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生活中,你总会和一种美丽邂逅。也许只是偶然看到几秒的画面,你心中会问,这是哪部电影呢?也许是转瞬即逝的一段旋律,你心中会回想,这是哪一首歌曲呢?又或者,你望见一段让你倾目的身影,还未回过神,还未转过身,就已经擦肩而过。

    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再相见,但那份触动我们的美丽却可以再现。终有一天,你会从头到尾欣赏完那部华美的影片,也将那首美妙的歌曲添加进自己的播放列表,似曾相识,又似老友再见。我个人与Mac电脑,与Keynote的相遇,就是这样一段旅程。

    曾经刚开始工作的时候,便知道“苹果电脑”这个特别的词。说特别,是因为它在当时几乎不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只听说做出版印刷、做艺术设计的专业人士们才会摆弄那个东西。即使偶尔见过苹果电脑的真身,也只是冲着那华丽的界面“哇哦”了几声就忘记了,因为总感觉它离我们太远了。

    2006年,一部探讨环保的纪录片大热。那位著名的美国前副总统戈尔用发人深省的事实,冷静详实的数据,并夹杂着自己的政路感悟,为全球人民带来了一部《难以忽视的真相》。对我来说,除了影片本身带来的震撼性内容外,我更注意到戈尔在影片中使用的一款演示软件,其动态效果让人过目不忘。

    几经查询才知道,那是一款叫作Keynote的苹果软件,且没有Windows版本。当时的感觉就好像望到了对岸灯火阑珊的美景,却无舟可渡,徒生叹。

    再后来,由于工作的原因,我也开始接触到并使用苹果电脑,甚至连使用习惯都没完全切换过来的时候,就第一时间去翻看程序列表,看看有没有Keynote的大名。用夹杂着喜悦和崇敬的心情打开了Keynote,并笨手笨脚地拖曳各种功能,像个孩子一样在各种主题模板上尽情涂鸦。

    直到今天,Mac已经是我工作、生活的一部分,Keynote更是能让我的想法在各种场合下放出美丽的光彩。伴随着iPhone、iPad这样改变世界的产品出现,每年汇集全世界焦点的苹果产品发布会上,乔氏简洁精美的演示幻灯片也为越来越多的人所瞩目和效仿,Mac电脑也逐渐走进更多普通用户的生活。

    我希望借着这本书,和大家一起畅游在Keynote梦幻般的世界里,分享我的所见所得,一起邂逅这一份你不应该错过的美丽。

    千言万语汇成一本书,同时还要感谢许多人的帮助。首先要感谢人民邮电出版社的许曙宏编辑和张丹阳编辑,不但在此次选题内容上给予我非常大的支持以及创作空间,更在我的写作过程中提供细致的指导和建议,帮助我将经验和实例转化为更平面的教学文字,带着我这个门外汉慢慢入门。另外要特别感谢我的妻子一凡,从我们第一天相识,你就全力支持我的写作,这一份信任所带来的感动和力量,是难以用任何语言来形容的,感谢你为家庭的辛苦付出,有你才有这部作品。

    时间有限,文字有限,匆忙之作难免有不少疏漏,还望各位读者批评、指正。

    如何使用本书

    从内容类别上看,本书并非那种专业的科研著作或是严密的工具书籍。通过“实例”而非教条地研究每个功能,从而带领读者学习、使用Keynote软件,这才是本书的主旨。从这两点来说,本书不太需要使用指南之类的东西。

    不过,既然是一本偏技巧学习的书,必然会有它自己的结构与风格,乃至自身的一些限制。所以,这里特别通过第1章为本书做一个简短概述,也算是一种使用上的帮助。

    关于有什么没什么

    记得当初我刚刚接触电脑,也对上面的各种“专业”软件望而却步,看着那么多菜单按钮顿感无从下手。和身边的小伙伴们商议之后,跑去书店买了很多《精通XX》、《玩转XXX》这类的教学书籍,还约定自己看会之后,再互相交换着看。

