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者序

    “如果你有正确的态度,有趣的事情自然会找到你”,这是Eric在“大教堂与集市”一文中给出的一条经验。很有意思,2012年3月,机械工业出版社的吴怡编辑通过互联网,在我的博客《“大教堂与集市”读后感》下留了一条评论,问我是否愿意翻译这本书。没有太多犹豫,出于对开源世界的敬仰和(本书所提及的)egoboo的驱动,我决定花费时间和精力翻译这本书。

    Eric S.Raymond在开源运动和黑客文化中有着很高的地位,正如他自己所言,他有着开源文化“代言人”、“宣传家”和“大使”等称谓,一个更正式的头衔则是:互联网黑客的观察者/参与者人类学家(observer/participant anthropologist,anthropologist是指“someone who scientifically studies human beings,their customs,beliefs and relationships”)。作为黑客文化的第一理论家,他通过观察和参与,对黑客这个群体的习俗、信念及关系有着深入而广泛的研究。他极力为“黑客”(hacker)一词正名,强调“黑客”并不是媒体报道中的计算机违法分子,而是那种着迷于计算机技术并通过编程提供极具价值软件的人。

    软件是人类历史上最奇特的产物之一,它和其他事物截然不同,以至于拿任何事物来比喻软件,都给人以不够贴切的感觉,软件的自动化运行能力和几乎零成本复制能力给人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而它带来的问题(比如版权问题、消费者权益问题、是否开源问题、开发管理模式问题等等)也是多少年来让各界人士争论不休的。

    作为软件的核心内容,源代码无疑是软件“王冠上的宝石”,因为软件的核心在于设计,而所有设计都会体现在源码之中,拿到源码,你就几乎拿到了软件的一切。出于对商业利益和市场竞争的考虑,软件制造商本能地希望把源码保护起来,而黑客出于分享、贡献和不重复劳动的考虑,下意识认为开放源码是更道德的事情,他们考虑的是如何更好更快地做事,考虑的是如何创建一个自由自在、为所欲为的软件世界,而不是如何把源码藏起来牟利。

    软件设计是一件需要创造力的事情,天才式的软件必然来自天才式的设计,很多优秀软件的最初版本都是由顶尖黑客独自设计和编码的(正如Ken Thompson之于UNIX,Linus Torvalds之于Linux),但软件膨胀到一定程度,由一个人或几个人继续开发维护就不太现实了,对大型软件来说,多人合作似乎是一种必然,但到底多少人合适,如何分工和组织,如何调动程序员的积极性,如何让软件不会因规模和复杂性而失控,从来都有着不同的方法和认识。Eric在本书中向大家展示了两种最为经典且截然不同的模式:大教堂模式和集市模式。传统大型软件公司的开发模式就像是艰难而缓慢的大教堂建造工程,它有着严密的管理和封闭的集中式结构,但在创新上、生产力上和Bug控制上却落后于集市模式。集市模式是一种并行的、对等的扁平化开发结构,其参与者大多来自于互联网上的志愿者,结构松散,来去自由,就像是一个乱糟糟的集市,但就是这样的组织形式,却取得了像Linux这样令人惊叹的成功。

    开源会走向怎样的未来?我们可以看到,互联网和移动智能终端已经日益影响着每个人的日常生活,而你每天访问的互联网网站,绝大部分基于开源的操作系统、Web服务器和数据库,你所使用的智能手机多采用Andriod或iOS系统,Andriod源于Linux,iOS源于开源的Darwin(Darwin则基于开源的Mach和FreeBSD开发),可以说,只要你上网或使用智能手机,你就在不知不觉中使用了开源软件。开源对软件业和互联网带来了巨大影响,并正在和将会对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产生更显著的影响,正如Eric在前言中所说的,对于任何一个对计算机有所依赖的人,对于任何一个要在未来工作和生活的人,了解一些开源文化,都是很有意义的。

    本书的翻译进度超出预期,一方面是我工作本身比较繁忙(正如Eric所言,IT这个行当有什么时候是不忙的),只能在周末不加班时抽出点时间翻译。另一方面,Eric写文章喜欢用很长的句子,并夹杂很多典故和背景知识,如何准确而通畅地表达原文,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

    翻译本着忠实、通达和易懂的原则开展,我尽量忠于原文并使用平实和简洁的语言翻译,如果同一概念对应多个中文词汇,我会选择最常用和最不容易误解的词汇。比如“noospher”有“智域”、“心智层”、“智力圈”和“人类圈”等等译法,考虑到可以和“大气层”相类比而且最容易望文生义,我采用了“心智层”一词;本文出现最多的词汇“hacker”,则当仁不让地要翻译为“黑客”,这里的“黑客”指的是其本意,即那些着迷于技术并充满才华和理想的人(涉嫌计算机犯罪的cracker则译为“骇客”);“hackerdom”一词有人译为“黑客道”,但“道”的含义很广泛,容易让人摸不清其内涵,本文将其译作“黑客圈”,因为dom后缀是指具有共同特征或社会地位及角色的群体;“peer”是指在地位上同等的人,如同级别、同类别或同年龄段的人,“同辈”、“同行”、“同类”、“同群”等词汇都不够精确,本文最终选用了虽然不常见但较为精确的“同侪”一词,但将peer-review翻译为“同行评审”,因为软件工程学中已大量使用这一译法。

    这本书除了讲述开源及黑客文化外,还给出了很多充满智慧的观点和非常有趣的概念,如命令体系、礼物文化、以少成多、内部市场、竞次、委员会设计、模因、SNAFU现象、软件是服务行业、组织结构决定产品结构、准入门槛越低稳定性越高、程序员是资产而非成本,等等,相信这些内容会给读者带来一些有益的启示和思考。

    值得说明的而是,书中很多URL已经失效而无法打开,以后能打开的概率也不大,之所以仍然保留,一方面是为了忠于原著,另一方面,也许你可以从URL中获得一些有用的信息。

    最后,感谢我的家人尤其是我妻子于林月的支持与付出。感谢吴怡编辑的耐心和鼓励。感谢译言网上“翻译即反逆”、“nc”、“异议”等人的无私帮助。感谢开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