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谁敢跟我比爱国:陆游

七、谁敢跟我比爱国:陆游 - 图1

李白是我们非常熟悉的诗人,诗写得那叫一个好。那到了南宋,有没有一个能和李白相提并论的诗人呢?

别说,还真有!他就是陆游。

七、谁敢跟我比爱国:陆游 - 图2

传说南宋时的孝宗皇帝,有一次问手下的官员:

七、谁敢跟我比爱国:陆游 - 图3

七、谁敢跟我比爱国:陆游 - 图4

就这样,陆游才比李白的事就传开了,江湖人称“小太白”。

七、谁敢跟我比爱国:陆游 - 图5

陆游不光诗写得好,诗的数量还多,传说他这辈子写了一万多首诗。

七、谁敢跟我比爱国:陆游 - 图6

而且,陆游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非常爱国。

七、谁敢跟我比爱国:陆游 - 图7

陆游一生写了一万多首诗,其中最出名的就要数他的爱国诗,比如我们都很熟悉的这首:

书愤[1]

早岁[2][3]知世事艰[4],中原北望气[5]如山。

楼船[6]夜雪瓜洲[7]渡,铁马[8]秋风大散关[9]

塞上长城[10]空自许,镜中衰鬓[11]已先斑[12]

出师一表[13]真名世[14],千载谁堪[15]伯仲[16]间!

【必背注释】

[1]书愤:书写自己的愤恨之情。书,写。

[2]早岁:早年,指年轻时。

[3]那:即“哪”。

[4]世事艰:指抗金大业受主和派阻挠。

[5]气:气概。

[6]楼船:指采石之战中宋军使用的车船,又名明轮船、车轮柯。因这种战船高大有楼,故把它称之为楼船。

[7]瓜洲:在今江苏长江边,与镇江隔江相对,是当时的江防要地。

[8]铁马:披着铁甲的战马。

[9]大散关:在今陕西宝鸡西南,是当时宋金的西部边界。

[10]塞上长城:比喻能守边的将领。《南史·檀道济传》载,宋文帝要杀大将檀道济,檀临刑前怒叱道:“乃坏汝万里长城!”

[11]衰鬓:年老而疏白的头发。

[12]斑:指黑发中夹杂了白发。

[13]出师一表:蜀汉后主建兴五年,诸葛亮出兵伐魏前曾写了一篇《出师表》,表达了自己“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坚强决心。

[14]名世:美名传于后世。

[15]堪:能够。

[16]伯仲:原指兄弟间的次第。这里比喻人物不相上下,难分优劣。

【必背翻译】

年轻时哪里知道世事艰难,北望中原时胸中收复故土的豪迈气概坚定如山。

记得在瓜洲渡抗击金兵,雪夜里来往穿梭的楼船战舰,秋风中骑马纵横,收复了大散关时捷报频传。

自己当年也曾以万里长城来自我期许,到如今鬓发斑白,盼望北伐收复故土都成为一纸空谈。

不由得缅怀起诸葛孔明了,《出师表》真可谓名不虚传,如今又有谁能像诸葛亮一样鞠躬尽瘁,率三军兴复汉室北定中原啊!

七、谁敢跟我比爱国:陆游 - 图8

下面咱们就一起来看看他这一生。陆游这辈子活到了八十五岁……

七、谁敢跟我比爱国:陆游 - 图9

我们可以用上面这首《书愤》来总结一下陆游这辈子:

七、谁敢跟我比爱国:陆游 - 图10

一、立志北伐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陆游出生在北宋末年,传说他老妈怀他的时候,梦见了大文豪秦观。秦观字少游,所以就给这个孩子起名叫陆游。

七、谁敢跟我比爱国:陆游 - 图11

陆游的家境还不错,出身官宦世家。原本他可以安心地做他的陆家少爷,结果在两岁那年,国家发生了巨变:

金国南下攻打北宋,北宋连连战败,最后连皇帝也被人抓回东北去了。

七、谁敢跟我比爱国:陆游 - 图12

外边兵荒马乱的,陆游一家也只好向南逃难,跑回了老家山阴。据当事人陆游回忆,当时情景很混乱:

