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量子力学正传

七、量子力学正传 - 图1

上回讲到光既是一种微粒,又是一种波,它具备波粒二象性。

这就好比形容一个人,既是男的,又是女的。

七、量子力学正传 - 图2

更可怕的是,这个结论不是瞎想,而是经过科学家的精密实验,亲测有效的。

七、量子力学正传 - 图3

既然光有波粒二象性,有一名科学家就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推测,提出了一个更大胆的猜想。

七、量子力学正传 - 图4

这个人就是法国贵族德布罗意。

话说德亲王的脑瓜子离谱到啥程度呢?在他看来,波粒二象性,并不是光的独门秘籍。

七、量子力学正传 - 图5

像原子啊、电子啊,甚至世间万物,都有波粒二象性!

七、量子力学正传 - 图6

也就是说,你以为的实物粒子,其实都有波动性。这种波被称为物质波,也叫德布罗意波。

虽然德亲王最初只是不负责任地瞎猜,但谁知后来科学家们竟然真用实验证实了,许多微观粒子都具有波的性质。

这也坐实了德布罗意的猜想。

七、量子力学正传 - 图7

所有微观粒子,都具备波粒二象性!

于是,后来的科学家们针对微观粒子的运动状态进行了研究。

这就衍生出了一个全新的学说,这个学说就是传说中的——

量子力学

七、量子力学正传 - 图8

七、量子力学正传 - 图9

量子论建立之后,一时成为热门学科,许多人蹭上了热度,开始了量子力学的研究。

其中有个特别厉害的学派,叫作哥本哈根学派。

七、量子力学正传 - 图10

好了,言归正传。量子论要研究微观粒子的运动状态,那就得选个研究对象。

可这次科学家们不研究光了,而是把目光投向了一个新对象——电子。

七、量子力学正传 - 图11

针对电子的运动,哥本哈根学派里的两位大神,先后提出了令人怀疑人生的两大观点。

咱们一个个来说。

  1. 不确定性原理

话说很久以前,有个叫卢瑟福的大爷,他曾经给原子画过画像。

在他看来,世间万物都是共通的,比如原子核和电子的关系,应该跟太阳和地球的关系差不多。

这就是卢瑟福提出的“原子的太阳系模型”,电子绕着原子核转。

七、量子力学正传 - 图12

后来,他的徒弟在这个模型的基础上,做了点补充。

这个徒弟就是哥本哈根学派的带头大哥——玻尔。

没错,就是前面提过的那个。

七、量子力学正传 - 图13

在玻尔看来,世间万物也是共通的,比如原子,其实就跟北京的环路差不多。本书首发自公众号阿蒙书影,关注公众号回复半小时漫画获取这个系列的所有图书。

原子核外有固定的轨道,电子会在不同的轨道里绕着原子核跑圈。

七、量子力学正传 - 图14

那电子的运动,真是这样的吗?

七、量子力学正传 - 图15

七、量子力学正传 - 图16

后来,科学家们通过实验发现,玻尔的原子模型也不太靠谱。

于是有一名科学家站了出来。

他认为,轨道这玩意儿看不见摸不着,会不会是玻尔空想出来的,其实压根不存在?

七、量子力学正传 - 图17

这就是哥本哈根学派的海森堡。

他提出了矩阵力学,奠定了他“量子力学之父”的地位。

那在海爸爸眼里,电子是怎么运动的呢?

话说,当时有一些科学家通过实验分别观测到了电子的位置和速度。基于这些数据,海森堡总结了一套理论。

他觉得,电子这个玩意儿,跑位非常风骚,到什么程度呢?

七、量子力学正传 - 图18

它就像一个社恐的忍者。

电子并没有老老实实按照轨道绕原子核跑圈,而是极度自嗨,在原子核外面随机蹦跶。你根本摸不清它的套路。

七、量子力学正传 - 图19

更神奇的是,当我们想知道它的确切位置好观测它的时候,它就突然消停下来,一脸蒙。

七、量子力学正传 - 图20

七、量子力学正传 - 图21

所以我们永远无法同时知道不观测时电子的位置和动量……这就是不确定性原理。

虽然很难理解,但科学家们已经通过实验验证了不确定性原理是靠谱的。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参照杨氏双缝干涉实验设计的电子双缝干涉实验。

我们朝一块有两条缝的挡板,射出电子。

七、量子力学正传 - 图22

因为电子有波动性,所以它会发生衍射,并最终在屏上呈现明暗相间的条纹。

七、量子力学正传 - 图23

可一旦我们想观测电子是怎么穿过这两个孔的时候,实验结果居然发生了变化!

