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7 更多信息
万维网的极大成功意味着 HTTP 应用程序要继续在不同的语言和字符集之间交换更多的内容。更多关于多语言的多媒体这个重要但有些复杂的话题的信息,请参考下列资料来源。
16.7.1 附录
表 H-1 列出了在 IANA 注册的字符集标记。
表 G-1 列出了在 IANA 注册的语言标记。
表 G-2 列出了 ISO 639 中的语言代码。
表 G-3 列出了 ISO 3166 中的国家代码。
16.7.2 互联网的国际化
“Making the WWW Truly World Wide”(“使 WWW 真正遍布全球”)——W3C 国际化和本地化网站。
RFC 2396,“Uniform Resource Identifiers(URI):Generic Syntax”(“统一资源描述符:一般语法”),是 URI 的定义文档。该文档中包括了描述国际化 URI 中的字符集限制方面的章节。
- CJKV Information Processing(《中日韩越信息处理》)
Ken Lunde 著,由 O'Reilly & Associates 公司出版。CJKV 是亚洲语言的电子化字符处理方面的权威经典。亚洲语言的字符集多种多样、复杂难懂,但这本书详细介绍了大型字符集的各种标准技术。
RFC 2277,“IETF Policy on Character Sets and Languages”(“IETF 关于字符集和语言的策略”),其中记录了互联网工程指导组(Internet Engineering Steering Group,IESG)应用的当前策略,这些策略是为了配合互联网工程任务组(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IETF)帮助各种互联网协议使用多种语言和字符交换数据而做的标准化努力。
16.7.3 国际标准
IANA 中有已注册的各种名字和数字编号的库。其中的 Protocol Numbers and Assignments Directory(协议编号和分配目录)中包含了因特网上使用的已注册字符集记录。因为有关国际间通信的大部分工作都是在 ISO 的领域内,而不是因特网的团体完成的,所以 IANA 的这份列表算不上详尽。
RFC 3066,“Tags for the Identification of Languages”(“标识语言的标记”),描述了语言标记、它们的值,以及如何构造这些标记。
- “Codes for the representation of names of languages”(“表示语言名称的代码”)
ISO 639:1988 (E/F),国际标准化组织,第 1 版。
- “Codes for the representation of names of languages—Part 2: Alpha-3 code”(“表示语言名称的代码,第 2 部分:Alpha-3 代码”)
ISO 639-2:1998,ISO TC46/SC4 和 TC37/SC2 联合工作组,第 1 版。
- “Codes for the representation of names of countries”(“表示国家名称的代码”)
ISO 3166:1988 (E/F),国际标准化组织,第 3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