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诗囚孟郊:讲究字句的强迫症诗人
在上一本《半小时漫画唐诗》里,咱们讲了唐诗的巅峰——盛唐诗歌。接下来自然就要接着唠:
中唐诗歌咋回事?
我们说过很多次,安史之乱 啪叽一下,把巅峰时代的唐王朝拉进了万丈深渊,因此,安史之乱也是盛唐 和中唐 的分界线。
盛唐时期,国力强盛,人民精神风貌倍儿好,盛唐诗歌也是乐观、积极、自信,充满正能量的。
仰天大笑出门去,
我辈岂是蓬蒿人。
——节选自《南陵别儿童入京》李白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节选自《从军行》王昌龄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节选自《田家元日》孟浩然
当然,还有个赶上盛唐尾巴的诗人。
这个人就是杜甫, 诗歌的集大成者,现实主义 风格的代表人物。杜甫的诗写了很多现实问题,也为后来的中唐诗歌奠定了基础。
经历了安史之乱的中唐,仿佛到了“中年危机”:国家衰弱,人民穷困,社会治安差,动不动还闹分裂,当年的豪情壮志都没了。中唐诗歌就变成了这样: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悯农》李绅
慈母手中线,
游子身上衣。
——节选自《游子吟》孟郊
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
——节选自《琵琶行》白居易
如果用一幅图来总结盛唐诗歌和中唐诗歌的话,那就是:
虽然和盛唐的气势没法比,但中唐时期还是发展出了很多著名的诗歌流派。
安史之乱结束后,诗歌创作进入了四十年的低谷期。 接着,皇帝唐宪宗 上台,他把大唐治理得不错,文体两开花,大唐的诗歌创作也进入了繁荣期。在这个时期,主要有两大诗歌流派:
代表诗人:韩愈、孟郊。
风格奇特,
放飞自我。
代表诗人:白居易、元稹。
风格通俗易懂,
重视用户体验。
在这四个人中,韩孟诗派 的孟郊 年龄最大,我们先来聊聊他。
一、三考进士
孟郊的家境不咋的,爹爹是个基层公务员。据说孟郊小时候有点奇葩,不怎么合群,进入青春期后,脑回路更加清奇,直接去嵩山隐居。
不过,一个人生活久了总会腻。过了几年,已经快三十岁的孟郊下了山,如同一匹脱缰的野马,四处游玩交朋友。
别看孟郊年纪不大,结交的朋友来头不小,其中就有当时的著名诗人韦应物 和种茶大户陆羽。
然而,这些了不起的朋友,对孟郊的前途似乎没有提供什么帮助。事业心很强的孟郊,选择了一条艰苦的奋斗道路:
家里穷、没靠山的孟郊,本以为可以通过科举一步登天,可万万没想到,自己是逢考必挂 的体质。
孟郊第一次考进士,没考上。但幸运的是,他遇到了一辈子的好兄弟——
韩愈
韩愈是中唐时期一位非常重要的人物,官大、人好、威望高,外号中唐交际花。 他和孟郊开创了韩孟诗派, 还领导了古文运动。
对于孟郊和他的诗,韩愈喜欢得跟什么似的,逢人就夸奖。
然而孟郊并没有就此火起来,因为韩愈的欣赏对他的科举考试并没有什么帮助。
直到四十六岁,孟郊第三次参加科举考试,终于考中了进士。这一次,他太开心了,开心到啥程度呢?
