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SEO作弊及惩罚
本书主要介绍正规SEO手法。本章简单介绍一些SEO作弊手法,以及可能带来的搜索引擎惩罚。
在SEO行业通常把作弊称为黑帽SEO,把正规手法称为白帽SEO。使用黑帽或作弊手法有时是因为站长不了解而无意中误用,也有很多时候是为了提高排名和流量而刻意使用。作弊经常导致被搜索引擎惩罚,甚至导致网站被完全删除。
8.1 白帽、黑帽、灰帽
在搜索引擎优化行业,一些不符合搜索引擎质量规范的优化手法,也就是作弊的SEO手法被称为黑帽,英文为Blackhat。而正规的符合搜索引擎网站质量规范的就称为白帽,Whitehat。由于搜索引擎公布的质量规范和准则比较笼统,常常有各种解释的空间,那些不能被明确归入黑帽或白帽,介于两者之间的优化手法就被称为灰帽SEO(Greyhat)。
8.1.1 白帽黑帽是风险度判断
虽然被称为“作弊”,但大部分黑帽SEO还谈不上是一个价值判断,只是站长的一个风险度判断而已。很多黑帽手法只涉及站长在自己的网站上进行超出搜索引擎规范的操作,并不直接影响其他网站。所以就算是作弊,也谈不上道德问题。虽然主流SEO行业都不提倡黑帽,但也并不是从价值观角度出发的。
黑帽SEO往往会导致被搜索引擎惩罚,站长需要自行判断:风险到底有多大?网站作弊可能带来的流量与可能的惩罚相比到底哪个更划算?对一个商业网站来说,能承受的商业风险有多大?网站被惩罚或删除对品牌和口碑影响有多大?公司必须事先做个判断。
白帽SEO认为,用黑帽技术可以得到排名和流量,但是过不了多久网站就会被惩罚,被封掉,又得重新去做另外一个网站。为什么不用白帽手段踏踏实实地做一个健康的、对人们真正有用的网站呢?
白帽网站不用担心会被搜索引擎封掉,站长也可以骄傲地说:这个网站是我的。十年、二十年以后,这个网站还在给你带来流量和利润,何乐而不为呢?
但站在黑帽SEO的角度,他们也有他们的道理。很多黑帽SEO是使用程序生成网站的,他们建立一个几万几十万页的网站不费吹灰之力,只要放他们的蜘蛛出去抓取就可以了。就算过几个月网站被惩罚,他可能已经赚了一笔了,投资报酬率还是相当高的。
白帽SEO所关注的是长远利益,也就是两年三年,甚至十年八年以后的利益。如果你坚持认真做站,不使用作弊手段,坚持十年,如果不出大的意外,你的网站一定会得到很好的流量。有了流量,就有了赢利。十年以后,你的网站有稳定赢利时,对搜索引擎的依赖就小多了。你也不必每天花那么长时间在你的网站上,你的网站会自动带来源源不断的流量。
站在黑帽SEO的立场上,这种放长线掉大鱼的策略,即使很正确,有的人也不愿意这么做。认真建设网站经常是一件很无聊的事,你要写内容,做关键词研究,做流量分析,和用户交流沟通等。更何况要坚持几年!
黑帽SEO要做的就简单多了。买个域名,甚至可以就使用免费子域名,连域名都省了。主机也有很多免费的。程序一打开,放上Google AdSense代码,到其他论坛或博客留言,这些留言也有可能是程序自动群发的,然后就等着收支票了。
黑帽SEO还有一个无法否认的论据是:你不能保证完全遵守搜索引擎的规则,就能在十年后得到一个受搜索引擎重视的网站。谁知道搜索引擎什么时候会对算法做一个大的改变,让成千上万白帽网站从搜索引擎里消失呢?
黑帽SEO赚钱的短平快方法,也有它的优势。
所以说,抛开道德观念不谈,黑帽和白帽SEO的选择,更多的是对风险度的判断以及对生活方式和企业模式的选择。你是要花时间和精力建立一个长久健康的企业?还是轻松简单地赚一笔快钱,但是要冒很高的随时被封杀的危险?
要做黑帽SEO,就要在不影响其他人的前提下,自己对自己负责。
8.1.2 道德及法律底线
也有一部分黑帽手法超过了道德或法律的底线。比如在其他网站上大量群发垃圾留言,就不仅仅是在自己网站上操作,而直接影响到其他网站。轻者给其他网站带来删除垃圾的工作量,重者影响对方网站质量,这就已经属于不道德的范畴了,应该坚决反对。
再比如使用黑客手法攻入其他网站,加上自己的链接,这就已经超过了法律底线,变成了违法行为,就更是不能容忍。这是黑客,不是黑帽,更不是SEO。
8.1.3 SEO服务商的底线
在自己网站上使用黑帽手法是自己的事,被惩罚或删除也不能怪别人。作为SEO服务商在客户网站上使用黑帽手法,则需要非常小心。如果是竞争很强的行业,不尝试黑帽无论如何也没有效果时,必须事前清楚地告诉客户搜索引擎对黑帽手法的态度,以及黑帽带来的风险,由客户自行判断和取舍。只有在客户清楚风险并且能够承担后果的情况下,才能在客户网站上尝试黑帽手法。
8.1.4 黑帽SEO的贡献
一些黑帽SEO人员对搜索引擎排名算法了解很深,技术也很高超。这类黑帽SEO在自己的网站上做实验,测试搜索引擎的底线,对所有SEO行业的从业者都是不小的贡献。没有黑帽的探索和尝试,我们往往就不能明确知道哪些手法被搜索引擎接受,哪些会触及搜索引擎的底线。在这个意义上,不逾越道德和法律界限的黑帽对整个SEO行业并不是一件坏事。
8.1.5 承担风险,不要抱怨
虽然说很多黑帽SEO手法谈不上不道德,但搜索引擎肯定是痛恨黑帽的,因为黑帽降低搜索结果相关性和用户体验,动了搜索引擎的饭碗,属于必须严厉打击的范围。所以做黑帽被惩罚是正常的,甚至可以说,长远来看,是必然的。
在了解黑帽风险的基础上,如果自己使用了黑帽被搜索引擎惩罚,就不必抱怨,只能自己承担后果。
经常在论坛上看到站长抱怨自己网站排名下降,被搜索引擎惩罚甚至删除,站长感觉很无辜,认为搜索引擎随随便便没有原因地惩罚网站。这种抱怨其实往往是误导,深入研究下去就会发现,被惩罚的原因恰恰是使用了被搜索引擎认为是作弊的手法。
举一个典型的,我觉得还挺有喜剧效果的例子。2009年5月21号,Google英文帮助论坛里一个站长发帖,貌似很无辜地被Google删除了所有网站。他列出了5个信息类网站,据他所说都是真正的、人工做的信息类网站,针对不同话题,没有一个是那种自动生成内容的垃圾网站。5个域名,无一例外都是充满关键词的长域名。
站长很迷惑很委屈地问:这是为什么?这是为什么?这不公平啊!
