,他会直接向你报复(采取这种方式的更多是男孩子)。

    我的一个朋友的爸爸总是用皮带抽打她和她的4个姐妹。她们的妈妈管不住这5个姑娘,就把她们交给了她们的爸爸,而他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用皮带抽。在这种家教下,我的那个朋友在5岁的时候就想一死了之。虽然后来她还是决定活下来,但她活下来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等到她足够强大的时候杀死她的父亲,这种信念支撑着她活了下来。在她十五六岁的时候,她意识到,让自己因此成为一名杀人犯并不是个好主意,只会弄得两败俱伤。所以最终,在她长大后,在她有体力和办法杀死她爸爸的时候,她并没有那么做。

    打骂孩子只会让孩子憎恨你,那么,什么是“我式交流法”呢?
    请按照下面的句式与孩子交流,对孩子说话时,以“我”而不是以“你”为开头。
    我觉得_当你_的时候,因为__,所以我希望你能改。

    “但是,这么做会让我在孩子面前显得很软弱!”

    这不是软弱,而是一种强大。只有内心足够强大,才可以做到对孩子这么坦诚;只有内心足够强大,才不需要用暴力或大声训斥来掌控孩子。暴力和训斥是弱者的武器。这么做,是软弱吗?不,不是软弱,是示弱。

    最新发现表明,示弱可以使我们感到特别幸福和自由。如果你敞开心扉,事情往往会向好的方向发展。敞开心扉是一种内心强大的表现。例如:

    你如果比说好的时间晚回来一个小时,我就会担心有什么不好的事情发生。我想和你谈谈,谈谈你为什么回来晚了、发生了什么,谈谈你怎样才能做到守约。如果你要我允许你在晚间出去玩,你就要遵守我们之间的约定。
    妈妈
    你没有做本应做的家务,比如打扫房间,这让我很不开心。因为回到家里,我们还要收拾这堆烂摊子,而我本来期待你已经做好了。这让我们觉得好像你并不在乎我们。
    爸爸

    第八章   内心强大 - 图4

    小结
    第八章   内心强大 - 图5女孩子需要内心强大。
    第八章   内心强大 - 图6女孩子天生内心强大,如果我们小心呵护,这种天性会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第八章   内心强大 - 图7作为榜样的成年人,对孩子培养强大的内心的确有帮助。
    第八章   内心强大 - 图8坏情绪于事无补。有时候,你需要摆脱自己的恐惧、疲劳感、痛苦,做自己该做的。
    第八章   内心强大 - 图9当受到他人无礼对待的时候,发火是很重要的。父母的打骂只会伤害孩子的自信心。更为有效的办法是运用“我式交流法”,主动向孩子敞开心扉,避免伤到孩子。

    第八章   内心强大 - 图10

    [1] 这里列举的描述不同性别的“有力”的用词,针对的是英语中的习惯。——编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