我生学步逢丧乱,家在中原厌奔窜。

——选自《三山杜门作歌》

七、谁敢跟我比爱国:陆游 - 图13

北宋算是玩儿完了,后来一个叫赵构的王爷当了皇帝,南宋正式建立。新建的小朝廷里主要有这么两个阵营:

七、谁敢跟我比爱国:陆游 - 图14

两派十分不对付,皇帝也经常在两派之间摇摆。

老陆家经常有朋友来串门,都是铁杆的主战派,个个都是爱国的急先锋。爱国的种子就此在陆游的心里扎了根。

七、谁敢跟我比爱国:陆游 - 图15

老陆家给陆游找了不少文学大佬当老师,所以陆游的诗文水平非常高。很快,他就开始面对人生大考——科举考试。

七、谁敢跟我比爱国:陆游 - 图16

陆游29岁那年,跑去临安考试。这时候的陆游已经小有名气,怎么看都是个第一名的料子,但是他遇上了一个大反派——秦桧。

七、谁敢跟我比爱国:陆游 - 图17

秦桧,属于人工养殖型的宋奸,早年主张和金国人死磕,被抓到东北养了一段时间,返回来就一心求和,这货位高权重,岳飞就是他搞死的。

陆游倒霉就倒霉在这儿,好死不死的和秦桧的孙子一起考试。秦桧希望自家的崽儿能考第一,结果主考官没理他,还是给了陆游第一名。

七、谁敢跟我比爱国:陆游 - 图18

这下秦桧不干了,这是没拿我当回事啊,于是在第二年的复试上使了点坏,让陆游落榜了。

七、谁敢跟我比爱国:陆游 - 图19

不幸中的万幸,秦桧当时年纪不小了,没过多久就死了,陆游这才算是翻了身,当上了官。

七、谁敢跟我比爱国:陆游 - 图20

二、前线军旅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陆游的官路一开始还算顺利,但是没多久就因为犯颜直谏而得罪了皇帝,被贬了。

咋回事呢?当时朝廷上有两个大臣,是皇帝旧时的小伙伴,很受宠信。陆游找到大臣张焘,跟他说:

七、谁敢跟我比爱国:陆游 - 图21

于是这个张焘就找到皇帝,跟他说了这个事儿,皇帝问他:你听谁说的啊?

张焘十分耿直:

七、谁敢跟我比爱国:陆游 - 图22

结果陆游就被贬镇江了。

七、谁敢跟我比爱国:陆游 - 图23

镇江,离抗金前线的瓜洲渡很近,江面上还排布着很多备战的楼船。

在这里,陆游遇上了名将张浚,俩人聊得挺开心,陆游一直在劝张浚坚定北伐的决心。

七、谁敢跟我比爱国:陆游 - 图24

这是陆游第一次近距离感受前线氛围,估计他也目睹了很多前线热火朝天备战的景象。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选自《书愤》

七、谁敢跟我比爱国:陆游 - 图25

这里的“楼船夜雪瓜洲渡”说的就是这个事。

但事不遂人愿。朝廷是吃了秤砣铁了心了,说什么都要议和。陆游因为劝张浚北伐,没过多久就被赶回了老家。

七、谁敢跟我比爱国:陆游 - 图26

七、谁敢跟我比爱国:陆游 - 图27

不过,过了几年,陆游就真的上前线了。

这一年,陆游48岁。一个叫王炎的将军驻扎在南郑(今汉中)这个地方,他开辟幕府,把陆游找来一起搞大事:

七、谁敢跟我比爱国:陆游 - 图28

不同于之前在镇江,这次陆游真正地参与到前线事务中,甚至还经历过大散关的战斗:

我昔从戎清渭侧,散关嵯峨下临贼。

铁衣上马蹴坚冰,有时三日不火食。

山荞畲粟杂沙碜,黑黍黄穈如土色。

飞霜掠面寒压指,一寸赤心惟报国。

——节选自《江北庄取米到作饭香甚有感》

七、谁敢跟我比爱国:陆游 - 图29

这首诗是后来陆游回忆当年在大散关的从军经历时写的。

七、谁敢跟我比爱国:陆游 - 图30

可惜,热火朝天地准备了八个月,突然王炎被调回京城,幕府原地解散。大伙分完行李各回各家,各找各妈,留下一脸蒙圈的陆游。

七、谁敢跟我比爱国:陆游 - 图31

这短短的八个月时间,可以说是陆游人生的高光时刻,在后来的诗里,经常会提到这次“铁马秋风大散关”的经历。

七、谁敢跟我比爱国:陆游 - 图32

七、谁敢跟我比爱国:陆游 - 图33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这两句诗很可能就是写他这两次离前线很近的经历,还有一些学者认为,这是写宋朝对金战争的两次胜利。

