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信念的力量 - 图1

    第十章

    信念的力量

    为什么来到这个世界?活着是为了什么?这些问题,我们成人可能已经淡忘了。但是,我们的女儿青春年少,需要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她们企盼的生活,广阔如天空。

    在艾琳·莫顿·罗宾逊教授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她就从祖父那里学到了如何在灌木丛中识别踪迹。这对于一个澳大利亚土著女孩子来说可不一般,因为这项技能传男不传女。在她祖父的眼里,艾琳一定很特别。事实证明,她的祖父没有看错人,如今,艾琳已经成为澳大利亚的著名学者。很有可能是祖父的耐心传授打开了她走向成功的大门。3岁的时候,艾琳曾因为在蚂蚁窝上乱踩而受到祖父的批评。他和蔼地告诉她:“你与其他生物别无两样,你们是平等的。”这就是祖父给她的启蒙教育。如果换作你或者我,很有可能会对当时的小艾琳说:“不要踩蚂蚁,它们又没招惹你!”比这更糟的是,我们可能对小艾琳的行为不理不睬——人类社会是在毁坏自然界原貌的基础上建成的,小小几只蚂蚁算得了什么?这位澳大利亚土著老人对小孙女的启蒙教育之所以特别,是因为他能够站在小孙女的位置考虑问题。“位置”在澳大利亚土著文化中对于部落、景观和宇宙具有很重要的意义。这种理念在澳大利亚土著社会延续了成千上万年,在这种文化的影响下,澳大利亚土著人生活得幸福、有朝气。这种澳大利亚土著文化历久弥新的原因在于,它在下一代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你的存在很重要(否则,我为什么在你身上花时间?),但是,你再重要,你与蚂蚁也没有什么不同!”这是一种多么特别的、令人费解的想法啊!当今世界最有影响力的女性之一,曾任爱尔兰总统,后来担任联合国人权委员会委员的玛丽·鲁滨逊女士,在其自传中将这种文化理念解读成“每一个个体都是重要的”。这种理念——每个生命个体都是相互关联的——是人类的核心信念,是我们下文要说明的,也是你应该让自己的女儿明白的。

    信念不同于为生活增色的兴趣或业余爱好,也不同于每个星期天去教堂做礼拜之类的宗教活动。信念是年轻人或者拥有或者未拥有的,能够提升自己人生高度的一种基本观念。它至关重要,否则我们的人生将无法继续。信念是生活的基础。你的女儿需要知道并且逐渐拥有自己的信念。拥有信念是让女孩强大而自由的10件事中的最后一件,也是最为重要的一件。

    女儿是有思想的个体

    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意识到信念的存在。信念关乎个体解放,即将自己从一切悲苦与恐惧中解放出来,这是你的女儿成就自我的最根本的要素。一旦你发现她身上具有某种信念(事实上,它已经在那里了),请给予肯定并注意培养她的这种信念。这种信念会彻底改变她的人生。

    在我们还意识不到信念的存在的情况下,它已经在影响我们的生活了。比如,如果你的女儿跌倒在铁轨上,你肯定会一跃而起,奋不顾身地将她救起。这种行为表明,在你看来,她比你重要。有些人在面对这种情况时,即使跌倒的是别人的孩子,他们也会挺身相救。还有些人,毕生都在世界上某个遥远偏僻的角落度过,在那里照顾濒临死亡或处在危险中的孩子。我们的爱在不断延伸。在某种意义上,这种行为不会给实施者带来直接的“好处”,显然与当代社会“利己”的风气格格不入。拥有信念意味着你已开始了新的征程,一种打破“利己”风气的征程,这也正是当代的年轻人所急需的。请看一看“以自我为中心”正在如何坑害我们的孩子:“啊呀,讨厌!我脸上起了个疙瘩!”“他没给我回短信!”“我讨厌自己的肚腩!”信念是一种最基本的分寸感。是的,你很重要,但是,不要这么对自己大惊小怪,做些有意义的事情好不好?

    这可能有些令你为难,事实上,我们成年人也经常纠结于类似的事情。当代流行文化如此缺乏信念,以至于我们不能为年轻人提供他们对人生问题所期盼得到的准确答案。他们需要我们沉着、有智慧,而我们却经常迷失在自我里。我们对生活没有什么大目标,只满足于不惹麻烦、拥有漂亮的房子、翻新浴室等,根本无法满足孩子内心的渴望。

    但是,我们还有希望。在年轻人的内心里沉睡的东西,在我们这些成年人身上同样存在。

    第十章   信念的力量 - 图2

    你是否认为自己有某种信念?请在最适合你的选项前打钩。
    □是的 □某种程度上有 □没有 □ 我根本就不知道精神为何物
    在人生的哪个阶段,你觉得自己活得最有朝气?
    0~5岁 5~10岁 10~14岁 14~18岁 18~25岁 25~30岁 30~40岁 现在
    在什么样的地方,你最能感到平静?
    __
    在生活里,你最崇拜谁?
    __
    简而言之,你最崇拜他们什么?
    __
    在你的生活里,你是否有践行自己信念的经历?
    __
    对你来说,什么是神圣的?
    __
    你在哪方面永不妥协?什么是你一直坚守的信条?
    __

