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讨论

案例讨论

不完全是这样,原因有两点。由于雀鸟是区域性的,所以那些仙人掌灭绝地区的雀鸟(及其后代)结果会成为失败者。不值得为了今天能多采一点儿花粉,就切断来年邻近地区的食物供给。因此,相对于其他鸟类来说,这些变异的雀鸟看起来不具有适应优势。但是,如果该策略能得到普遍运用,结论就大不相同了。变异雀鸟可以扩大它们的食物搜寻范围,即使是那些等在那儿的雀鸟也救不了仙人掌花柱。假定接下来一定会发生饥荒,那么最有可能生存下来的是那些从一开始就处于最强势地位的雀鸟。额外的一点儿花粉可能会导致这种差别。

我们这里讨论的是癌扩散式的适应性。如果这种适应性一直很微弱,它可能会消失。但是,如果它变得很强,它就会成为处于正在下沉的船只上的最佳策略。一旦这种策略变得有利——即使是相对有利,解决它的唯一方法是淘汰整个种群,重新开始。戴费尼岛上没有了雀鸟,就不会有鸟弄断花柱,仙人掌就会再开花。当两只幸运的雀鸟飞落在这个岛上,它们就有了重新开始进化的机会。

关于卢梭的猎鹿博弈,还有一些其他的解释,我们将在第4章再继续讨论。我们接下来讨论的博弈类似于囚徒困境,它是关于哲学家让-雅克•卢梭分析的“猎鹿”博弈的一个生死攸关的例子。在猎鹿博弈中,如果人人合力捕鹿,他们就能成功,所有人吃得很好。但一旦某些猎人在猎鹿过程中突然碰上野兔,问题就产生了。如果太多猎人转而追逐野兔,就没有足够的猎人去捕鹿。在这种情形下,每个人都最好去追逐野兔。当且仅当你有信心确定大多数人都会猎鹿的时候,你最好的策略才是猎鹿。你就没有任何理由不去猎鹿,除非你缺乏信心,不确定其他人会怎么做。

结果就成了一个信心博弈。博弈进行的方式可以有两种:齐心合力,生活美好;或者,各为己利,生活穷困短缺。这不是经典的囚徒困境,因为在经典囚徒困境中,不论别人怎么做,人人都有欺骗的动机。而在这里,只要你相信别人跟你做的一样,就不存在欺骗的动机。但你能信任他们吗?即使你信任他们,你能相信他们也同样信任你吗?或者,你能相信他们会相信你信任他们吗?就像富兰克林•德兰诺•罗斯福(在不同的背景下得出)的名言:除了恐惧本身之外,我们没什么可恐惧的。

更多关于囚徒困境的实例,请参阅第14章中的案例研究:“1美元的价格”和“李尔王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