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

    本书是我在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完成的《金融资产证券化的法律问题研究》的出站报告基础上进一步修改形成的。资产证券化问题比预想的复杂、困难、重要得多,研究中难免挂一漏万、郢书燕说。好在有导师李扬先生的支持,我们不仅要求从不同学科出发看待研究成果,还更注重从研究结果回看主题与原学科的契合。

    回首过去的七年,感慨万千!首先要感谢我的导师李扬先生,他不仅是我学习金融资产证券化的启蒙老师,更是我永远敬佩、崇拜的学者,我自认这是上苍赐予我的幸运。我是学法律的,而先生是一位在金融学界赫赫有名的经济学家,七年前我投师于先生门下,先生带我一起做研究,为我今后从事法学与金融学的边缘研究,打下了扎实的理论基础。

    研究报告做了30个月,我没敢怠慢过,不仅仅是送给平安夜出生的女儿的礼物,更是回报先生对我的厚爱。在站的四年里,我自始自终得到了先生及师母的帮助。先生为人谦和、待人真诚、学术渊博,无论是在学术上,还是生活上,先生都给予我无限的资助。如果没有他们的支持,我可能就没有机会这样安心的学习,交出报告,也更无心哺育和照顾心爱的女儿,今后我将会更加努力的工作,来感谢先生及师母的厚爱!

    将出站报告修改、整理著书的想法源自难忘的2008,那一年对我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年,无论是年初作为手机漫游听证会的北京代表,还是投身于“5·12汶川地震”的灾后慰问、排查和重建。也不论是作为奥运的优秀志愿者,还是因任务在身无法回家乡送父亲最后一程。那一段时间,好像一切都停止了,可突如其来的一场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不由得让我想起了堆放已久的出站报告,作为金融业界的法律研究者应有的使命感,必须重新认真地来审视21世纪初经济社会转型背景下的金融资产证券化。

    这项研究处于我近来工作和家务最为繁忙的时期,往往在深夜或凌晨进行。我要谢谢我的爱人高航先生和我那刚刚懂事的女儿阿迪莱,还要感谢远在他乡年迈的母亲,和一直以来支持我的肖红旗先生、张海明先生,前行的路上有家人的支持和理解,我会坚持走得更好。

    感谢我的硕士生导师——湖南大学法学院刘定华先生和我的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梁慧星先生为本研究提出的宝贵建议和支持,感谢我的博士后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李扬先生为本书作序。

    本书有幸得到法律出版社杨克女士的积极鼓励,为本书的出版增添了新的信心,编辑孙东育女士的辛勤劳动提高了本书的出版质量,在此一并予以感谢!至于书中的观点及其不足,期望得到批评和指正。

    落笔之际,夜色已深。望着睡梦中露出微笑的女儿,我也会心地笑了,是的,终于可以将孕育多年的研究成果付梓成册,希望我能赋予它旺盛的生命。

    张严方

    2009年立秋于京西昆玉河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