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一):错失机会的孟浩然
咱们之前讲了几位边塞派的大佬诗人,现在咱们开始介绍另一大门派:山水田园派。
古人这么玩命读书是为了啥呢?总结起来主要就俩字:当官。
但当官哪有那么容易?总有一些人当不上或者当腻歪了,然后他们就会选择隐居,每天游山玩水搞搞农家乐,这些人写出来的诗都是山水田园诗。
所以,山水田园派和隐居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一位山水田园派的诗人,李白曾写诗赞美他: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大意是:此人品格如山,形象如花,仰望他会闪瞎你的双眼你只能膜拜他。
这个神一般的男人,就是今天我们要谈的诗人:
孟浩然是个经历简单的BOY,一生基本都在隐居。
当然,他也不总宅着,除了隐居,一生还有这两种状态:
出游 & 找工作(求官)
三种状态各种切换,就是孟浩然的一生。
状态一:隐居
少年孟浩然是个乖学生,名字都是跟着圣人孟子起的。
“浩然”二字取自孟子的“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因为老爹认定自个儿是孟子后代。
像这种跟古代名人攀亲戚的事儿特别常见,比如刘大耳同志。
望子成龙的老爹盼他考科举出人头地。孟浩然也算牛,17岁就在当地考试中崭露头角。
然而某一天,孟浩然去家对面的鹿门山逛了一圈,看着那山、那水、那野花……
回家后,孟浩然写下了无数诗篇。其中,一个美好的身影常常出现……
别想歪了,他其实是——
庞德公,东汉第一死宅,不,隐士。他拒绝了所有的出山请求,在鹿门山隐居而终,是孟浩然的第一男神。
为了追随男神的脚步,孟浩然决定:
他隐居在鹿门山的时候,写下不少名篇,也形成了他特有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
比如,打小就会背的——
孟浩然想说的是:春天就适合睡觉,我不想、我不想、我不想起啊!
状态二:漫游
除了日常隐居以外,孟浩然还会出去走走,光江浙沪包邮区就去了三次,还写了不少诗。
大意是:在异乡的我心里愁啊,看啥都惨兮兮的。
孟浩然性格豪爽,人缘特别好,一路结交了无数好友,感情也全写诗里了。
游人五陵去,宝剑值千金。
分手脱相赠,平生一片心。
——《送朱大入秦》
大意是:这价值千金的大宝剑,“啪”的一下我就拿出来送朋友了。
这些诗主要都是些送别诗,各种送你离开千里之外:
这些好友之中,有不少大V,比如李白、王维、王昌龄。
状态三:找工作
对当时的文人来说,没当过官的人生是不完整的,孟浩然也不能免俗,他也有个梦想:
找工作,当大官!
当时要当官,有两条路:
孟浩然两条路都走过。他给大官张九龄递过 “求职信”。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想说的是:张大大,求给个点评啊!
也曾豁出去,赌上自己的名誉和实力,参加了科举考试。可惜没考上。
孟浩然没能实现当官梦,但其实有好几次,他离当官都只有一步之遥,只是……
下面请欣赏:
《生命中逝去的那些机会》。
Round 1 曾经有一个皇帝站在我面前
据说有一次孟浩然和王维正在商业互吹,唐玄宗突然来了!
这时候一般人都会想:
机会来了!
孟浩然一激动……就直接钻床底下去了。
躲是躲不过去的,孟浩然最终还是被拽出来了,唐玄宗要求他吟诗一首。这时候一般人又会想:
机会又来了!
马屁拍得好,工作没烦恼!
于是,孟浩然张口就来——
北阙休上书,
南山归敝庐。
不才明主弃,
多病故人疏。
这几句的大概意思是:以后不给朝廷上书了,我要回家隐居了。我也没啥本事,所以皇上也不要我;年迈多病,朋友也疏远了我……好惨哪!
唐玄宗一听,血压就上来了:What?你连个简历都不投,没工作怪我喽?于是火力全开,把孟浩然一顿diss。
(以下场景纯属虚构)
总之,马屁拍在马蹄子上,于是孟浩然错过了一次机会。
Round 2 曾经有一个大官站在我面前
在人人都想靠举荐当官的盛唐,有一位著名的举荐人,他就是大官韩朝宗。这位腿模,他连李白都看不上,却对孟浩然迷之欣赏。
这位韩大人跟孟浩然约好,带他去拜码头,可是到了约定的那天,孟浩然和朋友喝酒谈诗,居然……
被放了鸽子的韩朝宗愤怒离去,孟浩然再次错失良机。
流年不利的孟浩然心灰意冷,而他选择的疗伤方式就是,回到状态二:出去漫游。
李白那首著名的《送孟浩然之广陵》,就是在孟浩然找工作失败后,为孟浩然送行而写的。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孟浩然要去扬州,他在黄鹤楼这里向我辞行,我看着他的身影渐渐消失,最后只剩下长江在天边奔流。
或者直接回到状态一:回家隐居。
不过,农家有农家的快乐,孟浩然用诗歌描述了质朴闲适的农家生活:
大意是:和好朋友在村子里吃吃喝喝,一边喝酒一边看风景好痛快!
虽然孟浩然宅在山里,也不妨碍和朋友一起穷开心,
李白来了,和他一起喝酒谈诗,记录下了又双叒叕喝大了的老孟头。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赠孟浩然》
李白是想说:孟夫子超洒脱的!孟夫子喝酒超帅气!孟夫子品格第一!
王昌龄也来了,虽然此时孟浩然背上生疽,饮食有禁忌,可酒过三巡,孟浩然居然又喝大了。
据说还吃起了不该吃的东西……
结果,走了。
这次相聚成为永别,孟浩然时年52岁。
这可能是吃货特有离场方式吧。
最后,我们来简单地总结一下。
在盛唐诗坛,山水田园诗派是个大门派,王维和孟浩然是这一派的扛把子,江湖人称—— 王孟
那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到底好在哪里呢?
- 清新自然
由于有长期的隐居体验,孟浩然写的田园生活都很自然,纯天然毫无PS痕迹,读起来很亲切。
行至菊花潭,村西日已斜。
主人登高去,鸡犬空在家。
——《寻菊花潭主人不遇》
大意是:主人放我鸽子了,只剩下我和家里的鸡和狗大眼瞪小眼。
没有什么修辞和描绘,简简单单,很自然地展现了一幅清新自在的田园图景,很日常,却充满着情趣。
- 水墨画式的意境美
孟浩然写诗注重整体,而不过分关注细节,线条简单,稍稍晕染,却韵味深沉。
比如《春晓》。简笔勾勒,没有细致地描绘,而是注重整体的意境让这首诗产生生命力,这样就更能打动人。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春晓》
还有让许多文人倾倒的:
这两句诗的大意是:天上点缀着几抹微云,让银河都变得稍许暗淡,稀稀疏疏的雨点,滴落在梧桐叶上。
轻描淡写,不事雕琢,像是一个淡妆素服的美女,富有自然美。
都说诗如其人,孟浩然的诗率真,
可以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