    信念无处不在

    我们将如何帮助女儿体验到自己是整个世界的一部分?她的重要与珍贵远远不止美丽性感、成绩优异、有体育特长?要如何使她抵制外部世界的诱惑?当你的女儿与你交谈时,你需要向她指出下面这些内容,你要告诉她什么是信念:信念关乎一切。信念是构筑整个世界的重要成分。我们无法用语言描述它,因为语言只能描述独立的个体,而信念存在于一切事物中。所以,我们只能用其他方式,让我们的孩子理解或体验到信念的存在。

    很多人们做的开心事(即兴的、有趣的)都蕴含着某种信念。冲浪就是一个极好的例子。冲浪是一种体育运动,也是一种社交活动(与志同道合者一起去冲浪)。运动也好,社交也好,总之它能让你体验身处自然中的愉悦,感受水流、浪潮与天气变化,亲近海洋动物。如同生活一样,冲浪有两层含义:一方面,它是你的做的事;另一方面,它可以令你释放压力,荡涤你的灵魂。任何可以荡涤灵魂的事都能让人感受到信念的存在。在伴着音乐起舞时,在为自己的足球俱乐部呐喊助威时,在自然中漫步或赛跑的过程中,在合唱时,在志愿活动中,在帮助那些年迈长者的时候——人们感受到信念的存在。
    山姆

    我已出版的很多书都是山姆·迈尔斯编辑的,她的经历非同一般。在十几岁的时候,她罹患癌症,差点死去。她经历了多次手术,遭受身体上的伤痛,没人想到她可以活下来,但是,她活下来了。这样的经历教会了她一些她之前不可能意识到的,直到经历了这一切后才懂得的东西。山姆这样描述她的这段人生感悟:

    每个人都可以做些事情来令自己内心平静、更加充满活力,然后以这样的状态回归日常生活,生活得更好。因为信念存在于所有的事物中,适用于一切事物,并不是被关在生活的某个角落,所以我们带着某种信念去睡眠、与人相处、上学、工作和交友。仅把信念和星期天去做礼拜或者做瑜伽、冥想联系在一起是不对的。

    信念是人生的指南针

    信念就如同一个指南针。有意识也好,无意识也罢,我们都会对自己为什么来到这个世界而持有某种观点。这种观点往往隐含在我们对孩子的教育里。

    • 你认为,在这个世界上,人与人之间是相互竞争的或是协作的。
    • 你认为,我们或是相互孤立的,或是相互联系为一体的。
    • 你认为,自然界或是为我们所用的资源,或是一个我们赖以生存的生物有机体,我们要爱护自然界。
    • 你认为,人生或是虚无的或是有意义的。
    • 你或感到孤独恐惧(因此,就努力让自己成为大人物),或喜欢一人独处、四海为家、毫无畏惧。

    我们周围大多数人的价值观,都与应有的精神追求相悖。个人主义,消费主义,通过攫取财富、名誉而得到成功,这三种理念是支撑我们现有经济的基础价值观,也是大多数人认定我们所持有的价值观。但是,这种价值观倡导的是只有少数人才能赢的无意义的竞争,它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心理健康,令他们恐惧害怕。

    与此截然不同的是,另外一种价值观认为,我们是一个更大的整体中的一部分,生活是一个不断创造的过程,是一部正在被演奏的交响曲。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潜心努力与周围其他生物一同奏出和谐的乐章。当然,生活回避不了死亡、伤害与失去,但是,同时,我们也拥有社会上其他人的帮助、爱和大自然对我们的馈赠(海洋、陆地与天空)。大自然哺育着我们,我们共同管理着大自然,确保自然界中的一切运行正常。

    你的爱会通过养育女儿而不断向周围的世界延伸。你把她与她的未来时时放在心上,即使在你即将离开人世,去到另外一个世界时,你依旧牵挂着她的子孙后代。很快,你会发现,你还关注她的朋友、她朋友的父母、你的邻里,如此下去,你所关心的人群会不断扩大。

    女孩子在家会注意观察爸妈、姨妈和妈妈的朋友的言行,在学校会观察老师的言行。在这些人中,她们会注意到某个人善良、镇定,活得真实自在、无拘无束、有朝气,她们深知这就是理想中的自己。我们的任务就是让女儿懂得她可以成为这样的人。

    孩子会注意到我们的言行中所传递的信息。

    第十章   信念的力量 - 图3

    仔细阅读下列成对的句子,标出你愿意传递给自己女儿的信息。
    □在你的生活里,除了你自己,无人可以照顾你。
    □其他人在我们的生活里很重要,我们也要关注他们。
    □美好生活意味着物质享受,即享用奢侈品和各种高端的消费体验。
    □美好生活意味着在改变世界的过程中不断发现人生的目标与意义。
    □当你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人去楼空,没人会记得你。
    □当你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人们会把你铭记在心。
    □世界因我而存在。
    □我们与世界密不可分,我们要呵护这个世界。