然后有人指出,这几个网站都有很大一部分是专门用来做友情链接交换的页面,所有这些网站互相交叉链接起来,形成链接农场。站长又很纯真地回答,我们这些交叉链接不是为了Google PR和链接,因为我们早知道同一个IP上的交叉链接是没有用的。当然,这位站长不在乎PR和链接,但很在乎网站被删除。
又有人发现网站的一些页面有重复内容,最典型的是隐私权政策页面。这倒不是什么大问题,隐私权政策本来就都差不多。这位站长严正声明,我们公司有政策,要求员工不可以抄袭内容,所以大部分内容都是原创的。
然后一位Google员工忍不住跳出来指出,这位站长网站上经常有类似这样的内容:
Every year, millions of people suffer from head injury symptoms. Most of these are minor because the skull is designed to protect the brain. Most closed head injury symptoms will usually go away on their own. However, more than half a million head injuries a year, are severe enough to require hospitalization.
而这些内容在其他网站上早就有了,只不过差几个字:
Every year, approximately two million people sustain a head injury. Most of these injuries are minor because the skull provides the brain with considerable protection — thus symptoms of minor head injuries usually resolve with time. However, more than half a million head injuries a year are severe enough to require hospitalization.
很显然,这位站长所谓的原创就是加减一些“的,地,得,可能,也许”之类的词,再换换段落和语序什么的。国内很多站长所说的伪原创也是以这种技巧为基础吧?请记住,“伪原创”就是说,不是原创。
然后这个站长又不经意地提到,他的一个合作伙伴的哥哥,针对不同关键词做了很多所谓原创内容网站,问题在于,数量多达好几百个。还真是惊喜连连。
有人列出来一些这位站长的网站,点进去看看就知道是典型的单页面站群,只有一个页面,两三段文字,而且还是抄来的,然后放上Google AdSense或联署计划链接,整个网站剩下的就是交换链接页面。刨去一页抄袭内容、广告和交换链接,就什么都没有了。
这位站长还是觉得很无辜,百思不得其解,提出一个最可爱的问题:有没有可能Google的工程师能跟我们当面谈一下,告诉我们原因是什么呢?不用Google工程师到我们这里来,我们愿意去Google拜访……
我也尝试过查看几个站长抱怨被无故惩罚的中文网站,无一例外,要么有作弊嫌疑,要么是无意义的内容抄袭网站,本不该有好的排名。
8.1.6 了解黑帽,做好白帽
在这里介绍黑帽,并且说黑帽不一定是不道德的事,并不意味着鼓励大家使用黑帽。恰恰相反,对一个正常的商业网站和大部分个人网站来说,做好内容,正常优化,关注用户体验,才是通往成功之路。
要做好白帽也必须了解黑帽都包括哪些手法,避免无意中就使用了黑帽手法。我自己在刚开始接触SEO时,就曾经天真地使用与背景颜色相同的隐藏文字,当时丝毫不觉得有什么不妥,完全是无意中使用的。
有些黑帽手法风险更大,近乎于杀无赦。只要被发现,网站一定会被惩罚或删除,比如隐藏文字。有的黑帽手法风险要低一点,搜索引擎还会考虑网站的其他因素,惩罚比较轻微,也有恢复的可能,比如关键词堆积。
做白帽就要花更多时间和精力,而且并不能百分之百保证一定能做出一个成功的网站。但相对来说白帽也更安全,一旦成功,网站就可以维持排名和流量,成为一份高质量资产。
黑帽手法常常见效快,实施成本低。问题在于被发现和惩罚的概率很高,而且会越来越高。一旦被惩罚,整个网站常常就不得不放弃了,一切要重新开始。长久下去,很可能做了几年后,手中还是没有一个真正高质量、能被称为资产的网站。
8.2 主要SEO作弊方法
8.2.1 隐藏文字(Hidden Text)
隐藏文字指的是页面上出现用户看不到,但搜索引擎能看到的文字。当然,这些文字是以搜索引擎排名为目的,所以通常包含大量关键词,意图提高文字相关性。有时隐藏的文字还与可见页面内容无关,目的是希望某些与本页面无关但搜索次数高的关键词能有排名和流量。
实现隐藏文字的方法有多种。比如文字与背景颜色相同,页面背景设置为白色,文字也设置为白色。这是最简单的方法,也是最容易被检测出来的方法。
更改进一点,有的作弊者把文字放在一个图片背景上,而图片就是一个单色图案,与文字是同一个颜色,比如白色文字放在白色图片上。由于搜索引擎还不能准确读取图片内容,就可能无法判断这是隐藏文字。
有的时候作弊者也使用相近颜色。比如背景颜色是纯白色,HTML代码是#FFFFFF,文字设置为非常非常浅的灰色,比如使用#FFFFFD。这样,搜索引擎读到的颜色代码是不同的,但用户肉眼其实分辨不出这两种颜色的区别。
使用微小文字也可以实现隐藏文字,比如把文字大小设置为一个像素,这样用户在页面上是看不到这些文字的。
还有的黑帽使用样式表隐藏文字,近几年这种方式更流行。通过CSS文件把文字定位到不可见区域,比如文字放在屏幕左边或右边很远的地方:
positon:absolute;
margin-right:-100000px;
这样用户在正常情况下是看不到这些文字的。或者把文字放在不显示的层上:
<div style="display:none">隐藏文字</div>
