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编完这本书,想起回国后这三年多来的日子里许多朋友和同事的帮助、关心和支持,心里非常感激。

    三年多以前,我刚从美国留学归来,曾一度感到学术上的孤寂。当时执教于中国政法大学现已成为我的同事的贺卫方先生、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的张志铭先生和中国艺术研究院的梁治平先生的先后出现,使我有找到了学术家园的感觉,使我逐渐结识了许多法学界和其他学界潜心作学问的朋友。几年来,他们的帮助和关心使我感到一种朋友情谊和真正的学术氛围。《中国社会科学季刊》主编邓正来先生在这方面也对我有很大帮助,这里收集的一些文章就是由于他的督促而完成的。

    我要感谢张文教授,在这几年里,他作为北大法律系党委书记和我的同事,对于我的学术和生活都给予了很大的关心;我生病时,他甚至开了化验单亲自送来让我去医院检查,令我非常感动。我的同事王哲教授、由嵘教授以及教研室和法律系的其他同事在这几年里都给了我不少关心和照顾。

    北大法律系93级研究生强世功、赵晓力北大法律系和郑戈同学的令我赞叹的学术能力对我一直是一个鞭策和挑战,他们对本书中的许多文章都有过相当珍贵和有见地的建议。

    湖北省政法委的邹斌先生、北大法律系的吴志攀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的高鸿钧先生、深圳大学法律系的朱苏人博士以及本书文章中提到的许多朋友,都曾分别对本书的一些文章提出过珍贵的意见或提供了资料。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第一编辑室主任丁小宣先生和编辑宋军女士对本书出版所表现出的热心也使我感动。

    本书中的绝大多数文章都是由中国国家教委的留学回国人员研究基金资助研究写作的。《比较法研究》、《北京大学学报》、《中外法学》、《中国书评》、《中国社会科学》、《法学研究》、《中国法学》和《南京大学法律评论》等杂志的编辑也曾对文章首次发表付出了心血,原刊杂志许可这些文章的汇集出版也是对我的帮助。在此一并致谢。

    最后,我必须感谢我的妻子周云博士,她不仅始终给予了我关怀和照顾,而且承担了许多本来应当由我承担的家务,忍受了因我的研究和写作给她带来的许多不便,本书的出版无疑凝结了她的辛劳。

    苏 力

    1996年3月26日深夜

    于北大蔚秀园寓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