三、有志难抒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幕府解散之后,陆游被安排到成都。说好的北伐没了,自己离战场越来越远,这时候的陆游心里十分不爽。

今朝忽梦破,跋马临漾水。

此生均是客,处处皆可死。

剑南亦何好,小憩聊尔尔。

舟车有通涂,吾行良未止。

——节选自《自兴元赴官成都》

七、谁敢跟我比爱国:陆游 - 图34

大概是说,北伐的梦破灭了,成都这个破地方,估计我待不了多久就得走人了吧。

然而,当陆游来到成都后,发现——

七、谁敢跟我比爱国:陆游 - 图35

倚锦瑟,击玉壶,吴中狂士游成都。

成都海棠十万株,繁华盛丽天下无。

——节选自《成都行》

七、谁敢跟我比爱国:陆游 - 图36

成都和周边城市的美好给了陆游些许慰藉,但他的心里,依然时时不忘收复中原。

后来,同为大诗人的范成大来成都做官——大概是临时的军事长官。陆游经常与他唱和,而且时时提醒范成大来此的职责:

关陇宿兵胡未灭,祝公垂意在尊生。

——节选自《和范舍人病后二诗》

七、谁敢跟我比爱国:陆游 - 图37

这是在提醒范成大,外敌未灭,你要记得自己的职责。

陆游在成都,心中的志向无法实现,只好每日宴饮来寻求精神上的寄托。这时候就有人开始攻击陆游:

七、谁敢跟我比爱国:陆游 - 图38

陆游很是傲娇:

七、谁敢跟我比爱国:陆游 - 图39

就这么着,“放翁”成了陆游的别号。

但陆游被人抓住了小辫子,范成大也只好免了他的官,陆游只能靠“祀禄”生活。

七、谁敢跟我比爱国:陆游 - 图40

啥叫祀禄呢?就是做过官的人,有个小福利,可以申请当个什么寺庙的挂职领导,有工资拿。

七、谁敢跟我比爱国:陆游 - 图41

之后陆游在官场中起起伏伏,一会儿被叫去当官,一会儿又被罢免回老家,仕途有如坐过山车。

其实当时的皇帝只是看重陆游的文采而已,对他的北伐志向并没有什么兴趣。

比如有一次,皇帝送陆游到严州上任,是这么叮嘱他的:

七、谁敢跟我比爱国:陆游 - 图42

七、谁敢跟我比爱国:陆游 - 图43

一心要北伐中原的陆游,已经老了,壮志难酬的心情大概只有他的这首词才能表达吧:

诉衷情

当年万里觅[1]封侯,匹马戍[2]梁州。关河[3]梦断[4]何处?尘暗旧貂裘[5]

[6]未灭,鬓先秋[7],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8],身老沧洲[9]

【必背注释】

[1]觅:寻找。

[2]戍(shù):守边。

[3]关河:关塞、河流。一说指潼关黄河之所在。此处泛指汉中前线险要的地方。

[4]梦断:梦中醒来。

[5]尘暗旧貂裘:貂皮裘上落满灰尘,颜色为之暗淡。这里借用苏秦典故,据《战国策·秦策》载,苏秦试图游说秦王,一连上书十次都不成功,他只得披着破旧的黑皮裘,一贫如洗,离开秦国回家。

[6]胡:古泛称西北各族为胡,亦指来自彼方之物。南宋词中多指金人。此处指金入侵者。

[7]鬓:鬓发。秋:秋霜,比喻两鬓斑白。

[8]天山:在中国西北部,这里代指南宋与金国相持的西北前线。

[9]沧洲:靠近水的地方,古时常用来泛指隐士居住之地。这里是指作者位于镜湖之滨的家乡。

【必背翻译】

回想当年驰骋万里只为能建功立业,单枪匹马奔赴边疆戍守梁州。如今防守边关要塞的军旅生活只能出现在梦中,梦一醒竟不知自己身在何处,出征时披着的貂裘已经覆满了灰尘暗淡无光。

胡人还未消灭,自己却已鬓满秋霜,伤心的泪只能白白地流淌。谁能料到我这一生,一心一意想在天山前线抗敌,最终却老死于沧洲!