用户正常情况下很难发现隐藏文字,但可以查看HTML源代码,有的隐藏文字可以通过按Ctrl A键选择页面上所有文字的方法看到。对搜索引擎来说,有些隐藏文字确实很难通过程序检测出来。但是一旦用户或竞争对手举报,人工审查就很简单了。隐藏文字是一旦被发现通常会被惩罚的、风险较大的黑帽手法。
8.2.2 隐藏链接(Hidden Links)
与隐藏文字类似,隐藏链接就是用户看不到,但搜索引擎能看到的链接。实现方法与隐藏文字也类似。
隐藏链接可能是站长在自己网站上链接到自己的页面。更常见的是黑入其他网站,加上指向自己网站的隐藏链接。这样,被黑的网站站长看不到链接,被发现和删除的可能性降低。
隐藏链接属于明确的作弊,但是在判断谁应该被惩罚上有一定难度。假设A网站上有隐藏链接连到B网站,那么搜索引擎是该惩罚A网站还是B网站呢?如果因为A网站上有隐藏链接而惩罚A网站,但其实可能是B网站黑进了A网站加上的链接,A网站本身是无辜的。如果因为隐藏链接惩罚B网站,但也可能是A网站甚至是第三方恶意陷害B网站。
这时候对搜索引擎来说,比较保险的方法是使隐藏链接效果归零,另外配合网站上出现的其他作弊模式进行判断,在有确切证据证明无论是A网站还是B网站作弊情况下,还是可能被惩罚。
8.2.3 垃圾链接(Link Spam)
所有主流搜索引擎都把外部链接当做排名的主要因素之一,而从其他网站获得自然链接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垃圾链接就应运而生了。
垃圾链接通常是指站长为了提高排名,在其他任何可以留言的网站留下自己的链接,比如开放评论的博客、留言板、论坛,文章带有评论功能的网站,社会化媒体网站等。
与正常留言不同的是,垃圾留言常常有两个明显特征。一是留言与原本的帖子或文章主题毫无关系,只是为了留下链接而留言。我们经常看到博客里有“非常同意”、“不错”之类毫无意义的话,很大一部分是垃圾链接。
第二个特征是,留下的链接中锚文字常常是目标关键词。这也就是为什么在博客评论中经常看到把自己称为“加湿器”、“起重机”、“深圳搬家”、“注册公司”等的留言,其目的都是为了这些关键词的排名。正常的有礼貌的留言者应该留下自己的真实姓名或网名,而不是这些垃圾关键词。
很多时候垃圾留言是通过群发软件完成的,网上还有不少人在出售这种群发软件。
垃圾链接判断对搜索引擎来说并不难。使用WordPress博客垃圾评论过滤Akismet插件的人都会注意到,Akismet插件判断垃圾留言的准确率相当高。Akismet系统会根据留言特征判断是否垃圾留言和链接:
● 留言字数。很多垃圾留言往往只是“好文章”,“说的不错”,“顶”之类的话。这种短小而又没什么意义的文字,会增加被过滤的可能性。
● 链接数量。一段留言包含一个链接是正常的,包含几个链接,还排在一起,就很值得怀疑了。
● 是否包含常见垃圾关键词。大量使用垃圾留言和链接的经常聚集于某些特定关键词,如前面提到的“加湿器”、“起重机”、“深圳搬家”、“注册公司”之类。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在SEO中也适用。
● 链接指向的网站是否在黑名单中。反垃圾软件会收集垃圾网站及IP地址。一旦上了黑名单,留言就直接被过滤掉了。
● 人工过滤。博主可以在WordPress后台人工删除没有被自动识别出来的垃圾留言,被很多博主人工删除的网站离黑名单就不远了。
搜索引擎比反垃圾插件的数据掌握和判断力无疑更强。除了上面提到的留言本身特征,搜索引擎还可以同时看到多个网站的数据:
● 留言的时间关系。比如同一个博客几秒钟内在不同帖子出现同一个网站的留言链接,这肯定不正常。或者同一个网站的垃圾链接在几乎同一时间段出现在多个博客上。单个博客作者看不到这些信息,但搜索引擎检测到这些数据易如反掌。
● 博客帖子有多老及最新留言情况。如果博客帖子已经是两年前的,而且一年半没有新留言了,冷不丁冒出一个留言,这多少也有点可疑。
● 留言相关性。搜索引擎可以通过语义分析判断留言与博客帖子是否有一定的相关性。群发软件留下的垃圾,通常都是没什么意义,放在哪儿都看似相关,也都不相关的话。
● 多个博客留言模式。群发软件都会同时往大量博客发垃圾,而且留下的域名及留言内容都一样或相似,这种模式会引起怀疑。
● 垃圾链接出现的速度。与真正的读者留下的有意义的留言不同,群发软件都是快速留下大量链接,搜索引擎也可以检测到这一点。
垃圾链接的效果是非常值得怀疑的。有的SEO看到一些网站排名很好,检查外部链接后发现大部分链接是垃圾链接,所以认为垃圾链接还是很管用的。其实,造成网站排名不错的很可能是其他少量的、不易被发现的高质量链接。
通常对搜索引擎来说,最简单的处理方法是直接忽略,把垃圾链接效果归零。因为垃圾链接而惩罚网站则比较谨慎,这些垃圾留言既可能是站长自己留下的,也可能是竞争对手恶意陷害。
8.2.4 买卖链接(Paid Links)
外部链接是搜索引擎排名最重要因素之一。自然获得外部链接又非常困难,需要大量高质量内容、创意、时间、精力。链接建设是SEO最难的部分。
相比之下,用钱买链接就显得比较简单,直截了当。不过,为了排名而买卖链接是所有搜索引擎深恶痛绝、明确反对的。
2007年10月份,Google就曾经大张旗鼓地打击链接买卖,降低了很多参与买卖链接网站的PR值。
2009年2月份,Google还不惜挥刀自宫,将Google日本网站PR值从9降到5。Matt Cutts确认就是因为Google日本使用了付费评论,当然评论中包含有链接。
这是给整个SEO行业一个鲜明的信号,Google对链接买卖的打击是明确而且不遗余力的。其他搜索引擎也同样如此。
当然,链接买卖并不一定就是为了排名。在搜索引擎出现之前,网站之间买卖链接本来是很正常的,那时候是作为广告的一种形式,带来的是直接点击流量,而不是为了搜索排名。所以买卖链接是否算SEO作弊就变得比较模糊了,搜索引擎并不能百分之百准确判断出有金钱关系的链接交易是否以提高排名为目的?
