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拿什么来拯救你,我的应用
“拿什么来保护你,我的应用?”这几乎是每一位架构师和安全工作者所关注的问题。看了上面那么多让人不寒而栗的安全问题,免不了让我们心里发怵。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我们先来看看有什么武器可以应对企业应用的安全问题。接下来会讨论安全技术目标、OSI安全体系结构与TCP/IP安全体系结构这三方面的内容。
1.2.1 安全技术目标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对“计算机安全”的定义为:“为数据处理系统建立和采取的技术和管理的安全保护,保护计算机硬件、软件数据不因偶然和恶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和泄露。”根据美国国家信息基础设施(NII)提供的文献,安全技术目标包含保密性(Confidentiality)、完整性(Integrity)、可用性(Availability)、可靠性(Reliability)和抗否认性(Non-Repudiation)。
❑保密性:也称做机密性。保密性确保数据仅能被合法的用户访问,即数据不能被未授权的第三方使用。
❑完整性:主要确保数据只能由授权方或以授权的方式进行修改,即数据在传输过程中不能被未授权方修改。
❑可用性:主要确保所有数据仅在适当的时候可以由授权方访问。
❑可靠性:主要确保系统能在规定条件下、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时具有稳定的概率。
❑抗否认性:也称做抗抵赖性,主要确保发送方与接收方在执行各自操作后,对所做的操作不可否认。
除此之外,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的其他安全技术目标还包括:
❑可控性:主要是对信息及信息系统实施安全监控。
❑可审查性:主要是通过审计、监控、抗否认性等安全机制,确保数据访问者(包括合法用户、攻击者、破坏者、抵赖者)的行为有证可查,当网络出现安全问题时,提供调查依据和手段。
❑认证(鉴别):主要确保数据访问者和信息服务者的身份真实有效。
❑访问控制:主要确保数据不被非授权方或以未授权方式使用。
安全技术目标制定的主旨在于预防安全隐患的发生。安全技术目标是构建安全体系结构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