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 密钥交换算法—DH

对称加密算法提高数据安全性的同时带来了密钥管理的复杂性。消息收发双方若想发送加密消息,必须事先约定好加密算法并发放密钥。而如何安全的传递密钥,成为对称加密算法的一个棘手问题。密钥交换算法(Diffie-Hellman算法,简称DH算法)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金钥匙!

8.2.1 简述

1976年,W.Diffie和M.Hellman在发表的论文中提出了公钥加密算法思想,但当时并没有给出具体的实施方案,原因在于没有找到单向函数(也就是消息摘要算法),但在该文中给出了通信双方通过信息交换协商密钥的算法,即Diffie-Hellman密钥交换算法(通常简称为DH算法)。该算法的目的在于让消息的收发双方可以在安全的条件下交换密钥,以备后续加密/解密使用。因此,DH算法是第一个密钥协商算法,但仅能用于密钥分配,不能用于加密或解密消息。

DH密钥交换算法的安全性基于有限域上的离散对数难题。基于这种安全性,通过DH算法进行密钥分配,使得消息的收发双方可以安全地交换一个秘密密钥,再通过这个密钥对数据进行加密和解密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