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4 土狼般的自我进化
对进化之进化可作如下概述。起初,进化启动了各色自我复制,产生足够的数量以诱发自然选择。一旦数量膨胀,定向的突变就逐渐重要起来。接下来,共生开始成为进化的主要推动者和振荡器,依靠自然选择产生的变化来滋养。随着形态的增大,对形态的制约开始形成。随着基因组长度的增长,内部选择开始控制基因组。随着基因的集结,物种形成和物种级别的选择即行闯入。由于生物体拥有了足够的复杂性,行为和肢体的进化显露出来。最终,智力萌芽,拉马克式的文明进化取而代之。随着人类引入基因工程和自编程的机器人,地球上的进化将继续进化。
因此,生命的历史,就是一个由各种进化组成的进程,而这些进化则是由不断扩展的生命复杂性所驱动的。由于生命变得越来越层次化——基因、细胞、组织、物种——进化也改变了其对象。耶鲁大学的生物学家利奥·巴斯称,在进化之进化的每一个阶段,受制于自然选择的单位层级在提高。巴斯写道:“生命的历史就是一个选择不同单位的历史。”自然选择选择的是个体;巴斯认为构成个体的部分一直在随时间发生演变。举个例子来说,数十亿年前,细胞是自然选择的单位,但最终细胞组合起来构成了组合体,自然选择就转而选择它们的组合体——多细胞有机生命体,将其作为个体来选择。看待这个问题的角度之一,就是看构成进化个体的组成部分进化出了什么。起初,个体是一个稳定的系统,然后是分子,然后是细胞,然后是一个生物体。接下来是什么呢?自达尔文以来,许多富于想象力的进化论者就提出了“群选择”,即那种以物种组群为单位,好像一个物种就是一个个体的进化。某些种类物种的生存或者灭绝,不是因为这种生物体的生存力,而是因为其物种性中不为人知的某些特质——或许是进化力吧。
群选择仍然是一个有争议的观点,而巴斯所做的结论更具争议性。他认为:“进化的主要特性在自然选择单位的转换中形成。”因此,他说:“在每一个转型期——在生命发展史中每一个有新的自我复制单位出现的阶段,涉及自然选择运作模式的规则都发生了彻底改变。”简而言之,大自然的进化本身也进化了。
人工进化也将经历同样的演变过程,既是人工的,也是自然的。我们会把它设计成能够完成指定的工作,也能培育出一些人工进化的新物种来把某些特殊的工作做得更好。这样许多年之后,你也许就能够从目录里选用一个特定的人工进化的品牌,恰好符合你所需的新颖度,或者是恰到好处的自导向。不过,人工进化与其他任何进化系统一样,也会拥有某种偏好。任何一个种类,都绝对不会完全接受我们的控制,它们拥有自己的进化日程。
如果真的存在各种各样的人工进化,并且在我们称之为进化的那个东西中真的有各种各样的子进化过程,那么,这个更大的进化,这个变化之变化的特征是什么?这个超进化——不但包括一般级别的进化,而且包括穿行其中的更大进化——它的特征是什么?它又通往何方?进化究竟想要做什么?
我核对证据,确定进化的目标正是它自己。
进化的过程不断地集中力量,一次次及时地再造自己。每一次改造,进化都变成更有能力改造自己的过程。因此,“它既是来源,又是结果。”
进化的数学并非在驱使进化本身造出更多的火烈鸟、更多的蒲公英,或者更多的其他生物实体。多产不过是进化的副产品——瞧,孵化数百万的青蛙——不是目标。相反,进化的方向是实现自我。
生命是进化的培养基。生命提供了生物组织和物种的原材料,从而使得进化得以进一步进化。没有浩浩荡荡日益复杂化的生物,进化就无法进化出更大的进化力。所以,进化产生复杂性和多样性以及成百上千万的存在,从而为自己拓展空间,使进化成更强大的进化者。
所有自进化者必须是像土狼一样高明的魔术师。这位魔术师对自身的改造永远也不满意。它总是抓住自己的尾巴把自己里外翻转,变成更复杂、更柔韧、更花哨、更依赖自己的东西,然后会再次无休无止地努力去抓自己的尾巴。
宇宙容忍这种几近残酷的进化积蓄更为强大的进化力,究竟得到了什么?
我所能看到的,就是可能性。
而且,在我看来,可能性是蛮不错的终点。
注释
〔1〕 庞氏骗局(Ponzi Scheme):一种金融诈骗,类似传销,相似的还有“金字塔骗局(Pyramid Scheme)”。简单来说就是用后来投资者的钱冒充前期投资者的收益。庞氏骗局是一种最古老和最常见的投资诈骗,这种骗术是一个名叫查尔斯·庞齐(Charles Ponzi)的投机商人“发明”的。
〔2〕 以太(Ether或Aether):是古希腊哲学家所设想的一种物质。人们认为它充满宇宙,无处不在,是传导电磁波、引力等场力的介质。但后来的实验和理论表明,许多物理现象并不需要以太的存在就能很好地解释,换言之,没有观测和理论支持以太的存在,因此以太理论逐渐被科学界所抛弃。(摘自中文维基百科)
〔3〕 卡诺(Sadi Carnot, 1796~1832):法国物理学家和军事工程师,1824年提出了热机工作的“卡诺循环”,在此之上奠定了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基础。此外他还提出了“卡诺效率”、“卡诺定律”、“卡诺热机”等概念和理论,被尊为“热力学之父”。(译自维基百科)
〔4〕 生机论(Vitalism):又称活力论,一种认为生命体充满了非生命体所没有的机能上的力量的学说。该学说主张有某种特殊的非物质的因素支配着生物体的活动,超越了自然科学法则的限制。
〔5〕 《奇妙的生命》:Wonderful Life-The Burgess Shale and the Nature of History, 1990年出版。
〔6〕 伯吉斯页岩化石群(Burgess Shale Fossils):发现于1909年。当时美国科学家沃尔柯特在加拿大西部落基山脉5.15亿年的寒武纪中期黑色页岩中,发现大量保存完美、造型奇特的动物遗骸。在所收集的6.5万件珍贵标本中,科学家们陆续辨认出几乎现存动物每一个门的祖先,还有许多早已绝灭了的生物门类,这就是著名的伯吉斯动物化石群。这一发现震撼了当时的科学界,导致了人们对寒武纪大爆发的猜想。
〔7〕 《美好人生》(It's a Wonderful Life):拍摄于1947年的经典黑白片,每年圣诞节都会重播。剧情温情而充满幻想,主人公吉米·斯图尔特(Jimmy Stewart)在圣诞夜丧失了对生活的信心,准备自杀。于是,上帝派了一个天使,来帮他渡过这个危机。在天使的指引下,吉米看到了如果这个世界上没有自己,很多人的人生会变得不幸和痛苦。他由此明白了自己生命的价值何在,重新鼓起了生活的勇气。
〔8〕 《为大脑而设计》:Design for a Brain: The Origin of Adaptive Behavior, 1952年出版。
〔9〕 柯普法则(Cope's rule):指生物在进化过程中体型随时间推移而逐渐增大的规律。
〔10〕 《进化出层级架构》:Evolving Hierarchical Systems
〔11〕 《进化性的进化》:The Evolution of Evolvability
〔12〕 《基因的智慧》:Wisdom of the Gen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