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 适应的技术
适应的技术,如分布式智能、弹性时间计算、生态位经济,以及教导式进化等,都唤起了机器中的有机性。在联结成为一个巨形回路之后,人造世界便稳固地滑向天生的世界。
提布斯对如何在制造业中模仿“天生世界”的研究使得他深信,随着工业活动变得越来越有机化,它将会变得——用一句现代的词儿来说就是——更“可持续发展”。想象一下,提布斯说道,我们正在推动肮脏的日常工业生产方式向具有生物特性的加工方式转化。绝大多数需要高温、高压环境的工厂,将会被运营在生物值范畴内的工厂所取代。“生物代谢主要以太阳能为燃料,在常温常压下运作,”提布斯在他1991年划时代的专题论文《工业生态学》中写道。“如果工业代谢也是如此的话,工厂作业安全方面就可能有巨大的收获。”热代表着快、猛和高效。冷代表着慢、稳和灵活。生命是冷的。制药公司正在进行一场革命,以生物工程酵母取代具有毒性和强力溶解性的化学品来制造药品。在制药厂保留高科技设备的同时,注入活性酵母汤剂中的基因则接手成为(生物制药的)引擎。利用细菌从废弃的尾矿中提取有用矿物是又一个生物过程取代机械过程的明证。这项工作在过去采取的方法既粗暴又破坏环境。
虽然生命构建在碳元素之上,它却不以碳为驱动力。碳驱动了工业的发展,同时伴以对大气的巨大影响。经燃烧释放入空气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污染物与燃料中的复合碳氢化合物成正比。含碳量越高就越糟糕。其实从燃料中获得的真正能量并不是来自碳氢化合物中的碳,而是它的氢。
古时候最好的燃料是木头。若论氢和碳的比例,木柴中碳约占91%。工业革命的高峰期,煤是主要的燃料,其中碳占50%。现代工厂使用的燃油其含碳量为33%,而正在兴起的清洁燃料天然气,其含碳比率是20%。提布斯解释道,“随着工业系统的进化,‘燃料’里的氢元素含量变得更高。从理论上说,纯氢会是最理想的‘清洁燃料’”。
将来的“氢能经济”会采用日光将水分解成氢和氧,然后将氢像天然气那样输送到各处,在需要能量的地方燃烧。这样一种对环境无害的无碳能源系统可以与植物细胞中以光为基础的能量体系相比拟。
通过推动工业生产流程向有机模式发展,仿生工程师们创建了一系列生态系统形式。其中一个极端是纯粹的自然生态系统,如高山草甸或是红树林沼泽。这些系统可以被看作是自顾自地生产生物量、氧气、粮食,还有成千上万稀奇古怪的有机化合物,其中一部分会被人类收获。另一个极端是纯粹的工业系统,合成那些自然界没有的或是存在量不多的复合物。在两个极端之间是一条混合生态系统带,比如湿地污水处理厂(利用微生物消化垃圾)或酿酒厂(利用活性酵母来酿造葡萄酒),而很快,生物工程工序就会利用基因工程来生产丝绸、维生素或胶黏剂。
基因工程和工业生态都预示着第三类仿生系统——部分是生物、部分是机器的系统。对各种各样能够生产我们所需的生物技术系统的想象才刚刚展开。
工业将无可避免地采用生物方式,这是因为:
◆ 它能用更少的材料造出更好的东西。如今,制造汽车、飞机、房屋、电脑等东西所消耗的材料都比二十年前要少,而产品的性能更高。未来为我们创造财富的大多数生产方式,都将会缩小至生物学的尺度和解析度,哪怕用这些方法生产出的是和红杉树一样的庞然大物。厂商们将体会到自然生物流程所具备的竞争力和创造力,进而驱使制造流程朝生物模式的方向发展。
◆ 今天,创造事物的复杂性已经达到了生物级别。自然是掌控复杂性的大师,在处理杂乱、反直观的网络方面给我们以无价的引导。未来的人造复杂系统为了能够运转,必然会有意识地注入有机原则。
◆ 大自然是不为所动的,所以必须去适应她。自然——她比我们还有我们的奇巧装置都大得多——为工业进展定下了基本的节奏。从长远来看,人造必须顺应自然。
