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悼亡诗圣手元稹

六、悼亡诗圣手元稹 - 图1

接下来要讲的这位诗人,非常优秀,故事很多,人们亲切地称他为白居易的好朋友。

六、悼亡诗圣手元稹 - 图2

咳咳……他就是和白居易并称“元白”、共同组成大唐诗坛国民级兄弟组合的诗人,他就是元稹。

六、悼亡诗圣手元稹 - 图3

下面,就让我们深入认识一下这位老兄,走进他充满故事的一生。

上半场:运气爆表,考试狂魔

元稹的祖辈都是做官的,可是他老爹很早就去世了,所以他的童年很清贫。不过,元稹的家族好歹也算是书香门第,而且他勤奋好学,所以该接受的教育一点也没有落下。

六、悼亡诗圣手元稹 - 图4

在当时,想要出人头地,最好的办法就是去做官。而家里如果没有背景,唯一的办法就是去参加科举考试。

六、悼亡诗圣手元稹 - 图5

当时科举考试有很多种,其中进士科 和明经科 最流行。

进士科更偏重时政,需要很强的洞察力和分析力;明经科更偏重对古代经典的记忆,说白了就是死记硬背,所以明经科比进士科好考得多。

于是,我们的主人公元稹,面对这种情况,毅然决然地选择了——

六、悼亡诗圣手元稹 - 图6

元稹一发中的,顺利考上明经。虽然说明经好考,但那也是相对进士来说的,考不上的人也一大把。而元稹那年才十五岁!

这大概相当于,初三的学生参加高考,结果就考上了一本。你还想怎么样?!

六、悼亡诗圣手元稹 - 图7

考上明经之后,还不能直接做官,中间需要过度一下,从基层做起。于是元稹开始去基层实习。据说就是在这个时候,元稹遇到了自己的初恋——传说中《西厢记》 的女主角崔莺莺。

六、悼亡诗圣手元稹 - 图8

六、悼亡诗圣手元稹 - 图9

另外有一种说法是,其实他的初恋不是大家闺秀崔莺莺,而是一个叫管儿的艺伎。

不管元稹的初恋是谁,初恋这种东西虽然美好,但也不能当饭吃,像元稹这样的穷小子,得先解决自己的事业问题才行。于是,元稹又去参加下一个考试了,这就是吏部考试。

六、悼亡诗圣手元稹 - 图10

六、悼亡诗圣手元稹 - 图11

按照唐朝的规定,考过科举之后还不能直接当官,需要再通过吏部考试,才能正式成为公务员。

而决定你能不能通过考试的,除了成绩之外,还有名气。所以考试之前,考生都会把自己的作品投稿给各路大V,希望他们能帮自己宣传宣传。

而元稹投稿的作品,就是引领了唐代传奇小说风潮,后来还被改编成《西厢记》的《莺莺传》。

六、悼亡诗圣手元稹 - 图12

六、悼亡诗圣手元稹 - 图13

整个小说大概就是一个渣男始乱终弃的故事。有说法称《莺莺传》中的男主角张生就是元稹自己。

这篇传奇小说问世之后,引起了轰动,元稹因此一炮而红,成了知名的网红作家。有了名气,再加上实力过硬,他顺利通过了吏部考试。

六、悼亡诗圣手元稹 - 图14

就在这个时候,元稹遇到了他生命之中最重要的男人和最重要的女人。

这个男人就是白居易, 跟元稹参加了同一届吏部考试,是元稹这辈子最好的朋友。两人心有灵犀,志同道合,常常写诗唱和。这些诗后来流传开来,风靡各地,也让两人成为当时诗坛上不折不扣的国民级兄弟组合。最后这些诗还编成了一本书叫《元白唱和集》。

六、悼亡诗圣手元稹 - 图15

这个女人就是韦丛, 名门闺秀,知书达礼。她跟元稹超恩爱的,结婚七年生了五个娃。

六、悼亡诗圣手元稹 - 图16

友情、爱情、事业三丰收,元稹眼看就要走上人生巅峰了。但是,还差临门一脚!

六、悼亡诗圣手元稹 - 图17

当时宦官专权,藩镇割据,大唐一副要死不活的样子。而元稹和白居易的官职是校书郎, 通常是三年一任,类似于文秘工作,虽然是个不错的起点,但没啥实事做。

他们觉得大唐乱成这个样子,自己当个校书郎啥意思也没有。要干,咱们就得干一票大的,当更大的官,管更多的事,才能拯救大唐!

于是,在校书郎的任期结束后,这两人一拍即合:再去考试!