    长大成人是一种领悟

    孩子生来就是带有某种信念的。他们认为自己是世界的一部分,但是这种信念需要你的帮助才能进一步确立,才能在他们的一生中起作用。为此,第六章所描述的欢迎孩子加入成人世界的内容就显得至关重要。从纯物质、非精神的角度来看,成年意味着离开家庭,进入求职、租房、养家的消费人生。这一切令人觉得长大成人真的没什么意思,向孩子传递的信息就是:“孩子,你长大了,一切要靠自己了。”

    但是,你的女儿在成人礼时,从周围的长辈那里听到的人生感悟可不是这样的。他们说的是:“长大成人是特别的人生经历,你与众不同。”

    孩子长大成人,对你来说,不是将他赶出你的世界,而是欢迎他加入你的成人世界,你永远在那里守护着他。为此,你要给孩子营造一个成人世界。

    在澳大利亚土著文化中,在女儿长大时,父母不是把她们推到一个毫无爱心的世界,而是欢迎女儿加入自己的成人世界,加入实实在在的女人世界。父母对孩子这样说:“我们欢迎你加入我们,完成成人的使命。成人的使命就是保护生命,这里的生命包括所有的生命形式:人类、动物、植物,还有宇宙。我们肩负神圣的使命。”你可以借鉴这种澳大利亚土著文化的教育方式,帮助自己的女儿唤醒她体内沉睡的信念,帮助她找到生存的意义。

    长大成人需要一种觉悟。孩子了解这一点,他们四处寻找机会以期做到这一点。所有的旅行、冲浪、听音乐、做爱、饮酒与吸毒都可视为孩子为探寻这种觉悟所做的尝试,直觉告诉他们,它就在那里,在外部世界,也在他们的内心。有些人成功觉悟了,但是很多人没能做到这一点。

    长大成人是一种领悟。这意味着你已经解码、推导出了一条简单但很具挑战的信息:在这个世界,你并不是独立存在的;你要拥抱生活,热爱生活,尽情地享受生活。如果你没有明白这一点,那么你的人生可能只会停留于表面,而你的内心世界将渐渐枯萎。

    结束语

    我要对你说的最后一点是:“你可以做到。”放飞自己的女儿,让她做真实的自己:创作自己的音乐作品,从事美术创作或尽情舞蹈,研究机械、细胞或人的内部结构。你可以带着她去海边看汹涌的波涛,在雨中奔跑。这样,有一天,她在自己坐在某处的岩石上或者小溪边的那一刻,或者在与人长谈的某一刻,会突然感受到一种内心的平静和归属感,这种感觉比以往的任何一种感觉都强烈。这样,她就找到了自己在人间的归属感,而这种感觉将伴随她一生。

    这本书谈到了以下10个问题,这些问题对于女孩子拥有幸福人生至关重要。

    • 安全和充满爱的开端
    • 让孩子成为孩子
    • 交友之道
    • 来自爸爸的爱和尊重
    • 点燃孩子兴趣的火花
    • 妈妈的姐妹和朋友
    • 和异性愉快相处
    • 内心强大
    • 维护女性的权利
    • 信念的力量

    其中,第10个问题蕴含在所有其他9个问题当中。

    这10个问题,每一个都会引领我们走向生命的真谛,这里的生命,指的是包括人在内的所有生物的生命。每一个问题都将我们编织入生命的舞蹈。

    当一个女孩子接受了所有这些祝福,她的生命中将跳动着幸福快乐的音符。“以自我为中心”的观念无法打倒她,自我陶醉不能羁绊她。她欢欣雀跃地沉醉于活着的快乐,尽自己所能,在阳光下欢庆着自己的人生。她将实现真正的自我。

    将10条内容都照做是不太可能的。请不要因为孩子的童年过得不完美而自责。实际上,也不可能完美。生命的神奇来自它的美好,也来自它的不完美,正因如此,我们才用“恩惠”这个词来形容生命。

    你爱自己的女儿,所以你尽全力抚养她,经历了多年的成长之后,她会明白这一点。那种身为生命群体中的一分子的幸福感觉,会在她的内心不断增强,成为她的生命源泉。她不再只是被爱,更学会了如何去爱。

    人类的生存向来如履薄冰。我们之所以能够繁衍至今,是因为数百万年来,爱的火炬一直在传递,我们在传递,我们的子孙也会将其传递下去,因为生命不仅仅是“以自我为中心”的肤浅存在。

    正因如此,年轻人才会急于求变,做些傻事;也正因如此,他们才会疯狂抨击任何世俗苟且的生活。他们不仅要生存,还要比我们走得更远,因为我们对他们已经付出了所有,这种付出是为了在这个世界上给他们一个新的开始,并让他们去创造更美好的明天。

    人生如此,夫复何求?

    史蒂夫·比达尔夫
    于塔斯马尼亚,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