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惊全球互联网的中国新势力
显然,阿里巴巴股价的惊喜,在于全球投资者对阿里未来巨大的想象空间,这个想象空间的大背景当然是中国。阿里市值的主要支撑就是人们对于中国未来的看好。
可以说,是时代趋势在改变着格局,是用户群体在改变着局面。在全球互联网完成30亿网民的上半场中,美国无论在创新还是商业方面,都引领了全球。但是,在即将开始的下一个30亿网民的下半场中,中国必将脱颖而出。第一个30亿网民,虽然已经是全球遍地开花,但是美国无疑是绝对的中心,硅谷是创新的源头。高收入、高教育水平、高科技素养这三高群体是主力军,发达国家、英语网民和西方价值观主导了这一个历程。但是,目前发达国家网民普及率大多超过80%以上,接近饱和。新一个30亿网民八九成将来自发展中国家,低收入、低教育水平、低科技素养这三低群体成为绝对的主力军,其中中国农村地区的新网民是典型代表。这个阶段,硅谷的CEO和产品经理再也难以很好掌控用户习惯和用户体验。而腾讯、阿里巴巴等中国企业无疑最接地气,将成为下一个30亿网民的引领者。
估计2017—2018年,全球网民将实现第四个10亿。那时候,中国互联网领军企业市值能否追上美国,全球前20名网站能否与美国平起平坐,这些悬念将富有非常的意义。而2022年前后,全球网民将完成第五个10亿。那时候中国互联网领军企业市值能否超越美国,在全球前20名网站能否超过美国,这两个问题悬念已经不大。而等到全球网民实现第六个10亿,中国互联网全面超越美国将毫无悬念。
可以说,阿里巴巴拉开了中美两强主导全球网络空间的新格局,也是中美两国互联网产业竞争与博弈转折的开始。正如郑必坚先生所说,互联网是中国的国运。我们的现在与美国相比,依然存在明显的差距与不足。但是我们的机遇在下一个10年,在全球下一个30亿网民,在中国下一个6亿网民。也就是说势能在美国一方,但动能在我们一方。美国占据先发优势,我们占据后发优势。美国目前依然领先,但是趋势在我们这边,时间在我们这边,很多力量的天平将在十年左右发生逆转。我们只需要战略得当,就可以在很多方面顺势超越美国,并将形成双方优势互补,各有所长,相互竞合的长期态势。
阿里巴巴上市,将成为中国互联网公司掀起全球化浪潮的全新起点。互联网已经改变中国,但是中国改变全球互联网,阿里巴巴的这次创纪录上市,是一个重要的开端。因为,互联网作为人类全新文明的代表,它不仅仅属于精英,也不仅仅属于少数人,而是属于全世界每一个人。将70多亿人带入互联网时代,是这个时代最崇高的使命。在这个更艰巨和更富有挑战性的使命面前,中国的互联网公司,中国的文化和价值观,无疑将成为新的引领力量。阿里巴巴,一个15年前白手起家的创业公司,在全球最富有时代意义的互联网领域,书写了中国神话,将让世界重新审视中国,也将让中国人重新认识我们的力量、使命和自信心。
阿里巴巴上市是面向全球的最好的中国赞歌之一,生动地展现了中国互联网的力量,展现了投资中国互联网和高科技的巨大回报和潜力,展现了人们对于中国改变世界的期望和信心。让阿里巴巴上市这一特别的中国时刻,成为我们开始新历史的日子。我们应该感谢阿里巴巴,感谢马云,更要感谢互联网!
(说明:上市后的阿里巴巴究竟将置身全球和互联网的什么位置?2014年9月19日这一天苹果市值为6095亿美元,谷歌为3985.8亿美元,微软为3846.4亿美元,Facebook为2002亿美元,IBM为1932.8亿美元,甲骨文为1851亿美元,英特尔为1741.3亿美元,亚马逊为1501.6亿美元,腾讯为1512.5亿美元。阿里巴巴上市,标志着全球互联网版图和高科技版图中,中国力量正式开始崛起了!)
帮雅虎数钱:成为雅虎的支撑线资产
在普通人看来,马云因此次IPO而个人所得个位数亿字头收入已经很高了,殊不知投资阿里巴巴的雅虎等风险投资商的获益更加庞大,以数十亿美元计。
对马云个人而言,阿里巴巴的招股说明书显示,阿里巴巴IPO后,马云持股比例由原有持股比例的8.9%降为7.8%,马云个人进账8.6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3.28亿元)。
同样根据阿里巴巴招股说明书显示,雅虎献售1.217亿股,雅虎将因阿里巴巴IPO进账约84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16亿元),持股比例由22.4%下跌至16.3%。实际上,9月19日阿里巴巴集团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时的开盘价92.7美元,较发行价68美元上涨36.3%,这无疑又是雅虎的重大喜讯,帮助雅虎从中套现112亿美元。
从马云个人的个位数,到IPO招股书的两位数,再到实际挂牌交易的三位数,雅虎已经从阿里巴巴赚取了足够换取公司总市值(2014年10月初的市值为394亿美元)1/4的回报!