搜索引擎对链接买卖的检测算法正在快速进步中,除了对手举报导致搜索引擎人工审查之外,在算法上还可能考虑以下因素:
● 内容主题是否相关?通常买链接的目标都是高PR值的大网站,往往就会忽略内容相关性。同行业的网站之间买卖链接比较少见,而且同行业网站之间链接也很正常。
● 链接的突然出现和消失,也是链接买卖常见特征之一。一旦买链接的网站觉得没有效果,不再继续付费,链接也就突然之间消失了。
● 链接出现的位置。买卖的链接最常出现的位置就是页脚和左右导航栏中的赞助商或广告商链接部分。也有很多买卖链接是出现在页脚的全站链接。
● 使用知名链接交易服务。搜索引擎工程师可以很容易地注册一个账号,挖出几个参与链接买卖的网站,就能带出一大群交易网络中的网站。
● 与已知买卖链接的网站有关。通常卖链接的网站不会只卖一两个链接,而是看到有利可图就会上瘾,不停地卖链接。经常买链接的网站也同样如此,会从很多不同网站买链接。所以,确认几个网站买卖链接,从链接关系上可以挖掘出更多可能买卖链接的网站。
当然,买卖链接的判断不可能百分之百准确。不要说算法,连人工审查也不可能百分之百准确。想象一下,两个站长在线下聚会时认识了,一起吃饭喝酒时就把链接买卖的事敲定了。搜索引擎不可能有方法确认这两个网站之间的链接实际上有金钱来往。
不以排名为目的的链接买卖也应该注意不要被误判为意图操纵排名。比如应该做到下面几点:
● 链接来源和锚文字多样化。既有来自高PR值网站的链接,也有普通甚至低质量网站的链接。锚文字既有目标关键词,也有公司名称,甚至“点击这里”之类的文字。通常买来的链接都是来自高PR值的网站,锚文字是目标关键词。作弊的站长一般不会花钱从一个小网站买一个锚文字为“点击这里”的链接。
● 链接增加匀速,既不要出现不成比例的大量增长,也不要突然消失一批链接。正常的网站外部链接都应该是大致匀速增长的,除了偶尔因为链接诱饵等活动有爆发点。
● 尽量寻找不太卖广告的网站。对方网站卖的广告越多,上面的链接都被判断为买卖链接的可能性就越大。
● 链接的形式多样。链接可以出现在博客的Blogroll中,也可以出现在正文中。既可以是文字链接,也可以采取旗帜广告的形式。既有首页链接,也可以有内页链接。在链接来源网站上,也是既有来自首页的,也有从内页获得的。
● 尽量避免链接出现在页脚中。
总之,就算是有金钱交易,也尽量把它当做商业扩展的一部分,而不是为了排名而做的链接买卖,不可SEO目的太强。对正规网站的SEO来说,链接买卖风险比较大,应该尽量避免。
8.2.5 链接农场(Link Farm)
链接农场指的是整个网站或网站中的一部分页面,没有任何实质内容,完全是为了交换链接而存在。交换链接页面上全部是链接到其他网站,其他网站也都链接回来。这些网站之间就形成了一个链接农场,互相交叉链接。
很多时候这种链接农场是同一个公司或站长所控制的一群网站,也有的时候这些网站都是参与某个交换链接联盟的网站。
更危险的是,有时参加链接农场的网站还使用相同的软件来管理页面上的链接。参加交换链接联盟的站长申请链接、批准链接都通过软件自动实现,交换链接页面也是软件自动生成。之所以危险是因为这类软件所生成的页面格式相同,有时页面的分类都基本相似,搜索引擎很容易就能判断出整个链接农场。
链接突然大量增加,大量同质外链(IP、网站结构、设计等方面的雷同),锚文字集中,内容不相关等,都是链接农场常见的特征。
检测出链接农场或有链接农场嫌疑的,搜索引擎可能会采取以下措施:
● 这些页面的链接在计算权重时完全不被考虑
● 页面上的链接权重被降低
● 页面上的链接权重被惩罚
● 这些页面本身重要性被降低
● 这些页面本身重要性被降低,同时导出的链接重要性也被降低
8.2.6 链接向坏邻居(Bad Neighborhood)
自己的网站链接到已经被判断出作弊、并且被惩罚的网站,这个作弊和被惩罚的网站就是一个坏的邻居。
坏邻居网站通常是一个特定的域名,在极少数情况下也可能是一个IP地址上的很多作弊网站。
所以在正常交换链接时,要大致判断一下对方网站是否作弊?是否被惩罚?坏邻居链接到自己的网站并没有关系,因为你没办法控制其他人的网站。但你链接到坏邻居,就可能连累到自己的网站也被惩罚。
8.2.7 隐藏页面(Cloaking, Cloaked Page)
隐藏页面也有人翻译为障眼法。
隐藏页面指的是页面使用程序判断访问者是普通用户还是搜索引擎蜘蛛,如果是普通用户,程序返回一个不考虑SEO、只是给用户看的正常页面,如果是搜索引擎蜘蛛,程序就返回一个高度优化、常常优化到语句已经没办法读的程度的页面。所以普通用户和搜索引擎看到的页面内容是两个不同版本。
搜索引擎蜘蛛根据自己抓取到的页面进行排名,由于搜索引擎还不可能真正理解文字内容,所以哪怕语句完全杂乱无章,搜索引擎也判断不出来。而用户看到的却是没有充斥关键词,看起来比较自然的文字。
要判断网站是否使用了隐藏页面,可以有几种方法。
比较简单的是,访问网站时改变浏览器的用户代理(user-agent),将自己的浏览器伪装成搜索引擎蜘蛛。SEO工具部分介绍的SEO Toolbar插件可以实现这个功能。火狐浏览器有不少插件也可以更改浏览器的用户代理。
不过比较高级的隐藏页面程序不仅会检查浏览器类型及版本信息,还会检查访问来自哪个IP地址,只有在访问者IP地址是已知搜索引擎蜘蛛IP时,程序才返回优化的版本。
另外一个判断方法是看网页在搜索引擎中的快照。如果快照中显示的和用户在浏览器中看到的内容差别巨大,就说明使用了隐藏页面技术。
近几年也经常有作弊者使用隐藏页面骗取友情链接。普通用户访问时,显示带有所有正常友情链接的页面,而返回给搜索引擎蜘蛛的版本则删除了所有友情链接。这样,与之交换友情链接的站长以为对方放了自己的链接,但其实搜索引擎完全看不到。
搜索引擎判断隐藏页面时,与用户刚好相反。几乎所有的搜索引擎都会发出匿名蜘蛛,也就是访问时模仿普通浏览器的用户代理信息,抓取页面后与正常蜘蛛抓取的数据相比较,从而判断隐藏页面。
隐藏页面与正常的IP传送(IP Delivery)之间容易混淆。IP传送指的是网站程序检查来访者的IP地址,然后根据IP地址返回不同内容。
