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种情景,一个思想
多种情景,一个思想
以下的情景有何共同点?
位于同一个街角的两家加油站,或者同一片街区的两家超市,有时会彼此展开激烈的价格战。
在美国大选活动中,民主党与共和党通常都会采取中间政策,以吸引那些处于政治光谱中翼的选民,却忽略了他们那些分别持极“左”或极右态度的核心支持者。
“新英格兰渔业的多样性和生产力曾经是无可匹敌的。然而在过去的一个世纪,由于过度捕捞而最终导致物种相继灭绝已成为一种趋势。大西洋比目鱼、海鲈、黑线鲟和黄尾比目鱼……(均被列入了)商业灭绝的物种行列。”
答对了也没有奖励——毕竟,囚徒困境是本章讨论的主题。但是,正如我们在第2章中所做的,我们借此机会指出,博弈论的一般概念性框架,可能有助于我们理解各种各样的变体以及看似无关的现象。我们还应该指出的是,毗邻的商店并不经常忙于打价格战,政党们也并非总是围绕权利中心而战。事实上,分析和说明这类博弈中的参与者如何能避免和解决困境,才是本章的一个重要部分。 在约瑟夫•海勒(Joseph Heller)的著名小说《第22条军规》结尾,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在望。尤塞里安不想成为胜利前夕最后一批牺牲者,因为这对于战争结果毫无影响,他向上司丹比少校解释道。丹比问:“可是,尤塞里安,如果大家都这么想呢?”尤塞里安答道:“那么,我若是不这么想,岂不就成了大傻瓜?”
答案:这些都是囚徒困境的实例。就像《冷血》第1章中讲述的对迪克•赫克考克和佩里•史密斯的审讯,当人人都按照自己的个人利益行事时,每个人都有其个人动机,最终采取了对各方都不利的行为。若其中一个人坦白,那么另一个人最好也坦白,以免因抗拒从严而遭到严厉判决;反之,若其中一个人坚持沉默,另一人却可以通过坦白从宽大大减轻自己的刑罚。的确,促使坦白的力量实在太强大了,以至于每个囚徒都有坦白的动机,不论双方是真有罪(正如《冷血》中的情况),还是明明无罪却被警方诬陷(正如电影《洛城机密》中的情况)。
价格战也是一样。如果奈克森加油站的汽油定价较低,那么卢纳科加油站最好也降低自己的价格,以免失去太多的顾客;如果奈克森加油站的汽油价格较高,那么卢纳科加油站可以通过制定低价,将奈克森加油站的一些顾客吸引过来。但是,当两家加油站的价格都较低时,它们谁也不会盈利(虽然顾客的情况得到了改善)。
在美国大选中,如果民主党采用吸引中间派的竞选策略,那么,共和党要是只迎合他们那些处于经济和社会右翼的核心支持者,就很可能失去这些中间派选民的支持,从而导致大选失败;反之,如果民主党只迎合其在少数民族和工会中的核心支持者,那么共和党可以通过采取更加中间的态度,赢得中间派的支持,从而赢得绝大多数的选票。在过度捕捞案例中,如果所有其他人都有节制地捕捞,那么单凭一个渔民的过度捕捞并不会在很大程度上造成渔业的消耗殆尽;但是,如果所有其他人都过度捕捞,那么任何一个试图单枪匹马保护渔业的渔民都是傻瓜。这样,最终结果就会是过度捕捞和物种灭绝。而在《第22条军规》中,尤塞里安的逻辑,正是使得人们很难继续支持一场败仗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