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馈经济——新的营销模式在兴起
最近几年来,反馈经济(Feedback Economy)成为经济学界研究的重点。事实上,在很多领域,我们已经看到了反馈经济的兴起,它代表着新的营销模式和全球产业转型的推动力。而这正是大数据送给世界和中国的第一份经济礼物。
一切以数据为中心、在数据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和持续的优化,不仅简单地提高了企业经营效率,而且还能让我们做好准备迎接更大型、更重要的改变。手机和电脑等设备记录着我们的数据,比如地点、喜好、习惯、状态等,把它们时时地记下来,通过移动互联网,将上述大量的数据传送到云中心,然后被商家收集和分析。
商家利用云计算技术来处理这些数据,进行比较,做出决策,最后反馈到个人移动设备终端或其他设备上。这样,数据流就形成了一个“闭环”,不断地更新和反馈,提升产品质量,提高用户满意度。固定不变和循环往复的反馈,将导致效率提升与最优化的积极结果,这成为了商业公司和政府部门的运营标准,也成为了反馈经济的基本特点。它将最终超越信息经济,信息本身没有价值,只有进入这个闭环之后才变得富有价值。
2013年,有三名斯坦福大学的学生创立了一家公司,专门防治脊椎病。人们平时的坐姿都有问题,这是导致脊椎病的主要原因,但对坐姿问题,多数人一般意识不到,即便知道也很难保持长时间的注意力。
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这家公司提出的方案是,设计一个传感器,把它放到腰带上。传感器可以时时地监测我们的坐姿,并且通过移动网络,传输到一个云中心。云中心的服务器不断地积累数据,通过比较分析,评估你的坐姿并且计算出多长时间就需要调整,然后它将需要调整的信号发送到你的手机上。就像闹钟一样,时间一到,它就提醒你。
更强大的功能是,它还可以把你的坐姿状态的数据发给你的好友和亲人,一起分享和互相提醒。比如,一名热爱学习的年轻人戴上了这个传感器,不但他会收到提醒,他爸爸妈妈也可以收到这个提醒信息,然后过来敲他的房间:“喂,你该换个姿势了。”假如你的很多朋友都带上了这个设备,那么这个云中心的数据就更加丰富了,人们在这个中心平台可以看到彼此的状态,纠正对方的错误或者学习对方的经验。
这个故事只是“反馈经济”形态的一个很小的展现,现实中有更多形式的反馈经济的企业。这只是一个良好的开始,如果人们愿意,我们每个人在自己的一生中产生的全部数据都可以记录下来,为现实应用提供支持。
人类的个体行为、群体行为、社会行为的调整与改变都是非常困难的,这不但与习惯有关,还和缺乏足够精确的数据记录有关。中国人更是如此,从古到今,我们一直缺乏足够的精确的数字意识,比如人们问对方什么时候可以完成工作时,得到的回答通常是“差不多了”“快了”而不是“5号”或“还有两个小时”。建立精确习惯比较困难,但是,利用反馈经济中的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我们就能让自己的行为变得可记录、可计算、可模拟和可反馈,让每个人都参与到大数据的积极价值中来,促进经济的转型。
虽然移动互联网在时时传回人体行为的数据时,它的数据总量是庞大的(据统计,人的一生行为产生的数据大小约为1000T(1T=1024G)),但是云计算技术和大数据的存储能力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从技术的角度,人的行为从此变得可记录和可分析。大数据实现这一点非常轻松,几乎毫不费力,这已奠定完美的技术基础。在分析完人的行为的数据之后,云中心可以反馈给每个人,然后根据个人的喜好互相分享。同时,企业也可以利用这种模式,将自己的产品、服务和一切信息发送给用户,从他们那里得到反馈数据,并提升自己的经营效率。
反馈越及时,结果就越有意义。个人的反馈和分享会带动群体的反馈和分享,从而使得我们的社会和经济开始普遍受益。比如,随着数据收集能力的加强,云中心计算出来的模型(分析和预测结果)越来越接近于人的行为本身的状态,也就越来越精确,意义也就越大。当它在各个领域获得推广后,就会产生成倍放大的效应。
教育——可以根据学生的成绩、兴趣和行为,找出他们的天赋进行因材施教;
售后——可以根据用户使用数据收集、分析,获得反馈,设计更好的产品或服务;
医疗——可以记录每个人的身体压力、机能、精神状态,做好预防和术后恢复工作;
…………
这样一来,反馈经济的规模将会越来越大,实现产业转型,成为新时代经济的主角。从这个角度说,谁在未来掌握了足够的用户数据,谁就赢得了明天。今天,中国人需要思考的是如何借助这一正在席卷全球的大趋势,搭上开往反馈经济的列车,而且争取领先,成为这一新时代的引领者。
为了搭上这趟列车,传统的行业应该怎么办?唯一需要做的,就是结合自身的情况,在合适的时候采用大数据技术,加入到反馈经济的阵营,用反馈思维来带动企业的进步和腾飞。从现在开始,人们要做的就是为迎接反馈经济进行必要的准备工作,打好基础,在时机到来时无缝接入。
我们要赢得一场反馈经济的战争,需要具备以下三点:
首先,能更好地收集并且分析信息;
其次,能更快处理这些信息并将所掌握的信息融入到下一个反馈的循环中;
最后,建立一个运行有序和有效的“闭环”。
美国一位研究中国经济的学者约翰·克伦对我说:“中国人或许首先要认识到,进行数据减肥比吞食更多的数据来得重要,因为中国已经形成了一个信息肥胖的社会,并不是收集全部数据和分析全部信息就能得到很好的反馈,取得计划中的效果。”
克伦的深刻见解是如此重要。在过去的30年中,中国人的人际互动已从现实世界转移至了网络世界,信息化来得是如此之快,以至于每个人都拥有一部智能手机,每家公司都能轻而易举地获得海量数据,虽然这和“精确分析”画不上等号。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变成了数字化形式,互动总是同时发生,且极易复制。
比如中国人习惯了在淘宝购物,先看一遍用户评价,再敲几个键,两三天的时间就能收到货物;如果想把自己的心情通告给全世界,在微博上写几十个字就可以了,比打电话找几个朋友倾诉更容易;因为电子邮件沟通太慢,中国人交流问题几乎从不使用它,而是选择即时通讯软件。于是,世界被数字化了,我们被淹没在了数据的海洋中,同时也构筑了一个新的营销市场。这是反馈经济兴起的基础。
从现实世界到网络世界的转变,将所有行业的摩擦系数减少到了零。未来,这一进程仍将加快,直到所有人都乐此不疲地享受“反馈”带来的益处。我们需要采取更好的办法来观察和适应新的环境,来获得自己的机会。在转型面前,作出正确的决定、付诸行动和进行实验,把已经学到的知识应用至未来的行动中,成为大数据时代经济转型的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