比如很多分类广告网站就使用IP传送方式,来自不同城市的用户将看到针对自己所在城市生成的内容。北京的用户看到的就是北京地区分类广告,上海用户看到的就是上海地区分类广告。其中还可能包括了转向,北京用户访问首页时,会被自动转向到北京地区专用的子域名或二级目录。
IP传送的实质也是不同用户看到不同版本。隐藏页面与IP传送的区别在于,隐藏页面是针对普通用户和搜索引擎蜘蛛返回不同内容,IP传送是针对不同IP地址返回不同内容。只要一个来自北京IP地址的搜索引擎蜘蛛看到的内容,与来自北京IP地址的用户看到的内容是一样的,就是IP传送,而不是隐藏页面。如果同样是来自北京的IP地址,但搜索引擎蜘蛛看到的内容与用户看到的内容不一样,就是隐藏页面。
隐藏页面和隐藏文字类似,属于比较严重、明确的SEO作弊手法。
8.2.8 PR劫持(PR Hijacking)
使用欺骗手段获得工具条上比较高的PR值显示。方法是利用跳转。
前面提到过,一般搜索引擎在处理301和302转向时,是把目标URL当做实际应该收录的URL。当然也有特例,不过在大部分情况下是这样处理的。
所以如果作弊者从域名A做301或302跳转到域名B,而域名B的PR值比较高,域名A在PR更新后,也会显示域名B的PR值。有人就利用这一点,把自己的域名PR值刻意提高。
最简单的就是先做301或302跳转到高PR的域名B,等工具条PR更新过后,立刻取消转向,放上自己的内容。用户访问这个网站A,看到的是一个高PR值,却不知道PR值是通过转向劫持得到的,不是这个网站的真实PR值,而是另外一个网站的。劫持的PR显示值至少维持到下一次工具条PR更新,一般有两三个月时间。
更隐晦一点的办法是,通过程序检测到Google蜘蛛,返回301或302转向,对普通访问者和其他蜘蛛都返回正常内容。这样,用户看到的是普通网站,只有Google会看到转向。
劫持PR值的作弊者的目的也很明显,就是为了卖链接、卖PR。如果卖链接的诉求是广告性的直接点击流量,还有情可原,如果主要诉求或唯一诉求就是高PR值,这无疑就是欺骗,这种网站上的链接对PR值没有任何贡献。在寻找和买链接的时候,如果对方炫耀的就是高PR值,都要非常小心。
怎样鉴别劫持得来的PR值呢?最准确的当然就是看Google的网页快照,如果你看到的网页是一个样,Google快照显示的却是另外一个样子,网站标题和logo都是另一个网站,这很可能就是PR劫持了。
8.2.9 桥页(Doorway Pages, Bridge Pages)
又称为门页。作弊者针对不同关键词,制作大量低质量,甚至没有文字意义、只是充满关键词的页面,寄希望于这些页面获得排名带来流量。
很多时候桥页是由软件生成的,页面上的内容是没有意义的文字排列,用户根本没办法阅读。也正因为这些页面对用户毫无帮助,就不太可能在热门关键词中获得排名,只能是针对长尾关键词,所以需要大量甚至巨量的桥页才有意义。
桥页完全是以关键词排名和流量为目标,根本不考虑用户体验。
用户来到桥页后,又可以有两种处理方式。第一种方法是在页面最重要位置,比如顶部,以大字号链接到网站首页或其他网站(也就是作弊者真正要推广的网站)。用户在页面上看不到能读懂的内容,有很大一部分也就不得不点击这个链接来到其他网站,给作弊者带去有价值的流量。
第二种方法是页面自动跳转到真正要推广的网站上,比如使用Meta刷新或JS脚本跳转。通常这种跳转设置的时间是零,也就是用户来到页面上并没有看到桥页上的任何文字,就马上被自动转向到其他网站上。
8.2.10 跳转
前面提到过,搜索引擎接受度最高的是301跳转。在页面URL改变时使用301转向,搜索引擎会自动删除原来的URL,把权重转移到新的URL上。
其他形式的跳转或转向,对搜索引擎来说就比较可疑。如Meta刷新,JS跳转,使用Flash实现跳转等,其原因就是上面所介绍的桥页经常会使用跳转,所以连累到其他使用跳转的页面也会被搜索引擎怀疑是否有作弊的目的。
所以网站应该尽量避免使用除301之外的跳转。万不得已必须要使用时,跳转时间应该设置得长一点,而不能设置为零。比如Meta刷新,可以设置成这样:
<meta http-equiv="refresh" content="10;url=http://www.domain.com/">
用户打开页面10秒以后才跳转。这种有延时的跳转还有其他用处,比如用户注册网站账号或订阅电子杂志后显示的感谢页面就可以设置为10~20秒之后跳转到网站首页或其他合适的页面。
8.2.11 诱饵替换(Bait and Switch)
诱饵替换指的是作弊者先针对一些普通关键词制作页面获得排名后,页面再换成其他内容。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先针对比较容易的长尾关键词制作页面,获得排名和点击后,把页面全部换成与热门关键词相关的商业价值更高的内容。第二种是先针对普通正当的关键词制作内容,获得排名后页面换成非法、成人、赌博等内容。
我们经常在搜索引擎结果中看到这种现象,页面内容完全改变后(很多时候这种改变并不是诱饵替换,而是正当的业务更改),原来的页面排名并不会立即消失。甚至在搜索引擎重新抓取页面新内容后,也不会立即消失,而是维持一段时间。由于搜索引擎有这种记忆特性,再加上诱饵替换页面被重新抓取就需要一段时间,所以诱饵替换页面往往能在原来正当或比较容易的关键词搜索中保持一段时间的排名。
8.2.12 关键词堆积(Keyword Stuffing)
正如这个名词本身所提示的,关键词堆积指的是在页面上本来没有必要出现关键词的地方刻意重复或者说堆积关键词,寄希望于提高页面对关键词的相关度或关键词密度,进而提高排名。
关键词堆积的地方既可能是可见文字,也可能是用户看不见的文字,如:
● 网页标题标签
● 说明标签
● 关键词标签
● 页面可见正文
● 图片ALT文字
● 页面内部链接锚文字中,尤其容易出现在页脚部分
● 页面HTML代码中的评论部分
● 隐藏在表格中等
关键词堆积在程度上有很大区别,所以也是一个比较模糊的作弊概念。有的网站属于轻度堆积,比如标题本来可以写成通顺自然的“童装批发零售”,却偏要写成“童装,童装批发,童装零售”。