这时它就不像波一样传播了,而是像粒子一样穿过。

屏上只有两条亮纹。

七、量子力学正传 - 图24

是不是很神奇!

七、量子力学正传 - 图25

同时,电子双缝干涉实验也进一步验证了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性。也就是说,微观粒子的状态既有波动性,也有粒子性。

既然电子的运动这么神奇,那它真的是那么随心所欲吗?

  1. 概率解释

话说和海森堡同时期,还有一名科学家,从另外一个角度也得出了上面类似的结论。

他就是浪量子力学的奠基人之一——薛定谔。

此人性别男,爱好女,物理界里独一档的渣男,人送外号:渣渣薛,具体多渣就不让播了。

七、量子力学正传 - 图26

渣渣薛提出的理论叫波函数,我们就不展开讲了。为啥不展开呢?因为连他本人都是一头雾水,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好在哥本哈根学派的另一位大牛——玻恩,站出来替他解了围。

七、量子力学正传 - 图27

玻恩是这么解释波函数的:其实电子的位置吧,它就是一团概率,随机起来不是人。

七、量子力学正传 - 图28

不过,虽然我们没法确定它的走位,但电子在每个位置出现的概率,却是可以计算出来的。

七、量子力学正传 - 图29

七、量子力学正传 - 图30

这就是玻恩提出的概率解释。

综上所述,不确定性原理和概率解释,共同构成了量子力学的核心——哥本哈根学派解释的主要内容。

七、量子力学正传 - 图31

虽然这个解释完美解决了很多问题,可大家的三观着实被碾得稀碎。

所以质疑也随之而来,很多人表示,说微观粒子的运动是随机的,这事儿也太扯淡了!

七、量子力学正传 - 图32

于是,支持方和反对方,就借几次团建,来了几场争斗。我们挑几次重点的来看。

一、第五届索尔维会议

首先出场的是,由玻尔领头的哥本哈根学派。

七、量子力学正传 - 图33

另一方在爱因斯坦带领下,质疑哥本哈根学派的研究,我们叫他们斩草除根派。

七、量子力学正传 - 图34

还有一拨围观群众,也个个大牌。

七、量子力学正传 - 图35

好了,对话开始。

双方就微观粒子的运动到底是否随机这个问题,进行了激烈的讨论。

七、量子力学正传 - 图36

七、量子力学正传 - 图37

反正扯了半天也没啥结果,谁也说服不了谁。

插一嘴。大家一顿争吵之后,没有结论,觉得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加上难得聚一回,于是就一起排排坐,来了一张合影。

没错,就是这张著名的照片。

七、量子力学正传 - 图38

后来,爱神和玻神又吵了好几架,依然没啥结果。当然,不仅带头大哥们使劲掐,小弟们也没闲着。

七、量子力学正传 - 图39

二、薛定谔虐的猫

作为爱因斯坦的小弟,薛定谔也站出来,怒喷哥本哈根学派。他提出了一个丧心病狂的思想实验—— 薛定谔的猫

简单解释一下。

七、量子力学正传 - 图40

可一旦它们发生衰变,就会触发锤子,敲碎毒药瓶,释放毒气,把猫毒死。

七、量子力学正传 - 图41

所以薛定谔认为,根据哥本哈根学派的解释,如果原子是叠加态,那猫也应该处于—— 七、量子力学正传 - 图42

既死又活的叠加态。

对地球人来说,一只猫既死又活,根本无法理解。所以薛定谔认为哥本哈根学派非常荒谬,就是在瞎扯淡。

七、量子力学正传 - 图43

当然,后来人们发现,这个实验并不严谨,有很多问题,所以没法参考。

聊了这么多,其实关于量子力学的争论,直到今天都没有结束。

但是依照后来的一些实验来看,哥本哈根学派的理论,目前更加站得住脚。

七、量子力学正传 - 图44

和相对论相比,量子力学的发展,在这一百年内,让人类文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比如芯片、核磁共振、超导、激光等技术,都是在量子力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不过,科学也是一把双刃剑,利用量子力学人类也造出了一些奇怪的东西,比如:

七、量子力学正传 - 图45

好了,量子力学的故事就先聊到这里,而我们科学史的正片部分,也在这里告一段落了。

最后,我们用一张图,总结一下整个科学史的发展结构。

七、量子力学正传 - 图46

七、量子力学正传 - 图47

至于后面的故事,混子哥下次再跟大家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