七、谁敢跟我比爱国:陆游 - 图44

四、不忘北伐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陆游80岁的时候,他听到消息说,当时的宰相准备北伐。

七、谁敢跟我比爱国:陆游 - 图45

这个宰相叫韩侂胄,他独揽大权,把持朝政,风评不是很好,但是个主战派。

听到这个消息的陆游兴奋得不得了,还应邀给韩侂胄写了篇文章:

知上之倚公而不知公之自处,知公之勋业而不知公之志,此南园之所以不可无述。

——节选自《南园记》

七、谁敢跟我比爱国:陆游 - 图46

大概就是说,皇上非常倚重韩侂胄,却不知道他的处境,知道他事业有成,却不知道他有恢复中原的志向。这里陆游也是在勉励韩侂胄不要忘了抗金中兴。

七、谁敢跟我比爱国:陆游 - 图47

这个韩侂胄,在《宋史》中被列入了奸臣传里,不过对他的评价,史学界还有争议。

可惜的是,北伐最终还是失败了,韩侂胄也在政变中被杀,人头被带到金国议和。

七、谁敢跟我比爱国:陆游 - 图48

七、谁敢跟我比爱国:陆游 - 图49

这次北伐失败对陆游来说,打击非常大。

在他85岁这年,衰老的身体终于撑不下去了,忧愤成疾,卧床不起。这一年的冬天,陆游与世长辞,临终前,写了这么一首诗:

示儿[1]

死去元知[2]万事空[3],但[4][5]不见九州[6][7]

王师[8]北定[9]中原[10]日,家祭[11]无忘[12]告乃翁[13]

【必背注释】

[1]示儿:写给孩子们看。

[2]元知:原本知道。元,通“原”,本来。

[3]万事空:什么也没有了。

[4]但:只是。

[5]悲:悲伤。

[6]九州:这里代指宋代的中国。古代中国分为九州,所以常用九州指代中国。

[7]同:统一。

[8]王师:这里指南宋朝廷的军队。

[9]北定:平定北方。

[10]中原:指淮河以北被金人侵占的地区。

[11]家祭:祭祀家中先人。

[12]无忘:不要忘记。

[13]乃翁:你的父亲,这里指陆游自己。

【必背翻译】

我原本就知道,人死之后,曾经的一切都成虚空。只是我还是有放不下的悲痛,就是没能亲眼看到大宋的统一。

当朝廷的军队收复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来时,(孩子们)你们举行家祭,千万别忘记把这好消息告诉你们的父亲(我)!

七、谁敢跟我比爱国:陆游 - 图50

这就是陆游充满爱国情怀的一生。

七、谁敢跟我比爱国:陆游 - 图51

陆游这个人,诗词写得好,散文写得好,学术水平也很高,还写了不少历史方面的著作。

七、谁敢跟我比爱国:陆游 - 图52

这里咱们主要来聊聊他的诗词。

陆游的诗有多好呢?

他和杨万里、范成大、尤袤合称:

七、谁敢跟我比爱国:陆游 - 图53

中兴四大诗人。

而他的诗,主要有这么三类:

第一类 爱国诗

前面咱们讲了,陆游爱了一辈子国,以渴望恢复中原为主题的诗写了一大堆,比如这首:

秋夜将晓[1]出篱门迎凉有感(其二) 三万里[2][3]东入海,五千仞[4][5]上摩天[6]