有的作弊者则走向极端,在页面标题、说明标签、甚至页脚处的可见文字中列出几百个关键词。更有甚者,堆积的关键词与本页面内容还可能无关,本来是卖童装的页面,却加上更热门、搜索次数更多的MP3、刘德华、小游戏等不相关关键词。作弊者的想法是搜索这些词的人数量巨大,希望自己撞大运能撞上几个。其实与页面内容无关的这种热门词,靠撞大运是撞不到的,反倒可能被搜索引擎认为是在作弊,连原本的内容都排不上去。
8.2.13 大规模站群
站群是很多SEO愿意使用的手法。自己制作一定数量的网站,既可以用来与其他网站交换链接,也可以用这些网站共同推一个主网站。由于站群是控制在自己手中,建立外部链接就容易多了。
站群的使用牵扯到一个度的问题,少量的网站,而且每个网站都有实质内容,搜索引擎不会因此惩罚或封杀。但是网站数量太大,因而网站质量必然很低时,搜索引擎就不能接受了。因为这样的站群唯一的目的就是影响搜索引擎排名,对用户已经没有什么价值了。大致上来说,几十个网站问题不大,但几百个甚至几千个网站,就会被认为是有作弊目的的站群了。
站群的准确判断有一定难度。SEO人员为了避免被判断为站群,应该使用不同公司的主机,不同的域名注册信息,不同的网站模板,不同的网站内容,网站之间尽量减少交叉链接。
8.2.14 利用高权重网站
我们都知道域名权重对搜索引擎排名作用很大,有时候甚至大到了夸张的程度。英文维基百科在Google的疯狂排名就是这种机制的产物之一,不管用户搜索什么词,几乎总能在前面看到维基百科的条目。
很多黑帽灰帽自然会利用搜索引擎的这种算法特性为自己服务,自己的域名排名实在有困难时,利用别人的已经具备高权重的域名为自己服务。方式既可以是建链接到自己的网站,也可以直接用高权重域名的网页排名。
几年前,在维基百科建页面、建链接是不少黑帽乐此不疲的事。维基百科权重高,可以自由创建条目页面,自由加链接(链接长久保持在维基百科页面上难度很大,高级编辑和其他人都可能把链接删除),自由编辑,而且那时候导出外部链接没有NoFollow。现在维基百科给所有导出到外部的链接加了NoFollow,所以大部分作弊者没这么热心了。
被利用的高权重域名还包括那些免费但主流的博客托管商、图片分享网站、社会化网络等。很多人建立大量免费博客或社会化媒体网站账号,就是为了建设链接。
还有一种常用的黑帽手法是在大学网站上甚至政府机构网站上建网页。我们知道.edu和.gov域名往往有不一般的权重,黑帽SEO通过各种方式在教育或政府机构网站上建立一些网页,获得排名后再连到自己的网站,或者直接做转向把流量导入到自己网站。
这些作弊页面和大学或政府网站本身基本上没有任何关系。我们经常看到伟哥、类胆固醇药物、赌博、减肥、治脱发等高竞争度的关键词,排在最前面的是一堆大学的二级域名页面,这种页面99%是作弊者放上去的,靠域名权重获得好的排名。当然,搜索引擎也一直修正算法,清理这些寄生在大学域名的页面。
怎样在大学域名上做网页呢?可以有很多方法。比如:
● 很多大学学生都可以在学校网站上自由创建个人网页,金钱、个人关系等就都可以派上用场了。
● 几乎所有大学老师都有在本校域名上的个人网页,很多教授的网页权重是相当高的。
● 有的大学网站可以自由发布消息,如分类广告、招聘信息等。
● 有的大学网站用的是现成的CMS系统,这些系统有的允许未经认证的用户自由创建账户,有的有安全漏洞,如果你熟悉它的CMS系统,能找到方法创建账户。
● 当然还有的是直接黑进去了。
另外,有些大公司网站也并不像我们外人想象得那样纯洁无瑕。比如福布斯这样的大公司网站上就有莫名其妙的孤立的网页在宣传某种药物。怎么得来的呢?只有他们内部的人知道。
有时候利用高权重域名不一定是为给自己排名,也可能是为了打击对手,间接提高自己流量。举一个灰帽的例子。比如维基百科权重这么高,如果有些词你实在排不上去,而对手网站排在前面,就有人创建维基百科页面,然后在维基其他页面连向创建的新网页。维基内部链接并没有NoFollow,链接权重传递通畅,内部链接是维基百科本身排名好的原因之一。
绝大部分站长自己的域名权重不高,但维基百科的页面做得适当的话,可以战胜其他绝大部分网站。维基百科的页面排名上升要简单得多,既打击了对手,也可以再想办法引导些流量到自己网站。
这个手法的坏处是,一旦你把维基页面做上去,自己想再超过它,也是难上加难了。
8.3 搜索引擎惩罚
从上面介绍的常见SEO作弊手法可以看出,黑帽与白帽之间的界限有时并不明显。看似作弊的手法,也很可能是因为疏忽或站长并不了解什么方法被搜索引擎认为是作弊。有的时候也可能是竞争对手有意陷害,比如垃圾链接,搜索引擎并不能百分之百正确判断出留在论坛、博客上的垃圾留言是谁制造的。再比如关键词堆积,多大数量、多高频率的堆积才被认为是作弊,也很难有个明确的标准。
搜索引擎也明白这一点,所以网站上出现单一涉嫌作弊的技巧,并不一定就会导致惩罚。不同作弊技术风险高低也不相同,导致的惩罚力度也不一样。
8.3.1 作弊的积分制
搜索引擎的作弊惩罚机制类似一个积分系统,每出现一个涉嫌作弊的地方,就给网站加一些作弊积分。当网站的作弊积分达到一定程度时,才给予不同程度的惩罚。
采取积分制另一个原因是,作弊的网站常常使用多种作弊手法,而不会只用一种。网站上出现一定程度的关键词堆积,或者偶尔链接向一个坏邻居,还都可以解释为疏忽。但如果又关键词堆积,又有大量垃圾链接,还有买卖链接,网站还是站群的一部分,针对关键词又是那些热门又敏感的,就很难用疏忽和不了解来解释了。
举一个真实被惩罚网站的例子。
这是个卖家具的英国网站,站长发现他的网站被惩罚,Google排名下降40~60位,所以在Google帮助论坛发帖寻求帮助。
Matt Cutts很少在Google帮助论坛里回复,不过这次Matt Cutts发了一个回复,问发帖的站长是不是使用了不自然的建立外部链接的方法,如果有的话,应该特别注意。Matt还特意举了个例子,是不是有赞助WordPress模板?这些赞助模板带来的链接被检测到以后,PR和投票权重会被去掉,所以可能造成网站排名下降。
