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优于复杂
在大数据时代,一些烦琐的数据管理流程可能只是一片“云”就能解决的工作。比如一个客户订单通常需要经过ERP、供应链管理、产品数据、库存等多个企业数据管理系统。这很复杂,其流程就像人的思考一样,需要不同的工序来加以实现,最后完成选择,采取行动。
而目前,中国绝大部分企业的数据化管理模式仍旧采用一个个独立分散的系统。正如某位研究大数据的人士所说:“如果能有一个合适的云存储系统,就可以将这些数据整合在一起,做到对企业运行一目了然。”
云存储便是实现这些功能的前提,它让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了,而它也正是大数据思维的集中体现,让一切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我们在理解大数据时,必须汲取这种宝贵的营养,让它渗入我们新的思维中,用集中化和简单化的思考去解决问题。
让我们想一下巴菲特的忠告:简单胜复杂。巴菲特经常可以把烦琐的投资问题用最简单的逻辑解释清楚,比如他的价值投资哲学。为什么我们大部分人不爱简单爱复杂呢?越是真理越简单,越是谬论也就越复杂。
这个世界上的成功之道表明,凡是真正的成功哲学,它通常不是非常复杂的,而是非常简单的一个系统。不仅在投资理念上,也在做人的哲学上,更在于企业的管理和生产控制上。比如云存储,它能够带来更为简便、精确的效果。
在办公文件的高效、规范管理上,云存储也大有可为。首先需要搭建服务器,然后再由专人进行日常维护,但投入高,操作复杂,专业性强。一项工业设计的多个修改版本,即使通过不同文件名来区分仍可能出现混淆不清甚至丢失的情况,尤其对于工业设计这样的特定行业来说,办公文件的规范管理可能更受重视。企业如果要建立自己的数据中心整合数据,只需根据自己的需要租用中心服务器的一个空间,便能实现云储存和运算服务。
巴菲特说,他的价值投资之道非常成功,却非常简单。多简单呢?简单到“三高”都不需要:一不需要高等数学,二不需要高学历,三不需要高智商。这三种复杂的东西都是无用的,因为都偏离了投资的真相。
他说:“我从来没发现高等数学在投资中有什么作用,只要你懂一些小学算术就足够用了。如果高等数学是必需的,我就得回去送报纸了,我从来没发现在投资中高等数学有什么作用。要想成功地进行投资,你不需要懂得什么专业投资理论。事实上大家最好对这些东西一无所知。投资并非智力竞赛,智商高的人未必能击败智商低的人。”
老子的《道德经》中有一句话,叫作“道可道,非常道。”又说:“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讲的都是巴菲特所言的这个道理。有一位工业设计公司负责人对我说:“使用传统依靠文件名来区分的存储模式很容易造成版本的混淆,这其中再加上设计师人员的流动、异地协作设计等因素,经常造成设计成果的丢失。”
因此,工业设计就是一个需长期与文本资料打交道的行业。一项设计成果的最终定型要经过设计师们的反复修改,这其中经历了设计、修改、审核、讨论、再修改、再审核的多个环节后,就产生了许多设计版本。那么要想获得利润还有可能吗?很难,在这种设计思维的主导下,利润就会被压缩到最低。
对任何一个行业、一项事业来讲,要想获得最大的利润,只有两个字: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