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专有UNIX”时代
1984年,当Ma Bell [5]被拆分后,UNIX第一次成为AT&T支持的产品,黑客圈形成了两大阵营,一边是围绕Internet和Usenet而形成的相对有凝聚力的“网络部落”(他们中绝大多数使用运行着UNIX的小型机或工作站级别的机器),一边则是没有网络的分散在各个角落的微机爱好者。
这一阶段,一些严重的计算机破坏(cracking)事件开始被主流媒体报道,记者们误用黑客(hacker)一词来形容那些破坏者,这种不幸的误用一直延续至今。
Sun和其他公司生产的工作站级别计算机给黑客们打开了一片新的天地。其设计目的是实现高性能图形运算和共享数据的网络传输。20世纪80年代期间,黑客圈殚精竭虑,开发了一系列可以充分利用工作站特性的软件和工具。Berkeley UNIX提供了对APRAnet协议的内置支持,解决了由于UUCP点到点连接较慢而带来的网络问题,促进了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
在设法充分利用工作站图形能力的若干尝试中,最流行的当属X Window系统,它由MIT开发,吸纳了十多家公司数百名员工的贡献。X Window成功的关键在于其开发者愿意遵守黑客道德免费提供源码,而且是通过互联网发布。X战胜专有图像处理系统(包括Sun公司自己的)成为了这种改变的一个重要标志,在几年后,它深深地影响了整个UNIX。
ITS和UNIX之间仍然会时不时爆发一些派系之争,且大多数情况下都是ITS一方挑起的。但随着1990年最后一台ITS机器的关机停用,狂热分子们也不得不放下立场,伴随着不同程度的抱怨,他们大多融入了UNIX文化。
在20世纪80年代已经连上网络的那些黑客群体间,最大的对立来自于Berkeley UNIX和AT&T UNIX的爱好者。偶尔你还可以发现那个时期的招贴画:卡通化的“星球大战”X翼战机从画着AT&T标识的死星的爆炸中疾驶而出。Berkeley黑客们喜欢把自己比做是反抗军,矛头直指那些没有灵魂的商业帝国,而AT&T UNIX虽然在市场份额上从来没有超过BSD/SUN组合,却赢得了标准之战。1990年,AT&T UNIX和BSD UNIX已经很难区分,因为彼此都吸纳了对方的很多新特性。
随着20世纪90年代的到来,已经有十多年发展的工作站技术,受到了明显的威胁,基于Intel 386系列芯片的廉价且高性能的个人计算机出现了,历史上第一次,黑客个人有能力购买一台家用机器,而且其性能和存储能力可以媲美十年前的小型机!UNIX则有能力提供运行于其上的整个开发环境,并能连上互联网。
MS-DOS世界仍然无知并快乐着,早期的微机爱好者们很快扩张成一支庞大的队伍,DOS和Mac黑客们的数量已经超过了“网络部落”,但他们没有产生一种有自我意识的文化,其间有五十多种技术如蜉蝣般生死交替,但从来没有稳定到可以发展出俚语、传说和轶事这类的公共传统文化。另外,由于一直没有出现类似UUCP或互联网这种真正能流行起来的网络技术,他们也没能发展出自己的网络部落。
CompuServe和GEnie这类商业连线服务此时已经分布很广了,但由于非UNIX操作系统并不会随系统附送开发工具,因此微机爱好者们很少能从网上获取源代码,更不要说发展出合作开发的风气了。
这一阶段黑客圈的主流,有组织或没组织地围绕在互联网周围,他们中的大多数认同了UNIX的技术文化。他们不怎么关心商业服务,只希望有更好的工具和更便利的网络条件,这一时期的厂商们则承诺便宜的32位个人电脑可以让每个人实现这一切。
但软件呢?动辄数千美元的商业UNIX仍然太贵了。20世纪90年代初,很多公司致力于将AT&T或者BSD UNIX移植到PC级别的机器上,但一直不太成功,价格也没怎么降下来,而且最糟糕的是你拿不到可以修改和重新发布的操作系统源代码,传统商业模式是无法满足黑客这种需求的。
自由软件基金会(FSF)也没有做到,RMS许诺已久的HURD——这个给黑客开发的免费UNIX内核,多年来一直停滞不前,直到1996年才拿出一个可用的内核(尽管在1990年,FSF就解决了UNIX类操作系统除内核外几乎所有的难题)。
更糟糕的是,20世纪90年代初,人们清楚地看到,十多年来对专有UNIX的商业化努力显然已经失败了。UNIX曾经承诺的跨平台可移植性,在多个专有UNIX版本的争吵声中看不到任何希望,这些专有UNIX商家表现得如此沉闷、盲目和没有市场能力,以至于微软凭借Windows操作系统,从他们手中抢走很多市场份额。
1993年初,对黑客文化不怀好意的评论者,也许有足够理由认为UNIX和黑客部落就要玩完了。计算机行业媒体上更是不乏这种人的言论,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他们几乎每隔六个月就会旧调重弹,说UNIX马上就要灭亡了。
那些日子里,一种常见的观点看上去好像颇有道理:技术上的个人英雄主义时代已经终结,软件工业和新生的互联网,将会越来越多受微软这类大型企业控制。第一代UNIX黑客看上去已经垂垂老矣(Berkeley计算机科学研究组已经动力尽失,并于1994年失去了资助),多么令人沮丧的时光。
幸运的是,在行业媒体的视野之外,甚至大多数黑客视野之外,一些东西正在慢慢成长,并将在1993年年底到1994年取得令人吃惊的发展,最终,它将引领整个黑客文化进入一个全新的方向,并取得做梦也想象不到的成功。