这个回复大概会让很多人心惊肉跳。如果赞助WordPress模板里面的版权链接就能导致网站被惩罚,那么就意味着可以给竞争对手赞助一堆链接,消灭竞争对手。当然,赞助模板和自己设计模板提供给他人使用还有着微妙的区别。赞助意味着付了费,变成付费链接。但如果这就是被惩罚的原因,Google怎么知道模板是赞助的还是自己设计的?不可能知道。
Matt Cutts的回复,促使我一直注意看这个帖子。后来的发展说明,设计或赞助WordPress模板本身并不是问题。
这个英国家具网站所赞助的模板很多是被用在了色情网站上。Matt Cutts给出了很具体的例子,如图8-1所示。
图8-1 WP模板大量用于色情网站
随着讨论,这个网站被发现有个论坛,论坛里面有很多垃圾内容。站主的辩解是,论坛并不完全受自己控制。很多人在签名及会员资料页留下色情网站链接,他也没办法。我以前的观察是,论坛如果不注意删除这些明显有问题的内容,会伤害论坛本身。毕竟你不能说对论坛完全没有控制。不过这也不是主要原因。
另一位Google员工JohnMu后来又发了个回复,提醒那位站长,除了清理自己的论坛,也应该清理一下这位站长留在其他论坛、博客和新闻网站的垃圾评论。这些垃圾评论都是些“我同意”、“我不同意”、“顶”之类的话,留言人的名字是以关键词为锚文字的链接。典型的垃圾评论链接。
看来Matt Cutts和JohnMu说话都比较含蓄,点到即止。JohnMu的评论让我意识到,实际情况恐怕和这位站长自称的完全不是一回事。检查一下这个站的反向链接,发现类似的垃圾博客、论坛评论数量很大,如图8-2所示。
图8-2 大量垃圾评论
同时我发现几个付费博客帖子,当然帖子里包含链接,比如图8-3所示帖子。
图8-3 付费博客帖子及链接
怀疑其是付费帖子的原因是,这个博客一会儿谈助听器,一会儿说迪斯尼乐园,一会儿说USB硬盘,一会儿又推荐英国家具网站,完全没主题,谁也不挨谁。而且没有什么评论,显然也没有什么人看这个博客。
这些作弊手法单独出现,一般也不会有严重后果。适当做做页面优化,留几个博客评论什么的,无伤大雅。但如果把作弊的十八般武艺全用上,作弊积分达到惩罚门槛,就很难辩解说是无辜的了。
8.3.2 不要学大网站
这种积分系统的惩罚门槛也很可能不是固定的,而是一个可以滑动的范围,不同的网站有不同的惩罚门槛。SEO人员必须理解的一点是,权重高的网站和成名网站能做的事,小网站不一定能做。经常在论坛中看到有人说,某某网站关键词堆积,也没见被惩罚,所以自己也要尝试一下。这对中小网站是很危险的。搜索引擎不是看不到大站的一些垃圾手法,只不过对大站的容忍度更高。
2006年,德国宝马网站因为隐藏文字被Google删除。但这只是杀一儆百,告诉SEO行业搜索引擎对作弊的态度。宝马网站被删除后很快就做出了反应,修改网站,拿下隐藏文字,又很快被重新收录。很多人猜测,宝马与Google之间其实有我们所不知道的沟通渠道,所以才能这么快解决问题。对一个普通站长来说,网站被删除或惩罚,几乎没办法了解具体原因,不具备任何沟通渠道,所以还是不试为妙。
同样在2006年,纽约日报网站被发现使用了隐藏页面,但是也没有被惩罚。在这个意义上说,世界确实是不公平的。千万不能因为大站这么做,普通站长就跟着学习。
从某种意义上说,对大站名站容忍度更高是为了搜索引擎本身的用户体验,因为用户本来就期望看到大站的内容。如果搜索新闻内容时很难看到新浪、搜狐的页面,用户不会认为新浪、搜狐出了问题,而会认为这个搜索引擎不好,搜不到要找的新闻。
8.3.3 不要存侥幸心理
对搜索引擎来说,目标并不是百分之百消除垃圾和作弊,而是通过算法自动检测出大部分垃圾就足够了。只要搜索引擎用户不会在搜索结果中面对大量没有价值和意义的网站,就已经足够好了。所以一些网站采用作弊手法没有被发现,或者发现了也没有被惩罚。
但今天不惩罚,不意味着今后也一定不会被惩罚。搜索引擎反垃圾团队是质量控制很重要的一部分,他们的检测算法在不断改进中,一旦找到不会伤及无辜的检测和惩罚方式,搜索引擎对作弊就会毫不留情的下手。因为作弊和垃圾网站伤害的是搜索质量,这是搜索引擎黏住用户、保持和增加市场份额的根本所在,SEO人员切不可有侥幸心理。
8.3.4 搜索引擎惩罚的种类
搜索引擎惩罚的形式很多,其中最容易判断的是整站删除。使用site:指令搜索域名,如果网站完全没有被收录,就可以肯定是这几种情况:
● robots.txt文件有问题,禁止搜索引擎收录。
● 服务器问题,使网站无法被搜索引擎抓取。
● 严重作弊行为被删除。
● 违法内容(如侵犯版权)被投诉后删除。
有的网站只是在搜索最主要关键词时被惩罚,其他次要关键词和长尾词排名不变。这种情况往往是外部链接优化过度或垃圾链接造成的,其中高度集中的锚文字是主要原因之一。
有的网站是所有的关键词全面排名下降。这里所说的下降是指大幅下降,比如从前十降到几十页以后。如果只是从第一页降到第二页,一般不是被惩罚,而很可能是算法变动或竞争对手优化得当排到了前面。
Google也有的时候惩罚并不针对排名,而只是针对网站PR值。很多因为链接买卖而被Google惩罚的网站,都只是工具条PR值下降很多,但网站排名和搜索流量都没有什么变化。尤其出售链接的网站经常是这种现象。Google的目的只是让他们没办法再靠PR值出售链接。
还有一种惩罚是排名下降固定数值。SEO行业人员对一些名称一定都不陌生。比如负6惩罚,负30,负950等,指的都是Google对一批网站排名下降固定名次。百度近一两年也有著名的11位现象。这里只简单介绍Google负30惩罚。
负30惩罚名称源自2006年10月一个站长在站长世界(webmasterworld.com)发的帖子。楼主发现他的一个网站很长时间排名第一,不过近几天排名降到31,整整下降30位,并且排名稳稳的就停在那里了。不少跟帖的人也发现类似问题,都是原来排名第一的网页,下降整整30位。
有的人认为,这种负30惩罚和链接锚文字过度优化有关,有的人认为和Google的人工审查有关。
被称为小Matt Cutts的Adam在Google帮助论坛回答这个问题时说:
● 你是不是确认你的网站提供独特的内容?
● 大部分用户是不是觉得你的网站比其他网站更有用?
● 你的网站是否遵守了Google的站长指南?