昔日龌龊不足夸,
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
一日看尽长安花。
——《登科后》
这首诗的大意是,以前穷成狗都不算啥,如今当了进士,腰不酸了腿不疼了,小心情贼舒畅,骑着马儿跑得飞快,一天就能观赏完长安的所有花儿。
这首诗把人的喜悦之情,写得非常形象生动,春风得意 和走马观花 这两个成语就是从这儿来的。还有一种说法是,长安花指的其实是女人。
二、坎坷仕途
孟郊很快发现,社会太复杂,自己太天真。虽然中了进士,但是因为自己没后台,又不喜欢巴结上面,也就被分配到一个十八线的小县城做公安局长。
好朋友韩愈最了解孟郊,他送别孟郊上任的时候,写了一篇文章安慰孟郊:
东野之役于江南也,有若不释然者,
故吾道其命于天者以解之。
——节选自《送孟东野序》
(注:孟郊,字东野)
官再小,工作再无聊,也是要去上任的。体会了人生的艰难,更感觉亲情可贵,在这期间,他写了这一千古名篇:
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中小学生必背诗词
我们来逐句解析一下: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第一句就点明:正是针线 和衣服, 这两件看似常见的东西,把母子紧紧联系在了一起。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母亲临行前缝衣服,只是缝衣服吗?其实当时有这样一个风俗,把衣服缝得越密,出门在外的人,就能越早回家。
其实在古代,儿子一旦去参加科举,农活家务就会基本落在父母身上,所以父母的付出要比想象的多很多。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最后这句,把母爱比作春天的阳光,把子女比作刚长出的小草,意思是母爱的伟大,子女们一辈子都报答不了。
感动过后,咱们继续来看孟郊。这个老哥觉得坐办公室实在太无聊了,于是,孟郊做了一个所有同学都想做,但是却不敢做的事——翘班。
而且这种事特别容易上瘾,根本停不下来,完全放飞自我。
孟郊的领导实在看不下去了,就找了个临时工代替他,要求孟郊把自己一半的工资分给临时工。孟郊觉得既没有面子又挣得少,不久就辞职了。
此后,孟郊又屡次为官,但是也算不上开心,后来又遭遇丧子之痛。最后,六十四岁的他,去世于赴任的路上。
孟郊这辈子混得不咋的,出了名地穷困潦倒。话说有一次孟郊搬家,他从朋友那里借搬家的车子,结果发现自己的家具还没有车子多。
借车载家具,家具少于车。
借者莫弹指,贫穷何足嗟。
百年徒役走,万事尽随花。
——《借车》
不过在中唐诗歌江湖中,他的地位却很高。除了和韩愈起开创了韩孟诗派, 他还和另一位诗人贾岛, 并称——
郊寒岛瘦, 其实是说他俩的诗在遣词造句上非常讲究,许多字词都经过反复琢磨。正因为如此,他们的一些字词能给人一种神奇的感觉。
南山塞天地,
日月石上生。
——节选自《游终南山》
这里的塞 和生 两个字,用得非常传神,从常人想不到的角度,把终南山的高大雄伟展现得淋漓尽致。
因为孟郊写诗的时候,强迫症特别严重,总会揪着几个字反复推敲,就好像成了诗的囚徒一样,所以他被后人称为诗囚。
夜学晓不休,苦吟鬼神愁。
如何不自闲,心与身为仇。
——节选自《夜感自遣》
这几句诗是孟郊在讲自己写诗的时候,日夜不停地反复推敲各种细节,快把自己给逼疯了。
除了写法上很讲究,孟郊诗歌的内容也有很大创新。
前面提到过,中唐诗歌的风格是眼前的苟且, 而孟郊就是这方面的典型代表。
比如,孟郊会写一些生活中的小事,来展现普通人日常生活中感动人心的点点滴滴,除了最有名的《游子吟》,还有:
心心复心心,结爱务在深。
一度欲离别,千回结衣襟。
——节选自《结爱》
这几句诗写的是普通男女的爱情,虽然很朴素,但是很能引起大家的共鸣。
除了感人小事,孟郊也会非常硬核地批判政治腐败,揭露民生疾苦。
无火炙地眠,半夜皆立号。
冷箭何处来,棘针风骚骚。
霜吹破四壁,苦痛不可逃。
——节选自《寒地百姓吟》
短短的六句诗,就把冬天老百姓受冻的场景,描绘得像是发生在眼前一样。
孟郊虽然做过一些小官,但一直过着老百姓的生活。他的诗写出了老百姓的心声,可以说是当之无愧的人民艺术家。
也正是因为这个,闻一多 先生对他评价很高,认为他继承了杜甫的现实主义风格,并且进行了很好的发扬和创新。
我认为最能结合自己生活实践,继承、发扬了杜甫写实精神,为写实诗歌继续向前发展开出一条新路的,似乎应该是终生苦吟的孟东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