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5 研发开放和资助创新

向开源世界注入资金的另一个考虑是改变开源的现状。开发社区明星越来越多地发现他们可以从自己想做的事情中获取报酬,而不是像以前必须要通过正式工作收入才能维持自己对开源的爱好。Red Hat、O'Reilly&Associates和VA LinuxSystem这类公司正在建立类似半独立的研究机构,他们通过合同雇佣开源人才并保持其稳定性。

若想让这种做法产生经济意义,公司必须采用快速扩大市场的办法来获取预期收益,以支付维持实验室运转的人力成本。O'Reilly之所以能够负担起Perl和Apache领导人的薪水,是因为预期他们的工作能够让公司出售更多Perl和Apache相关的书籍,并吸引更多人参加其会议;VA Linux System之所以资助实验室是因为改进Linux会提高他们所卖工作站及服务器的使用价值;Red Hat之所以创建Red Hat高级开发实验室是因为可以借此提升他们Linux产品的价值并吸引更多的客户。

传统软件产业的战略家们是无法理解这种行为的(不顾其市场增长效应),因为他们成长在将(通过专利和商业秘密保护起来的)知识产权看成企业王冠上宝石的文化之中。为什么资助一项研究,却让每个竞争对手都可以无偿享用其结果呢?

对此有两个主流解释。一是只要这些公司继续在其市场生态中保持领先地位,他们就可以从开放研发中获得最大份额的回报,投入研发以期获取未来利润并不是什么新奇想法,有意思的是其背后的打算:由于预期未来收益足够多,这些公司为了同行评审效果而对“搭便车”者大度容忍。

“预期未来收益”这种直白的分析,对于把眼睛一直盯在投资回报率上的顽固资本家来说是必要的,但它并不是最有趣的解释。那些“雇佣明星”(star-hiring)的公司高管们也给出了一个较为模糊的解释,如果问他们为什么这么做,他们会说,这只是在做社区认为正确的事情,而他们本人正来自社区。鄙人和以上所提三个公司的高管都非常熟悉,我可以作证他们这番言论绝不是虚妄之言。事实上,1998年末,我本人被正式聘为VA Linux Systems董事会一员并因此可以建议他们“做正确的事”,我发现他们对此并非没有兴趣。

经济学家可能会问,这样做会有什么收益?如果我们认可“做正确的事”不是空洞的摆姿态,接下来就该问一问,“做正确的事”会给公司带来什么好处?答案本身既不令人惊讶也不难以验证,其他产业里也有这种看上去大公无私的行为,这些公司相信他们换来的是名声。

争取名声并将其视为能从未来市场获取回报的无形资产,这种想法并不新鲜,真正有趣之处在于,这些公司的行为表明他们肩负起了道义,而这将会给公司带来极高的估值。即使是在IPO准备阶段资本非常匮乏之时,他们仍然明确表示愿意以高价请到高人,从事一些并不能直接产生收入的项目。目前看来,市场已经非常丰厚地回报了这种行为。

这些公司的高管们非常清楚名声有着特别的价值。公司倚重来自客户群中的志愿者们,因为他们不仅开发产品,也是公司非正式的市场营销力量。这样,公司和客户群的关系会更加亲密,而且常常是建立在个体之间的相互信任关系上(不管在公司内部还是外部)。公司不只是在利用黑客社区,他们和黑客社区在根本上是一体的。

这些现象又一次强化了我们之前从另一条推理路线得出的结论。RedHat/VA/O'Reilly这些公司和客户/开发者之间的亲密关系在制造业并不常见,而更像是高度专业化和知识密集型服务产业的特有模式,并且将这种模式推向了引人入胜的极致。除科技产业外,该模式还可在法律事务所、医疗执业和大学这类机构中看到。

我们应该看到,事实上,开源公司聘请明星黑客和大学聘请明星教授的原因大致相同,他们的做法在机制和效果上类似于工业革命前贵族对高雅艺术的资助——部分当事人完全了解这种相似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