◆ 自然界本身——基因和各种生命形式——与工业系统一样能够被工程化(或模式化)。这使得自然领域和人造/工业生态系统之间的鸿沟缩小了,工业能够更容易地投入和实现生物的模式。
任何人都可以看到,我们的世界正不断地用人造的小玩意儿来覆盖自己。但我们的社会在快速迈向人造世界的过程中,也同样快速地迈向生物世界。当电子小玩意多到令人眼花缭乱的时候,它们存在的主要目的是孕育一次真正的革命……生物学的革命。下个世纪中引领风骚的并非大家所鼓吹的硅,而是生物:老鼠,病毒,基因,生态学,进化,生命。
也不尽然准确。下个世纪真正的风流人物是超生物学:合成老鼠,电脑病毒,工程基因,工业生态,教导式进化,以及人工生命。(它们都是同一回事。)硅研究正一窝蜂地转向生物学。团队们热火朝天地竞相设计新型的计算机——它们不但能促进对自然的研究,且其自身也是自然的。
看看最近这些技术会和研讨会所透露出来的影影绰绰的信息吧:“自适应算法国际会议”(圣达菲,1992年4月),研究在电脑程序中融入有机体的灵活性;“生物计算”(蒙特利,1992年6月),声称“自然进化是一个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的计算进程”;“源于自然的并行解题”(布鲁塞尔,1992年9月),把自然当作一部超级电脑;“第五届基因算法国际会议”(圣地亚哥,1992年),模仿脱氧核糖核酸(DNA)的进化能力;还有数不清的关于神经网络的会议,致力于将脑神经元的独特构造作为学习模式来复现。
在未来十年间,那些出现在你的卧室、办公室以及车库里最令人吃惊的产品都会从这些开创性会议的思想中产生。
这里来讲讲世界的通俗史:非洲的稀树大草原孕育出人类的狩猎和采集者——从而诞生了最原始的生物学;狩猎采集者们发展出自然的农业和畜牧业;农民们孵化出机器时代;而工业家们则孵化出正在兴起的后工业物品。它到底是什么,我们还在试图弄清楚。不过,我把它称为天生和人造的联姻。
确切地说,下个纪元的特色是新生物学而不是仿生学,因为在任何有机体和机器的混成物中,尽管开端可能是势均力敌的,但生物学却总是能最终胜出。
生物学之所以总是胜出,是因为有机并不意味神圣。它并非生命体通过某种神秘方式传承下来的神圣状态。生物学是一个必然——近于数学的必然——所有复杂性归向的必然。它是一个欧米茄点〔21〕。在天生和人造缓慢的混合过程中,有机是一种显性性状,而机械是隐性性状。最终,获胜的总是生物逻辑。
注释
〔1〕 安东尼·高迪(Antonio Gaudi, 1852.06.25~1926.06.10):西班牙建筑师,塑性建筑流派的代表人物,属于现代主义建筑风格。
〔2〕 圣家族大教堂(the Sagrada Familia):又译作“神圣家族教堂”,简称“圣家堂”。
〔3〕 《杰森一家》(The Jetsons):美国动画片,初始创作于1962年到1963年间,风靡美国多年。杰森一家生活在2062年,是一个科技乌托邦的时代,里面有许多古怪的机器和异想天开的发明。
〔4〕 110伏的“营养果汁”:这里指电力。美国的民用电压是110伏特。
〔5〕 时间讯号加载在电线和电话线上:作者这里提到的是电力线上网技术(PLC-Power Line Communication or Power Line Carrier),指将数字信号加载在普通的电力线上,从而实现电力线和网线合一。这项技术目前仍处于推广期。
〔6〕 智能房屋(smart house,也作smart building或smart home):指借助中央电脑来对环境、设备和电器进行程序控制的建筑。
〔7〕 美国一些地方的居民用电实行分时电价,高峰期的电价贵。通过提高峰谷价比率,有效地把高峰负荷移到低谷。
〔8〕 比尔·盖茨的住宅是典型的智能房屋,于1990年动工,耗时七年,花费六千万美元,在作者写作该书时尚未完工。