六、悼亡诗圣手元稹 - 图18

考科举,不管是进士还是明经,都属于常科, 大概就是平时经常有的考试。

此外,还有一种考试,叫作制举, 是临时举办的考试,选拔特殊人才用的。要是能考上这个,那前途就更好了。

六、悼亡诗圣手元稹 - 图19

为了认真备考,元稹和白居易住到一个道观里。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俩顺利通过,元稹还考了第一名!

六、悼亡诗圣手元稹 - 图20

元稹三考三捷,顺利挤到了权力中心。但是,你以为考试成绩好,这辈子就稳了吗?不,社会的路,更滑!

六、悼亡诗圣手元稹 - 图21

下半场:家门不幸,屡次被贬

通过考试的元稹被任命为左拾遗。左拾遗这个官职就是给皇上纠错、提建议的,相当于国家指定的职业喷子。这个职位非常符合元稹愤青的性格,他一上任,就连续开炮,把朝廷上上下下的各种事情全数落了一遍。

六、悼亡诗圣手元稹 - 图22

结果呢?话太多当然容易得罪人。最终因为得罪了宰相,元稹被贬到地方上去了。

六、悼亡诗圣手元稹 - 图23

而就在这个时候,屋漏偏逢连夜雨,元稹的母亲去世了,悲痛的他回家守孝三年。

六、悼亡诗圣手元稹 - 图24

三年后,元稹重新出山,此时朝廷里还有赏识他的人,于是元稹就被提拔成了监察御史。 这个官虽然不大,但是实权不小,专门负责弹劾不法的官员甚至是皇族,所以这又是个随时可能踩雷的职位。

六、悼亡诗圣手元稹 - 图25

不过依着元稹的性格,他就乐意干这种活。上任之后他接到了一桩小案子,立马星夜兼程赶到四川把它办了。

元稹在办这桩小案子的时候,觉得这背后的水很深,必须查到底。于是他各方取证,平反冤假错案,把当地上上下下的官员,甚至是已经去世的节度使全都弹劾了一遍。

六、悼亡诗圣手元稹 - 图26

元稹握有真凭实据,再加上朝廷内部朋友的支持,这次事件取得了成功,但他也一下子得罪了许多官员。不久,元稹被排挤出了首都长安,扔到洛阳去当监察御史。

六、悼亡诗圣手元稹 - 图27

而就在这个时候,元稹又遭受了另一个巨大打击——他年仅二十七岁的妻子韦丛,去世了。

六、悼亡诗圣手元稹 - 图28

早年丧父,青年丧母,中年丧妻。不仅如此,元稹和韦丛的五个孩子,也只剩下一个女儿还活着,其他的全都夭折了。

可以说,元稹真是惨中惨。

六、悼亡诗圣手元稹 - 图29

俗话说,福无双至,祸不单行,这人一倒霉起来,根本停不下来。元稹生活上受挫,事业上更惨——他又被贬官啦!

而且这次贬官的理由,非!常!扯!淡!

话说元稹在洛阳又得罪人了,朝廷罚了他的薪水,还让他回长安接受处分。回长安的路上,元稹在一个驿站里过夜,当天恰好有一帮宦官也住了进来,他们让元稹把上房腾出来。元稹不干,结果就被宦官们揍了一顿,鞋都给打丢了。

六、悼亡诗圣手元稹 - 图30

元稹这个气啊,回到长安就向皇上告状。结果皇上护犊子,再加上许多大臣不喜欢元稹,最后朝廷不仅没有处罚那些宦官,反而把元稹给贬官了。

六、悼亡诗圣手元稹 - 图31

在这贬谪的十来年,元稹依然尽心尽力地工作。是金子,总是要发光的。后来老皇帝挂了,新皇帝唐穆宗 上台,把元稹召回了长安。

唐穆宗当太子的时候,就知道元稹很有才,是元稹的粉丝。所以唐穆宗一登基,很快就把元稹给召回来了。

六、悼亡诗圣手元稹 - 图32

六、悼亡诗圣手元稹 - 图33

还有一种说法是,元稹讨好了宦官,这才得以被召回。

元稹回到长安后,腰也不酸了,腿也不疼了,年轻时候的干劲又全都回来了,职位就像坐火箭一样飞升,有阵子甚至成了宰相。可就在这时候,又出了个幺蛾子。

有一年的科举考试,好多达官贵人都想把自己的关系户保送进去。后来由于名额分赃不均,这些达官贵人互相吵了起来,这个事儿就暴露了。这就是长庆科案。

六、悼亡诗圣手元稹 - 图34

在这个案子中,元稹坚决主张打击,而且咬着事情不放,这又把朝廷上上下下、里里外外的一大票人都得罪了。

六、悼亡诗圣手元稹 - 图35

六、悼亡诗圣手元稹 - 图36

另有说法是,在这次事件中,元稹是在借机打压竞争对手。

此后,他又遭诬陷,再次被贬,虽然也有过被重新起用的短暂经历,但是都没成什么气候。最终,元稹五十三岁时,病逝于武昌任上。

六、悼亡诗圣手元稹 - 图37

咱们简单粗暴地梳理了一遍元稹的一生,其实他这个人的八卦故事更精彩。元稹人帅有才是非多,风流无比。据说他跟大唐四大才女之二的薛涛和刘采春都曾有绯闻,而且写艳情诗那是一绝,跟白居易并称两大“老不正经”—— 六、悼亡诗圣手元稹 - 图38