从雅虎持股现状看,雅虎仍然持有3.83亿股阿里巴巴股票,占总股本25亿股的15%。如果按照当前88美元左右的股价,税前价值约为352亿美元。雅虎在2014年9月24日的监管文件中表示,该公司同意在阿里巴巴上市后至少一年内不出售这些股票。随着阿里巴巴的全球化发展,以及生态系统商业价值的进一步释放,雅虎的后续回报依然可观。
回过来看,雅虎在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的投资最好案例莫过于阿里巴巴。雅虎在2005年以1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阿里巴巴40%的股份,这部分股份2007年阿里巴巴香港上市之时约为雅虎公司带来价值36亿美元的收入。当年有美国分析师甚至惊叹:在阿里巴巴集团下有两个强力的IPO候选公司,雅虎公司从他们10亿美元的投资中获得了50亿美元的回报,这就意味着雅虎通过这次投资共获得了86亿美元的回报——这甚至超过了雅虎公司创立以来所有利润的总和(截至2007年的经营状况)。两年前的2012年,阿里巴巴同意回购价值超过70亿美元的雅虎所持其股票。
从上可以粗略看出,在阿里美国上市之前,马云旗下的阿里巴巴总共为雅虎公司带来的回报已经达到150亿美元以上,如今加上这次的112亿美元,如果加上当前持股市场价值,初步累计达到510亿美元,是雅虎公司当前市值的1.3倍。
“过去一年半,雅虎的股价表现远超市场整体水平——涨幅为97%,而标准普尔500指数仅上涨40%。”加拿大皇家银行资本市场分析师马克·马哈尼(Mark Mahaney)9月份指出,“考虑到市场对阿里巴巴IPO的期待,我们认为这种跑赢大盘的表现可以得到支撑。然而,阿里巴巴的催化作用已经结束,上涨空间有限。”
雅虎除了从阿里巴巴的发展壮大中获得回报无数,其创始人美籍华人杨致远先生也在IPO之后被委以独立董事一职。招股书这么解释:集团因为杨致远作为领先创新者的良好履历,他对互联网行业的理解和经验,他创立企业并担任企业经理人的独特经验,以及对阿里巴巴的深刻认识和理解而聘请他担任独立董事。
最后不得不说一下,雅虎的两次退出也预示着雅虎在阿里上市之后与其的关系将可能在一年后动荡起来。一是在2012年9月,雅虎以税前71亿美元的价格出售了持有的半数阿里巴巴集团股权。二是,因为阿里巴巴符合在2015年12月31日之前进行首次公开招股,雅虎也已经再次抛售持有的半数股权。而未来,有收益无权力的雅虎在阿里的影响力可能持续下降,尽管雅虎的杨致远和马云有着良好的私交。
软银未来发展的摇钱树
借力阿里巴巴IPO,软银集团的股价在2014年9月初以来已经上涨14%。如今,孙正义已跃居日本首富,一举赶超优衣库母公司迅销集团社长柳井正(Tadashi Yanai)。
近15年前,软银对阿里巴巴投资约2000万美元,后来持续的投资累计到8000万美元。2014年4月16日,软银公司受益于阿里巴巴业绩强劲增长,在东京交易所,股价因阿里巴巴利润和营收强劲增长而上涨了8%。在阿里巴巴业绩强劲增长和上市预期的拉动下,最近一段时间软银和雅虎股价都出现上涨。2013年4月到2014年4月一年之内软银股价累计上涨约75%(雅虎股价上涨42%)。
阿里IPO上市之前,软银持有约37%的阿里巴巴股份,占比超过阿里总股本的1/3,难怪有人在贴吧里抱怨“阿里帮助外国人赚国人的钱”。由于阿里上市没有献售股份,孙正义的软银当前仍持股32.4%。
据《中国经营报》保守估计,阿里巴巴1000亿〜1500亿美元的估值,软银将获得高达440倍的投资收益。但如今超过2000亿美元的市值,让香港《文汇报》的估计大胆许多:软银持股市值高达860亿美元,与当初的8000万美元的累积投资相比,软银集团此番大赚约1000倍。
事实上,阿里当天IPO成功,媒体纷纷拿出首版标题:阿里IPO的大赢家——软银所持股份价值750亿美元。
软银将继续持有阿里巴巴的股票,因此不会产生新的现金收益。但软银将在2014财年上半年财报中计入账面收益,有预测软银将账面增收约500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281亿元)。
2013年6月21日,日本软银集团首席执行官孙正义(Masayoshi Son)在该公司一年一度的股东大会上“豪言”表示,他目前正努力将新软银打造成全球最大的企业,不管是营收、市值还是利润。软银持有多家公司的股份,包括雅虎日本、阿里巴巴集团以及Ustream。
同样在2011年的6月下旬,软银董事长兼CEO孙正义在首尔称,“我们现在在全球有800家IT公司……未来30年将增长到5000家。30年内将把软银打造成世界市值前十位。”2013年10月,软银集团(SoftBank Corp)取代日本三菱日联金融集团(Mitsubishi UFJ Financial Group Inc.J),成为日本市值第二大的企业,仅次于老牌龙头企业丰田汽车。
孙正义之所以如此雄心勃勃,是因为他尽管是电信运营商出身,但是其商业思维与阿里巴巴马云有异曲同工之妙。而且伴随阿里的成长,孙正义和他的软银也同样令投资者着迷。