有人继续问,Adam说的这三条好像并没回答问题。Adam再次强调说,这三条已经清楚地解释了这个问题。Adam并没有承认也没有否认这种惩罚是否真实存在,而是直接列出了可能的原因,一般认为这是暗示负30惩罚是存在的。他列出的三条原因都是老生常谈,却很符合逻辑。
8.3.5 搜索引擎惩罚的检测
首先要明确的是,搜索引擎惩罚并不容易检测。网站一些关键词排名下降,流量下降,到底是因为被惩罚还是因为搜索引擎算法变动?或者有新的竞争对手加入进来?或者现有的竞争对手加强了SEO?还是因为外部链接权重降低?这些情况之间很难准确区分。
下面几种方法可以参考,帮助站长进行判断。
1.使用site:指令搜索网站域名
site:dunsh.org
如果没有任何结果,这是最简单的,网站被严重惩罚删除了。
2.搜索网站名称
在搜索引擎搜索网站名称,如果排在第一的不是你的官方网站,通常说明网站被惩罚了。当然这里所说的网站名称,不能是那种很宽泛的随意起的名称,像“计算机网”、“冶金网”之类的,而必须是真正的独特的网站名称或公司名称,如“点石互动”、“SEO每天一贴”。
3.网管工具
Google、雅虎、微软必应都提供网站管理员工具,百度在2010年4月也开始内测网管工具。强烈建议所有站长都注册网管工具账号,验证自己的网站。这些网管工具会提供非常有用的信息,帮助站长判断网站是否有问题。尤其是Google网管工具,还会通知站长网站是否有作弊、病毒等情况。
4.搜索网站上特有的文字
和搜索网站名称类似,搜索一段只有自己网站上才有的特定文字,比如电话号码、邮件地址、备案号、联系地址等,如果排在第一的不是你的网站,说明网站被某种形式的惩罚了。
5.全面跟踪关键词排名
如果网站全部或大部分本来有排名的关键词全面大幅下降,很可能说明网站被惩罚。这里要强调的是“全面”记录跟踪关键词排名。很多时候网站一部分关键词排名下降,另一部分关键词排名上升或不变,这种情况一般并不是被惩罚。尤其是大中型网站,不同的关键词升升降降,一部分今天消失,另一部分明天上涨都很正常。只有在所有或大部分关键词全面排名下降时,才可能是惩罚。
6.检查日志
查看搜索引擎蜘蛛来访的次数、频率是否有变化。如果搜索引擎蜘蛛来访次数大幅下降,而网站本身规模和更新速度都没有变化,说明搜索引擎不再喜欢这个网站,很可能是因为某种形式的惩罚。
8.4 被惩罚了怎么办
经常在论坛里看到有人问,某某网站被惩罚了,大家帮忙看看是为什么。我也经常收到类似的邮件。
惩罚检测不容易,惩罚的恢复就更是一件头疼的事情。要想知道为什么被惩罚,纠正错误,恢复原有排名,必须非常清楚地知道这个网站以前做了什么?排名怎么样?流量怎么样?过去一段时间更改了什么东西?做了什么推广?惩罚的形式是哪种?这些详细情况都很难用一两段文字说清楚,所以给其他网站诊断惩罚问题是比较困难的。最了解自己网站的是站长自己。
下面这些方法可以参考。
首先,如果被惩罚的网站确实就是一个垃圾网站,那么原因很明确。只有做一个好的网站,对用户有益的网站,才能解决根本问题。一个内容全是转载、抄袭,外部链接全部是博客论坛垃圾链接的网站,很难有好的排名,不值得费时费力。
如果你认为自己的网站不是垃圾网站,确实是对用户有帮助的网站,却被惩罚,可以尝试以下方法。
1.检查robots.txt文件
这是一个看似不可能,却常常发生的导致惩罚的原因。尤其是网站被全部删除时,更是要仔细检查robots.txt文件。不仅要人工查看代码,还要用Google网管工具验证是否有错误,造成禁止搜索引擎收录某些目录和页面。
2.检查服务器上其他网站
虽然搜索引擎一般不会因为站长使用的服务器上有其他作弊网站而惩罚服务器上其他网站,但是现在垃圾和作弊网站数目巨大,如果刚好有一个拥有大批垃圾网站的站长和你使用同一架服务器,服务器上大部分网站都是作弊和被惩罚的,那么你的网站也可能被连累。使用这个工具查看服务器上还有其他哪些网站:
随机挑选一部分,查看一下收录和主要关键词排名情况。如果很多网站都有问题,那么尽早换主机提供商。
3.检查网站是否使用了转向
除了301转向,其他Meta更新,JS转向都有可能被怀疑为作弊,哪怕站长的本意和想达到的目的其实与SEO作弊无关。如果网站上存在大量转向,尽快删除。实际上,一个设计得当的网站根本没有多少必要使用转向。
4.检查页面Meta部分代码
检查页面Meta部分是否有noindex:
和robots文件一样,这也是看似不会犯,但真的有人犯的错误。可能是公司其他部门人员加上去的,也可能是竞争对手黑进网站加上去的,还有可能是网站测试时加上去,正式开通却忘了删除。
5.彻底检查网站是否优化过度
查看页面是否有任何关键词堆积的嫌疑?是否为了加内部链接而加内部链接?是否锚文字过度集中?是否页脚出现对用户毫无意义、只为搜索引擎准备的链接和文字?有过度优化的地方,下决心“去优化”(减少优化)。很多关键词全面下降就是优化过度造成的,掌握优化的度是合格SEO人员必须亲身体验一遍的必经之路。
6.少安毋躁,切莫轻举妄动
如果确信自己网站没有作弊,遇到排名下降,切忌轻举妄动,不要忙着修改网站,先观察几天甚至几星期再说。排名下降不一定就是自己网站的问题,搜索引擎不断改变算法,有时推出新算法,监控数据表明新算法效果不好,过几天又改回去了。
有时排名下降正是搜索引擎对网站的考验,坚持按兵不动一段时间,搜索引擎就知道是个正常网站。一遇到排名波动网站就修改,反倒会引起搜索引擎的特别注意,这是一个刻意在做优化的网站。真正为用户而做,而不是为搜索引擎而做的网站,基本上无须关心排名波动,这种网站才会得到搜索引擎的青睐。
7.检查服务器头信息
虽然用户访问网站时看不出问题,页面正常显示,但搜索引擎访问时,服务器返回的头信息却可能有问题。我以前就遇到过客户的网站,访问完全看不出问题,但用服务器头信息检查工具查看时,返回的全是404代码,或者完全没有反应。
本书SEO工具部分介绍了检查服务器头信息的线上工具。Google网管工具也刚刚增加了新功能,站长可以看到Google蜘蛛访问自己网站某个页面时抓取的内容,不仅可以查看头信息是否正确,还可以检查页面是否被黑客加上了病毒代码。
8.检查删除可疑链接
所谓可疑的链接包括:
● 大量交换友情链接
● 页脚上出现的只为搜索引擎准备的内部链接
● 买卖链接
● 连向坏邻居的链接
● 自己网站的大量交叉链接
● 与网站主题内容无关的导出链接等
这些链接看似不算严重作弊,但是与其他有作弊嫌疑的手法加起来,就可能使网站作弊分值达到被惩罚门槛。
9.检查是否有重复内容
包括网站本身不同URL上的相同内容,也包括与其他网站相同的内容。既可能是转载、抄袭造成的重复内容,也可能是技术原因造成的重复内容。如果一个网站从一开始就以转载、抄袭为主,被惩罚是应该的。加强原创内容是一个网站刚开始时必不可少的过程。
10.知道什么时候该放弃
被搜索引擎严重惩罚的网站,能恢复的可能性不高。不要说站长经常弄不清楚为什么被惩罚,所以也无法完全改正,就算很清楚为什么被惩罚,清除了所有作弊内容,也未必得到搜索引擎的原谅。有时候网站排名恢复是惩罚两三年之后的事了,有的时候根本没机会恢复。所以,很多时候尝试恢复还不如放弃,重新开始一个新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