咳咳……但是关于元稹的很多八卦,其实也没有“实锤”,这方面的争论很多。元稹这个人怎么样,咱们就不争论了,下面咱们来看看他的诗,到底好在哪里。

六、悼亡诗圣手元稹 - 图39

一、最深情的悼亡诗

元稹与妻子韦丛的感情非常好。韦丛下嫁给他,不管经历什么,都不离不弃,可以说是个难得的贤内助。

她的去世,让元稹非常难过。为此元稹写下了悼亡诗 中的经典《遣悲怀三首》 和《离思五首》 。诗比较长,在这里我们只给大家展示一下其中两首:

昔日戏言身后意,今朝都到眼前来。

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

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

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遣悲怀三首·其二》

从前开玩笑,商量我们去世以后的事儿,现在成了真事。你穿过的衣服我都施舍出去了,你用的针线盒我舍不得打开。一想到你,我对仆人都更好了,也曾因为梦到你而给你烧纸钱。我知道永别这种事人人都会经历,但是对曾经同贫贱共患难的夫妻来说,一旦永别,无论什么事都会引发悲伤。

六、悼亡诗圣手元稹 - 图40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离思五首·其四》

看过苍茫的大海,其他地方的水都不叫水;看过巫山的云雾,其他地方的云都不叫云。即使身处万花丛中,我也懒得回头看一眼,这一半是因为修道,一半是因为你。

六、悼亡诗圣手元稹 - 图41

六、悼亡诗圣手元稹 - 图42

意思就是,老婆你就好像沧海的水和巫山的云那么美,因为曾经拥有过你,所以后来我谁也看不上了。

另外友情提示:这是首悼亡诗,所以你们写情书的时候,最好不要乱用。

元稹的悼亡诗写得情真意切,不管他是不是真的专情,从这些诗句中我们还是能感受到他的深情,相信他是发自真心的。

二、“元白”与新乐府运动

元稹和白居易好得跟一个人似的,一天不见浑身难受。即便是因为贬官去到不同的地方,两人也都在疯狂地给对方写信。

六、悼亡诗圣手元稹 - 图43

当然,这两人日常也不光是在闲扯,他们还会经常讨论关于诗歌的一些问题,而且有着高度一致的认识——现实主义 才是王道!

嗯……这个想法,你是不是看着有点眼熟?没错,这个领域的代表人物就是:

六、悼亡诗圣手元稹 - 图44

杜甫的诗,在当时其实是很冷门的,元稹作为杜甫的粉丝,第一个站出来,为杜甫疯狂打cal l。他给杜甫写了个墓志铭,对他一顿猛吹,而且生怕吹得不够,还顺便把李白搬出来作对比。

时山东人李白……诚亦差肩于子美(杜甫,字子美)矣。至若铺陈终始……词气豪迈而风调清深……则李尚不能历其藩翰,况堂奥乎!

——节选自《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并序》

六、悼亡诗圣手元稹 - 图45

六、悼亡诗圣手元稹 - 图46

大概意思是,李白虽然诗写得不错,但比杜甫还是差点意思;如果说起结构铺陈,风格豪迈,那李白比杜甫就更差得远了。

而白居易呢,跟元稹是心有灵犀,但是他觉得,杜甫的现实主义还不够彻底。在给元稹的信里,白居易认为,彻底的现实主义,那应该是:

文章合为时而著,

歌诗合为事而作。

——节选自《与元九书》

(注:元九就是元稹)

六、悼亡诗圣手元稹 - 图47

大概意思就是,文章应该为时代而著作,诗歌应该为现实而创作。正是基于这种共同的理念,元稹和白居易以及其他几位朋友,共同领导了当时的文学改革—— 新乐府运动

六、悼亡诗圣手元稹 - 图48

六、悼亡诗圣手元稹 - 图49

这个运动的宗旨就是,恢复古代民间采诗的制度,效仿古代的乐府诗风格,多写点跟时政有关的作品,少搞那些虚的。

这场运动对文坛影响深远,而作为领导者,元白二人功不可没。至于白居易都干了点啥,那就是下一章的故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