因此,孙正义没有遭遇杨致远的处境,而是不需要在阿里巴巴IPO中献售股票,尽管持股比例稀释后下跌至32.4%,但股票价值以及未来增长空间极为诱人。
软银集团是孙正义23岁时创办的,不到20年就成长为日本最大的网络和投资帝国。因此“小个子孙正义”被美国《商业周刊》称为电子时代大帝(Cyber Mogul)。他在1996年投资雅虎和2000年投资阿里巴巴已成为投资传奇。目前,其身家近百亿美元,是2011年福布斯富豪排行榜的日本首富。
根据阿里巴巴招股书的说明显示,孙正义自2000年以来一直担任集团董事,他是在东京证交所上市的软银集团的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孙正义于1981年成立软银集团,他还担任软银集团的几家子公司和附属公司的董事长及首席执行官,其中包括软银银行、软银电信公司和软银移动公司。自1996年以来孙正义还担任雅虎日本公司董事长,自2013年以来担任Sprint公司董事长。孙正义拥有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经济学学士学位。
据媒体报道,2013年软银的市值一度冲到900多亿美元,如果阿里巴巴保持良好的增长势头,不久的未来,阿里的第一大股东冲进全球市值千亿俱乐部企业轻而易举!
相比于雅虎两次抛出阿里股份,套取现金流,软银几乎公开表示“如果可能的话不希望减持所持有的阿里股份”。当然如果孙正义没有经得住现实的考验,他的世界首富之路还会更长。2007年11月阿里香港上市时不减持,2014年美国上市也不减持,构成了孙正义的独特坚持。
开启“金融3.0”时代
互联网金融是互联网时代重要的转折点,马云注定要成就互联网金融市场。随着金融互联网化的深入,金融与互联网正在深度结合,金融这种传统业态正在由传统的1.0时代进入互联网金融初步发展的2.0时代,未来随着各种新兴业态的逐步成熟,金融将向3.0时代迈进。
传统的金融时代可以称为金融1.0时代,这时期的金融市场已经比较成熟,有较为健全的投融资体系,但从根本上来说,当前的金融体系还无法实现金融服务的普惠化,无法为实体经济发展注入活力,需要新技术力量、新模式来创新金融服务。虽然经历了一系列改革,但国内中小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的融资问题始终不能得到合理解决,制约着国内实体经济的发展。传统债权融资体系的放贷标准、风险管理措施与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极其不匹配,较高的风险与交易成本使银行业既无能力也无动力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传统股权融资体系下,中小企业又难以满足较高的上市条件,近年来快速发展的天使投资、VC、PE投资部分解决了创新型企业、初步具备上市条件的企业的融资问题,但对于大量传统型小微企业依然缺乏支持能力。另外,金融理财服务的高端化也将大量普通人群排除在专业理财服务之外。
2013年余额宝横空出世,带热了互联网金融产业。当前互联网金融开始冲击传统金融的局面可以称为金融2.0时代,表现为创新元素、创新模式开始出现,P2P、众筹、网络理财等模式开始为市场所关注,新兴平台通过网络直接对接资金供给方与需求方,并尝试通过大数据等新兴技术对融资对象进行评级。同时新兴的网络理财平台也将传统金融机构所忽视的普通收入人群理财需求彻底激发出来。
当然这一时期的金融业态仍有很大的局限性,表现为互联网金融相较于传统金融而言实力仍然太过弱小;风险控制能力有待提升,因用户集中赎回、理财产品集中到期等原因引发的流动性风险、资产质量下降带来的坏账损失等风险都需要有防范应对能力,准备金制度、备付金制度、坏账拨备等都需要建立起来;资产营运能力需要进一步提升,例如P2P企业放贷行为与资金管理如何实现流动性、安全性、盈利性的平衡。
互联网金融平台服务需要进一步完善,商业模式需要进一步完善,以降低用户的使用成本。如P2P平台针对借款人的信用评级体系需要进一步健全,用户数据的获取、存储、分析利用需要加强,互联网融资平台上项目真实性、安全性的评定,以及针对线上项目的线下调研如何更加有效,都是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未来金融与互联网深度融合,将催生金融3.0时代,这一时期将以网络融资、网络理财全面成熟为标志,金融行为进一步由线下转移到线上,网络银行、P2P、众筹等模式成熟、完善,资产定价、风险控制等核心元素都可以通过大数据等技术的广泛使用而实现效率大幅提升,融资前的调研、融资审核、融资后的管理都有一套完整、健全、成体系化、行之有效的机制。在金融3.0时代,大量投融资、理财行为通过网络达成,金融行为具有明显的网络化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