遗民[7]泪尽[8]胡尘[9]里,南望[10]王师[11]又一年。

【必背注释】

[1]将晓:天将要亮。晓,拂晓。

[2]三万里:长度,这里是虚指,极言长。

[3]河:指黄河。

[4]五千仞(rèn):形容高。仞,古代计算长度的一种单位,周尺八尺或七尺,周尺一尺约合二十三厘米。

[5]岳:这里指五岳之一西岳华山。当时黄河和华山都在金人占领区内。

[6]摩天:迫近高天,形容极高。摩,接触或触摸。

[7]遗民:指在金兵占领区生活却认同南宋王朝统治的人民。

[8]泪尽:眼泪流干了,形容十分痛苦。

[9]胡尘:指金人入侵中原,也指金朝的暴政。

[10]南望:远望南方。

[11]王师:指宋朝的军队。

【必背翻译】

三万里长的黄河奔腾向东入大海,五千仞高的华山耸入云霄上接青天。

中原人民在金人压迫下泪已流尽,他们盼望大宋王师北伐又过去了一年。

七、谁敢跟我比爱国:陆游 - 图54

大好河山,却被敌人占了,遗民苦盼王师,却总是失望。陆游表面上写的是遗民,其实是希望激起南宋朝廷收复中原的雄心壮志。

而且陆游在表现爱国情感的时候,还有个更厉害的操作:

七、谁敢跟我比爱国:陆游 - 图55

比如这首: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僵卧[1]孤村[2]不自哀[3],尚思[4]为国戍轮台[5]

夜阑[6]卧听风吹雨[7],铁马[8]冰河[9]入梦来。

【必背注释】

[1]僵卧:直挺挺地躺着。这里指卧病在床。僵,僵硬。

[2]孤村:孤寂荒凉的村庄。

[3]不自哀:不为自己哀伤。

[4]尚思:还想着。

[5]戍(shù)轮台:这里指戍守边疆。戍,守卫。轮台:在今新疆境内,是古代边防重地。此代指边关。

[6]夜阑(lán):夜深。

[7]风吹雨:风雨交加。当时南宋王朝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8]铁马:披着铁甲的战马。

[9]冰河:冰封的黄河。

【必背翻译】

我直挺挺躺在孤寂荒凉的村庄里,不为自己的处境而感到哀伤,心中还想着要替国家去戍守边疆。

夜很深了,我躺在床上听到那风雨的声音,迷蒙的梦里,见到自己骑着披着铁甲的战马跨过冰封的黄河出征北方战场。

七、谁敢跟我比爱国:陆游 - 图56

现实中,诗人想着报效国家,但身体已经不允许了,只能在梦中实现前线御敌的梦想。

还有一些诗,想象力那叫一个丰富。

他写过一首《五月十一日夜且半梦从大驾亲征尽复汉唐故地》,题记写道:

五月十一日,夜且半,梦从大驾亲征,尽复汉、唐故地。

七、谁敢跟我比爱国:陆游 - 图57

意思大概是说,梦见跟随皇帝亲征,不仅收复了中原,还恢复了汉唐时的版图。

第二类 爱情诗

陆游的爱情故事十分有名,还流传下来一首著名的词:

钗头凤·红酥手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七、谁敢跟我比爱国:陆游 - 图58

当年陆游有个媳妇,传说叫唐婉,俩人好得蜜里调油,如胶似漆。故事这么发展下去,少不了一个幸福的结局,但是他们遇上了来自黄金档的感情杀手:

七、谁敢跟我比爱国:陆游 - 图59

可能是怕耽误儿子学业,或者其他的什么原因,总之,陆游的老妈棒打鸳鸯,俩人只好分开。陆游非常爱唐婉,这件事也成了他心底的痛。

七、谁敢跟我比爱国:陆游 - 图60

陆游年老的时候,重游沈园,写下了《沈园二首》:

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

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

——节选自《沈园二首》

七、谁敢跟我比爱国:陆游 - 图61

心里的爱人已经死了四十年,我也老了,在死前来故地凭吊一番,泪落潸然。

宋朝人写诗词,大多都比较“伟光正”,像这样描写爱情的词,在整个宋代文学史上也是非常珍贵的。近代有个叫陈衍的文学家,这么评价这首诗:

七、谁敢跟我比爱国:陆游 - 图62

无此绝等伤心之事,亦无此绝等伤心之诗。

就百年论,谁愿有此事?

就千年论,不可无此诗!