〔9〕 帕罗奥多研究中心(PARC,Palo Alto Research Center, Inc.):原施乐帕罗奥多研究中心(Xerox Palo Alto Research Center),曾是施乐公司最重要的研究机构,成立于1970年。在这里诞生了许多现代计算机技术,包括:个人电脑、激光打印机、鼠标、以太网、图形用户界面、Smalltalk、页面描述语言Interpress(PostScript的先驱)、图標和下拉菜单、所见即所得文本编辑器、语音压缩技术,等等。帕罗奥多研究中心在2002年1月4日起成为独立公司。
〔10〕 未加以充分利用的技术:这里应该是指图形用户界面(GUI-Graphical User Interface)。苹果计算机是第一款商业上成功的GUI产品,它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施乐研究中心的成果。施乐曾获许购买苹果公司上市前的股票,作为交换条件,施乐允许苹果的工程师访问其研究中心,并理解苹果可能开发其GUI产品。后来,在苹果起诉微软侵犯其GUI“观感”的著作权官司中,施乐也起诉苹果侵权。但后来由于施乐提起诉讼过晚,超过了有效期,因而案件被裁撤。
〔11〕 马克·威瑟(Mark Weiser, 1952.07.23~1999.04.27):施乐公司帕洛阿尔托研究中心的首席科学家,被公认为是普适计算之父,1999年死于胃癌。
〔12〕 《微宇宙》:Microcosm
〔13〕 普适计算(Ubiquitous Computing,也作Pervasive Computing):由已故施乐帕罗奥多研究中心计算机科学实验室主任马克·威瑟及其研究小组于1980年代末(另一说是1990年代初)提出,1990年代末得到广泛关注。一般认为,现在流行的“云计算”(Cloud Computing)概念是普适计算下的一个子概念,是一个具体应用。
〔14〕 《囚犯》(The Prisoner):首播于1967年的英国电视系列片。2009年11月在美国AMC频道开始播放重拍的电视迷你剧。
〔15〕 贝尔通信研究(Bellcore-Bell Communication Research):贝尔通信研究起始于1984年,当时美国电话电报公司(AT&T)分裂成七家区域性贝尔自营公司。贝尔通信研究的财政收入来源于各区域性的贝尔自营公司,它为这些区域性的自营公司提供标准协调。
〔16〕 哈丁·提布斯(Hardin Tibbs):活跃于澳、欧、美三大陆的管理顾问,期货研究员。他是一位内行的策略分析师,具有产品研发及可视通讯设计方面的背景。
〔17〕 罗伯特·福罗什(Robert Frosch, 1928.05.22~ ):美国科学家,哥伦比亚大学理论物理硕士,出生于纽约。1977年至1981年间在卡特总统任内担任NASA第五任行政官。担任过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席。
〔18〕 凯夫拉纤维:是美国杜邦公司与上世纪六十年代研制出来的一种新型复合材料,具有密度低、强度高、韧性好、耐高温、易于加工和成型的特点,常被用在防弹衣和坦克的防护装甲上。
〔19〕 聚碳酸酯:是日常常见的一种材料,由于其抗冲击性好,且无色透明,常被用来生产光碟、眼镜片、防弹玻璃等。
〔20〕 及时生产系统(Just-In-Time System或JIT System):是日本丰田汽车厂提出的一种生产体系模式,属于拉动式系统(Pull System)。在传统的推动式系统(Push System)中,根据市场预测制定生产计划,采购原料,安排生产,产品送入库存,再由库存来推动销售。而在拉动式系统中,由客户订单拉动生产,再拉动原料和配件采购,从而实现零库存。
〔21〕 欧米茄点(Omega Point):基督教中用来描述宇宙进化的终点,在这个点上,复杂性和意识觉悟都达到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