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法律风险是什么?法律风险管理又是什么?法律风险管理分为哪些步骤、哪些工作内容?长期以来,法律人对于这些措词早已耳熟能详却又语焉不详。而这些,则正是本书所要探讨和分析的内容。
虽然法律风险的提法出现在中国内地已经十年有余,如果不能透彻地理解其内在规律并建立理论基础,也就无法最为有效地应对法律风险。为此,本书综合分析了法律风险的概念、特征、种类等内容,并以主体、环境、行为三要素的方式,为识别和理解法律风险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方法。
目前的法律风险评估、法律风险防范等提法,同样也已存在多年而且众说纷纭,代表了整个社会的认识过程。但它们更应被称为法律风险管理,因为这样更能揭示它的内涵,也更能与国外的研究及提法接轨。但法律风险管理并非只是一个新的包装,它包含了将企业管理与法律风险管理融为一体的理念和识别、评估、设计、执行、改进五个基本要素以及相应的工作内容、工作目标。
本书的前两章分别探讨了法律风险和法律风险管理两个基本概念,而后续四章则将法律风险管理要素分别纳入法律风险的识别、评估、解决方案、执行及改进四个主题,并详细讨论了具体的工作原理及方法。如果没有这些环节,法律风险管理只能涉及皮毛,甚至只是对传统业务的包装。
识别法律风险必须依靠深入的尽职调查和专业的工作态度及方式,才能全面、细致地从诸多第一手资料中分析出企业法律风险之所在。完整、全面的法律风险识别是后续工作的基础和质量保障,仅凭经验的简单列举根本不可能全面地揭示直接及关联的法律风险,企业的防御体系也必然会漏洞百出。
而法律风险的评估则需要设定不同的维度,并以定性及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式看清企业法律风险全貌。特别是要据此解决法律风险事件发生频度与不利后果严重程度之间的平衡,使企业能够集中资源解决更为重要的法律风险。
设计法律风险解决方案不仅要考虑法律风险的重要程度,还要考虑企业的发展战略及诸多因素的平衡,而不仅仅是提供一套方案令企业削足适履。解决方案的最终体现应该是制度、流程、文本等,以便于融入企业管理解决方案之中,实现企业管理与法律风险管理的合二为一,使管理的效率及效益得到倍增。
法律风险管理的最后落实是对解决方案的宣贯执行和循环改进。在这一阶段所遇到的是企业普遍存在的执行力问题,本书围绕这一问题也展开了一定的探讨,以帮助企业通过培训、循环改进等方式不断提高企业的法律风险管理水平。此外,本书将合同管理及非企业组织的法律风险管理列入本章以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