    自然,我们谁也没有照着一本书就“看”会了某个应用软件。反倒是在实际的工作学习中,自己慢慢摸索,在实际的案例中不断学习,才掌握了各种技巧和功能。所以我在这本书中,为大家带来尽可能多的、贴近工作生活的实例,对掌握各种技巧十分有帮助。

    这本书里没有那种常见教学书籍里的严丝合缝式的菜单教学,也不会手把手地告诉读者这个菜单叫什么名字,某个功能在哪里找到,然后机械地做出一个看起来和你毫不相干的实例。你甚至不会通过本书知道、看到、用到Keynote的所有功能,如果你想那样,自己在Keynote的功能菜单中挨个点一遍就好了。

    可能有人会问了,既然你自己都没能“看”书成才,那你又怎么保证自己写一本书就能让别人学会东西呢?我的回答是:我不能保证。但是我会沿着自己相信的道路前进,哪怕我准备的这些实例章节只有那么一两段能够激起大家的兴趣,让大家学到一些可以致用的技巧,本书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关于内容

    本书一共12章内容,其中第1章是从结构上梳理一下Keynote的结构、界面和功能等。其余的章节均是实例教学。

    第2章教大家如何使用主题模板自带的一些功能,制作一个非常简短的海边游记。第3章开始接触职场制作内容,先行为自己打造一份精美的自我介绍。第4章开始慢慢打造一份常见的数据和实例分析型幻灯片。第5章是一次纯技巧的演练,教给大家一些通过Keynote就可以做到的简单、高效、精美的图标制作方法,让大家尽可能地随心所欲地创造自己想要的素材。第6章将第一次引入Keynote的明星功能,即构件的出现和消失,慢慢解开动作大戏之幕。第7章则是久经职场考验后的再次偷闲,跑到南半球来一次澳大利亚城市文化之旅。第8章,动作大戏正式升级,从头到尾创造出一个软件demo给观众演示。第9章通过拯救一篇沉闷低质的PowerPoint文件,一方面实际使用Keynote 的兼容性,另一方面也算是温习我们的知识。第10章制作一篇短小精悍的讲标幻灯片。第11章,一次终极的联合军演,制作一篇大型产品发布会所用的Keynote。第12章,结合苹果最新发布的iWork for iCloud功能,做一次简单的网页版 Keynote尝试。

    了解了大概的内容分布,读者完全可以着重挑选自己更感兴趣的章节观看。

    关于结构

    本书的第2章是唯一一篇比较严格参照Keynote软件结构做出的字典式的讲解,读者不必一次看完,可以在使用的过程中时常回来找找自己使用到的功能点。

    每个教学章节开头都有关于章节内容的简介,并且附上需要使用到的功能和技巧说明。所以,如果读者曾经接触使用过Keynote,也完全可以跳跃着章节阅读,找到适合自己的那部分。

    而在每个教学章节的结尾都会附上一份“Key笔记”,会从心得上(偏实际演讲技巧)、软件上(包含一些有用的周边软件)和硬件上(同样是和Keynote相关的硬件支持)进行一个小的整理和汇集,帮助大家做一点课余积累。

    关于限制

    本书中的所有实例内容,均汲取自我个人的工作生活经历。换言之,大部分都是我真实制作过类似内容的Keynote。为了避免有任何的特殊导向、广告嫌疑或版权问题,本书中所有案例场景使用的具体人名、网站名、软件名、数据数字等均是虚构。

    绝大部分的高清照片均出自我个人的摄影作品,而一些需要提及的网页截图、手机软件截图则做了虚化处理或干脆以示意文字代替表示,毕竟这只是一本关于Keynote而不是关于Photoshop的书。

    所有的西文字体均使用OS X自带的漂亮字体,中文字体则基本使用楷体、微软雅黑这样的变形。

    由于是单枪匹马,一些素材准备不够精美还请大家多多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