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s(六)——来到硅谷

    1996 年的春天,Linux 顺利发布了 2.0 版本。是年林纳斯 27 岁,这个芬兰小子已经慢慢厌倦了芬兰平淡无奇的日子和不眠不休的编程生活。对于一个技术天才来说,创造一套新的技术体系就像艺术家完成一个雕像一样,当一块粗砺的岩石在他的亲手打磨下逐渐显山露水,展现出其完美容颜的时候,后续的修修补补会让这些天才产生倦怠的感觉。他们需要更快的剑、更高的山和更强大的对手。尤其是期间林纳斯访问过两次美国之后,这种感觉变得愈发不可阻挡了。

    说起来美国确实是个神奇的国度,这样一个移民国家中,居住了各种从不同国度不远万里跨海而来的种族,每个种族无论在基因上还是文化上都具有原来国家的特质,这些特质相互融合与对抗,让这块大陆上的人民更锐意进取,更开放,更自由,他们愿意去追求和接纳美好的事物,最终一不留神把美国搞成了世界文化的大熔炉,而开放的文化和环境又极大地激发了人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近代和现代的科技成果几乎全部源于美国,要么是美国人搞的,要么是外国人在美国搞的。所以有时候我们也不用顾影自怜,嘲笑自己没有国产的操作系统和编程语言,因为其他国家也没有,或很少有,芬兰好不容易出了个天才少年,也没好好珍惜,最终落了个“流落”异国他乡的下场。

    林纳斯一到美国就被这块新大陆吸引了,一切都是那么地新鲜和美好,他的感受与你第一次出国后在微信朋友圈发的“天是那么地蓝,云是那么地白”是一样一样的。林纳斯在自传中写道:

    当时,摩门教的 150 周年纪念活动才刚过了没几年,所以他们主要的教堂都拾掇得干干净净的,白得发亮。在欧洲,由于历经岁月蹉跎,所有的教堂都显得老态龙钟,斑驳陆离。看惯了欧洲的教堂,再一看摩门教堂,这白得发亮的墙让我联想到迪斯尼乐园!它看起来不像是教堂,更像是童话里的城堡。我记得我从金门大桥上徒步走过,边走边望着对岸的马林岬,兴奋极了,巴不得一步走到对面,在群山的怀抱中畅行。不过,等我总算走到马林岬那一边的时候,已经累得走不动了,什么群山和畅行早就抛诸脑后了。当时我肯定料想不到,差不多六年之后,我会坐在海风拂面的马林岬群山顶峰,一边俯瞰着太平洋、旧金山市、旧金山湾、金门大桥以及笼罩着这一 切的雾霭,一边对大卫的录音机诉说这一切。

    从美国回到芬兰之后,林纳斯对自己说: “我要去美国。”

    当林纳斯透露出自己的就业计划之后,马上有多家公司递来橄榄枝,其中包括著名的 Linux 公司 Red Hat。这种感觉是如此美妙,就像你刚刚掏出一支香烟,面前已是千百个打火机舞动。但是林纳斯本着不加入任何一家 Linux 公司的原则,拒绝了 Red Hat,参加了另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公司的面试。这家公司叫做 Transmeta,中译名“全美达” ,你们可以从维基百科上查到这家公司,不过我打赌,知道这家公司的读者不会超过千分之一。这并不是咱们孤陋寡闻,因为美国人民刚开始也不知道这家公司在干嘛,全美达官网在 1997 年中上线,两年半后网站的建设情况是“This web page is not yet here” ,又过了很久人们才从内部员工透露出的一点信息得知,这家公司似乎是搞处理器的。这是我所知道的唯一一家保密措施强过苹果的公司,如果不是林纳斯,这家公司就像是根本没有存在过。

    就是这样一家公司,面试了在开源社区名满天下的技术天才、Linux 操作系统的缔造者林纳斯,并且将其招至麾下,一待就是六年。从某种程度上,这六年严重地影响了 Linux 操作系统前行的脚步,因为林纳斯没有足够的时间开发 Linux 了。

    虽然根据全美达与林纳斯的协议,他可以继续从事 Linux 的开发,而且他确实也想这么做,比如白天为全美达工作,编写 X86 解释程序,晚上继续 Linux 的伟大事业。不过真实的情况是,晚上丫睡着了……

    关于加班和睡眠,林纳斯是这么解释的:

    有些人喜欢加班加点干活,非得轮上两班、三班甚至四班的活儿不可。我不是那种人。不管是全美达的项目还是 Linux 的任务,我都不会牺牲睡眠时间。好吧,如果你非要听真话,其实是我非常爱睡觉。总之,林纳斯第一次从互联网上消失了,很多悲观的开发者纷纷奔走相告,林纳斯这小子是不是被招安了?丫开始为商业公司干活了,Linux 作为自由软件是不是已经濒临死亡了?每当这时候林纳斯就会出来给大家打打气说,哥还在呢,只不过刚睡醒……

    关于林纳斯的这段经历,曾经在硅谷工作过的一位朋友给我提供了一些文字,大意是这样的:

    每次想起林纳斯这段经历,我都要感慨万千。第一次得知林纳斯虎落硅谷的事是在 2002 年夏天,当地的《水星报》记者先是把林纳斯大吹一通,然后说他从芬兰老家搬到美国,就职于全美达已五年有余,但 H1 移民仍然停留在劳工卡初级阶段,六年期满就要打道回府了。
    当时这份报纸的读者大概有一半人有 H1 经历,然后这一半人里的一半都知道 Linux 是啥东东,但是从未听说过全美达是何方神圣,这货居然把一代技术英雄扣在那儿为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资本家作苦力,导制全球开源事业停滞不前,真是胆大包天啊!于是很多读者跑到《水星报》去说,像林纳斯这样的天才愿意移民到美国,布什亲自开飞机去接都不为过,怎么可以被移民局压了五年呢……

    还好,林纳斯在 2003 年离开了这个叫做“全美达”的公司,受聘于开放源代码开发实验室(OSDL: Open Source Development Labs, Inc) ,重新统领开源世界的各路英豪,全力开发 Linux 内核,Linux 再次焕发出勃勃生机,这一次,它要引领的是互联网的技术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