第三类 农村诗或闲适诗

陆游当官时,经常被一撸到底,回家种地,所以他也写过很多反映农村生活的诗,比如:

游山西村

莫笑农家腊酒[1][2],丰年留客足[3]鸡豚[4]

山重水复[5]疑无路,柳暗花明[6]又一村。

箫鼓[7]追随春社[8]近,衣冠简朴古风[9]存。

从今若许[10]闲乘月[11],拄杖无时[12]夜叩门[13]

【必背注释】

[1]腊酒:腊月里酿造的酒。

[2]浑:浑浊。

[3]足:足够,丰盛。

[4]豚:小猪,这里指猪肉。

[5]山重水复:山水重重叠叠。

[6]柳暗花明:柳色深绿,花色红艳。

[7]箫鼓:吹箫敲鼓。

[8]春社:拜祭社公(土地神)和五谷神,祈求丰收。古代把立春后第五个戊日作为春社日。

[9]古风:有古人之风度也。杜甫诗云:“吾宗老孙子,质朴古人风。”

[10]若许:那么多。

[11]闲乘月:空闲时趁着月光(前来)。

[12]无时:没有一定的时间,即随时。

[13]叩门:敲门。

【必背翻译】

不要笑农家腊月里酿的酒浑浊不清,在丰收的年景里待客佳肴非常丰盛。

山水重叠曲折正担心无路可走时,柳绿花艳中眼前忽然又出现一个山村。

吹着箫敲起鼓春社的日子已经接近,村民们衣冠简朴古人之风依然尚存。

今后若还有这么多闲暇时光一定乘月出游,拄着拐杖随时来敲你的家门。

七、谁敢跟我比爱国:陆游 - 图63

从这首诗看来,陆游对这次农家乐体验,还是很满意的。

陆游还写过一些记录日常闲适生活的诗,比如这首: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节选自《临安春雨初霁》

七、谁敢跟我比爱国:陆游 - 图64

大概就是说,我在小楼上听了一宿风雨声,估计明天一早,就有人在巷子里卖杏花;铺开一张小纸,斜斜地写着草书,雨后初晴,在窗边细细地煮水,沏茶,撇沫,品茶。

七、谁敢跟我比爱国:陆游 - 图65

七、谁敢跟我比爱国:陆游 - 图66

很多学者认为,诗中的“一夜”表现的是诗人一夜未眠,为国事发愁的感情。

陆游的词

陆游对词这种体裁不是太感冒,他主要精力都用在写诗上了,填个词只是顺便而已。但有才的人,就算是顺手为之,也能写出很好的作品。

比如这首:

卜算子·咏梅

驿[1]外断桥[2]边,寂寞开无主[3]。已是黄昏独自愁,更[4][5]风和雨。

无意苦[6]争春[7],一任[8]群芳[9]妒。零落成泥碾[10]作尘[11],只有香如故[12]

【必背注释】

[1]驿(yì):驿站,古时供驿马或官吏中途休息的专用建筑。

[2]断桥:残破的桥。

[3]无主:自生自灭,无人照管和观赏。

[4]更:又,再。

[5]著(zhuó):同“着”,指遭受,承受。

[6]苦:尽力,竭力。

[7]争春:与百花争奇斗艳。

[8]一任:完全听凭。

[9]群芳:群花。这里借指南宋苟且偷安的主和派。

[10]碾(niǎn):轧,压碎。

[11]作尘:化作灰土。

[12]香如故:香气依旧存在。

【必背翻译】

在驿馆外断桥旁边,无主的幽梅寂寞开放着。已经是日落黄昏,梅花却独自忧愁感伤,因为一阵阵凄风苦雨,正无情地敲打在她身上。

她无意在春天与百花争奇斗艳,却还要听任群芳的嫉妒中伤。纵使她凋零在地碾作尘泥,却始终把清香永远留在这世上。

七、谁敢跟我比爱国:陆游 - 图67

开在野外的梅花,生长的条件虽然不好,但它即使被吹落了被碾作尘土了,梅花的清香依然还在,作者这是在以梅花自喻。

从陆游的这些诗词,我们能够感受到他的感情。他爱唐婉,他爱梅花,他爱农村的生活,而他最爱的,无疑是这个心心念念、一刻未曾忘记过的国家。正如梁启超先生对他的评价:

七、谁敢跟我比爱国:陆游 - 图68

诗界千年靡靡风,

兵魂销尽国魂空。

集中十九从军乐,

亘古男儿一放翁。

陆游自己写诗厉害,他还有一些朋友也是写诗的高手,下一篇,就给大家讲讲:

陆游和他的小伙伴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